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夕阳--道光时代的清帝国(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郭士立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这桩案件审理结束后,嘉庆帝追思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感到很后悔。但不久,残忍的本性就又表现出来了。凡是受到他怀疑的皇亲国戚,要么用莫须有的罪名除掉,要么终身囚禁,要么流放黑龙江。从此,嘉庆帝开始严密监控皇亲国戚,视他们为最大的敌人。不过,在嘉庆帝这些雷霆万钧般的行动中,旻宁的名字从来没有出现过:很可能是因为他从不参与政事,所以没有遭到嘉庆的怀疑。

尔后,最令嘉庆帝忧心如焚的是白莲教起义。白莲教的势力迅速发展,对嘉庆帝的统治造成严重的威胁。多年来,嘉庆帝不得不派兵去镇压这个以“惩恶扬善”为宗旨的宗教。久而久之,他对宗教产生了仇恨,并把这种仇恨宣泄到一切宗教头上。其中,对嘉庆帝的愤怒感受最强烈的莫过于天主教了,天主教徒遭到了残酷迫害。为了把天主教徒赶尽杀绝,嘉庆帝无所不用其极——砍头、焚身、凌迟……于是,清国上下燃起了迫害天主教的熊熊烈火,成千上万的天主教徒被嘉庆帝这个刽子手处死。

没有证据表明,旻宁和他的父亲一样歧视迫害天主教徒。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他对天主教有所了解。当时,有些皇亲国戚并不排斥天主教。在接触天主教的过程中,他们阅读了天主教的主要信条。另有些皇亲国戚则公开谴责天主教,不过最终他们不得不承认天主教的教义是向善的。嘉庆帝对天主教的迫害引起了旻宁的关注。他登基为帝后,对天主教的态度非常友好,这可能是因为他的早年经历让他变得宽容。

有大臣向嘉庆帝建议为满族的年轻人建学府。嘉庆帝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他觉得八旗子弟天生就是战士,值得他们学习的只有骑马射箭。八旗子弟不具备研读经书的天赋,就算用荣誉和金钱激励他们,能参透经书中精深学问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大部分八旗子弟对骑射趋之若鹜。不过,最终能像旻宁一样达到嘉庆帝期待的,毕竟寥若晨星。

因为,旻宁的祖父乾隆帝重视皇子皇孙的文化教育显得非常严苛,所以尽管旻宁一直厌倦书中生涩枯燥的知识,但为了应付检查,他还是会刻苦学习。现在他已经把全部精力放在弓马骑射上了。他高强度地练习骑马、射箭以及摔跤,以至于筋疲力尽、身体受损。最后,他不得不吃药补身子。清国的药典中记载了数不胜数的补药,但没有详细说明各种补药的用法和用量。结果,旻宁用药过量,从而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永久性的损害。尽管他很年轻,但他未老先衰,看上去就像40岁的人。他的相貌本来就平淡无奇,现在形容枯槁,皱纹陡深,牙齿掉了大半,嘴部变了形,于是他便给人一种严厉冷漠的感觉。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让外人看起来严厉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善良、温和、宽容而诚实的心。

此时,嘉庆帝怀疑旻宁的两个叔叔谋反,就治了他们罪,他们的命运跟从前犯谋反罪的王爷一样——终身监禁。最后,他们很可能是在忧伤与贫困中去世的。嘉庆帝觉得,他是被迫采用如此严厉的措施惩罚他们,所以感到非常遗憾。在用骈文写成的诏书上,他一边诉说自己的仁德,一边表达他对亲人们的卑劣行径的痛恨。接下来,越来越多的皇亲国戚成了他疑心病的受害者,最后连孩子们见到他,也吓得面如土色。

P12-14

书评(媒体评论)

道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冲突与变革的时代,如果能明确理解这个时代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就能理解近代中国。

——费正清

我们可以看出道光帝心地善良、尽职勤奋,他的大谋就是谋求清朝的国运长久。

——史景迁

道光帝不是一个昏君,相反他是一个勤勉者、一个中兴者。

——《伦敦新闻画报》

遵光帝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蔡东藩

目录

第一章 嘉庆中衰

第二章 嘉庆帝的残暴统治

第三章 道光帝的重臣们

第四章