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庄莹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民国女子以独特的姿态、非凡的才华或华丽或哀伤地跳跃在历史的脉搏中,她们穿着旧式旗袍读着新式的文章,以一介弱女子自立于社会。流年易过,可她们的传奇故事依旧经得起现在人的细细回想。庄莹编著的这本《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选取民国时期开风气之先的12位女子:第一个文明离婚的张幼仪、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林徽因、第一位女记者吕碧城、中国第一个女校长杨荫榆等,查证大量资料,核实大量书信原稿,为读者呈现了一段段传奇的生命历程。

内容推荐

那些具有非凡才华的民国女子们,她们穿着旧式旗袍,读着新式文章,以一介弱女子,自立于社会,手散万金而不措意,是她们开启了诸多的时代风气,也是她们让我们多知道了一些那过去的事。巾帼须眉,也许是一个相当苦涩的词,从此鸳鸯小字,变成家国天下。

庄莹编著的《民国胭脂和她们的时代》这本书,讲了14位开风气之先的民国女性,没有八卦,没有随意的褒贬,叙述人与事、生平与历史,还原到她们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环境中,传达出丰富、复杂的信息,试图以此为线,折射人世浮沉。

目录

芭蕉不展丁香结——盏爱颐与中国第一桩女权官司

他生未卜此生休——东亚西游第一人吴弱男

今生我把酒奉陪——张爱玲与潘柳黛的“对照记”

南有乔木,汉有游女——“美人鱼”杨秀琼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张幼仪与中国第一桩现代离婚案

秋风万水波——民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的离歌悲欢

漫把木兰作等闲——中国第一位女报人吕碧城

男人久不见莲花,开始觉得牡丹美——像悲鸿与孙多慈的笔墨慈悲

花重锦官城——中国第一位话剧女演员俞珊

云深不知处——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

璞玉逢良人——中国第一位女西画家潘玉良

我们三个朋友——中国第一位白话小说作家陈衡哲

后记

试读章节

出轨的帝国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龙年。

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僵持阶段,无暇顾及远东时局,中国工商业界利用此短暂的空隙,大力发展实业,实业救国盛极一时。

然而在这一年,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撒手人寰,招商局因此下半旗三日致哀。

盛宣怀,祖籍常州,生于1844年。据说那年春天,祖父盛隆梦见老宅枝头红杏灿烂如锦,依稀香暗渡,引为吉兆。结果,当年儿子盛康不但进士及第,还喜得贵子。于是,祖父便给盛宣怀取字号“杏荪”。

1844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中,还有一位后来被慈禧称为“再造玄黄之人”的李鸿章,只是这一年二十一岁的李鸿章虽作《入都》诗十首,抒其“意气高于百尺楼”,却最终科考落榜。

中了进士的盛康,先是任知府,后治水赈灾,大营粮仓,职掌盐务,督办粮道,走的也都是经世致用的路线。1867年,盛康的父亲盛隆去世,按照礼法律例,朝廷官员的父母若去世,要回原籍居丧二十七个月,称为“丁忧”。于是盛康辞官扶送盛隆的灵柩回常州。而这时候,任江苏巡抚的是曾与盛隆同年科考的李鸿章。

二十七个月的丁忧,盛康先是在常州开了典当行,又开起了钱庄,最后索性告老还乡,在姑苏购得刘氏寒碧山庄,修葺后改名为“留园”。

于是,休辜负清风明月,佳晴喜雨,涵碧清歌,宴饮山林,可胜饮尽江南酒?

常州盛氏,成为江南大户。

盛宣怀三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仅中过秀才,后放弃科举之途,入李鸿章幕府,协助李鸿章督办洋务,慨然以匡时济世自期。作为“中国实业之父”,他开创了诸多的第一,比如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与此同时,盛宣怀还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第一所官办大学——北洋大学堂。

盛宣怀共有妻妾六房,八儿八女,家族联姻,互相依附,可谓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显贵,势倾朝野,富可敌国。

盛宣怀去世的这一年,盛家七小姐爱颐,时年只有十六岁。

按照家乡的风俗,盛宣怀的灵柩在老公馆停放一年后,于1917年冬至,举办了轰动上海滩的“盛杏荪大出丧”,一个时代渐成背影。

在盛宣怀的长房孙女盛佩玉的记忆里,看祖父“出丧的人多极了,天勿亮便在街上等着,一路的商店楼上也挤满了人,路角上人像堆起来似的,连外省的也闻风而来……出殡的仪仗,花花绿绿,掮旗打伞,好像出会”〔1〕。

同样是在1917年,宋子文留美归国。

一个盛大出丧,一个平淡回沪。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擦肩而过。

历史在追忆中,重新赋予旧日往事诸多意义。许多变革性的日子,当时经历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一天。

出身于普通中产家庭的宋子文,其父宋嘉树,幼时家境贫寒,辗转于天下:九岁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当学徒;十二岁随堂舅旅居美国,并追随堂舅改姓氏为宋。在美国的宋嘉树,做学徒,夜读书,并接受基督教洗礼,在神学院毕业之后,又回到上海。他在兴办实业的同时,传播《圣经》。此生,有两件事让宋嘉树付出了他全部的热情与无私的支持:一件是基督教义,另一件便是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结识孙中山后,宋嘉树成为孙中山的挚友以及国民革命的重要财力支柱。倾囊相助,于他,不过是赤心用尽为知己,何用悠悠身后名。

回国后的宋子文任职于汉冶萍公司,担任上海办事处秘书。汉冶萍公司作为盛宣怀一手督办、创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最早的钢铁企业,此时的总经理是盛家四少爷盛恩颐。盛恩颐与盛爱颐同为庄夫人所生,前面三房兄长均早夭,所以盛家老四实为长房长孙,自哥伦比亚大学留美归国,便接手汉冶萍公司。

彼时的宋子文,也不过是在美国主修经济、各课程平均分数是B的普通学生,正在经历着前程茫茫的二十三四岁。

1917年,人物悉数登场,只待传奇开讲。

P1-5

序言

这本书,讲的是几位中国现代女性,叙述人与事、生平与历史,着眼点在各个人物但开时代风气的方面。

按时下流行的说法,该称她们为“民国女子”。“民国”这两个字,这些年忽然被投射进巨大的热情和想象,灵敏如文化消费和娱乐产业,当然会抓住机会打造“时尚”。连“民国范儿”这样的词也出来了,何况还是女子,更何况是开风气之先的女子,哪里还会有比这更可利用的“八卦”资源。

眼前的这本书却不够“八卦”,这也正是我看重的一点。作者爬梳、整理材料,用畅达的语言叙述,不添枝加叶,不花哨,态度和方法是谨严慎重的。因为材料的丰富,人物的经历不凡,叙述娓娓有致,读起来又非常吸引人。可信,又可读,并非容易的事。

这些现代女性的开风气之先,还原到她们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环境中,有丰富、复杂的信息传达出来。中国现代文化开始之初所标举的“人的发现”,具体下来的一项就是女性的发现,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大推力,也有女性自身的探索实践,过程中的热情、艰难、挣扎、付出、成就、代价,都不可轻言。时代给她们推开了一道门,或者只是推开了一条门缝,后面的路还是要自己走的;后面也可能还有许多道门,靠她们自己去推开,或者推了,却推不开。

那个时代给了现代女性机会,但并没有给一个“黄金时代”;今天当然也不是“黄金时代”,但似乎却是随意褒贬和“八卦”前人的“黄金时代”。我们凭借自以为是的后见之明,对前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是,我们还是先多了解一点历史吧,即使做不到完全“同情地理解”,也还是要尽量多知道一点。

因为庄莹的书,我写了上面几句简单的话;也因为庄莹的书,我多知道了一点过去的事。

二○一四年十月三日

后记

长将赭墨代胭脂

胭脂染芙蓉,此意莫匆匆。

时代在困局中,难以自处。长歌折柳,苍茫云海,铁马冰河,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掩盖了蜀葵研磨作胭脂的细腻。

反锁的大门不是一下便被轻易推开,民国女性也并非一纸革命和解放便命运陡转。时代如肌理,纵横交错,盘根错节,其间的延续和挣扎常被忽略,个人史或许可以改变司空见惯的大历史叙述。本书所述十二人,皆为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女性,与政学两界皆有颇多瓜葛,试图以此为线,折射人世浮沉,却道云深不知处。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将缠足女子视为身有残疾、令人怜悯、需要被解放的对象。晚清维新者接受了这一意象,用“女子缠足”指代一个深陷危机之中的国家以及民族积弱的病根,于是,女性天足被视为建立现代中国的象征。性别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概念,而成为现代性的隐喻。

又比如那女子身着旗袍,原不为婀娜,只为平权,只为男女装素同一,女子也可穿那玄青色长袍。至上海开埠,十里洋场,风华绝代,旗袍才经改良。立领的高低、衣袖的短长、开衩的尺度,近代风气变革,在旗袍腰线的变迁中,也可见一斑,成为大时代象征性的缩影。

作为一个敏感的文化象征符号,女性被言说、被注视、被改造,并被诸多变动的、有形的甚至无形的力量试图规约其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走向。女性问题成为知识分子规划启蒙与革命蓝图的一片试水区域,其间无论是风雅逸事、健美体态,还是学识修养,都被寄予了民族国家的想象,暗潮涌动。

只是在这暗潮涌动中,许多鲜活的历史细节,被悄然抹去。个体在现实面前的艰难处境与情感冲突,身处被动与进退尴尬,都被迅速推向历史前台之后所面临的闪耀光芒所遮蔽。那位堂前绣芙蓉的旧式女子,岂知木兰非本意。巾帼须眉,也许是一个相当苦涩的词。

她推开了一扇尘封的门,若轻云蔽月,若流风回雪,从此鸳鸯小字,变成家国天下。

杯酒年华,寂寞松烟,只有收取莲心与旧人。

长将赭墨代胭脂。

庄莹

2015年3月于青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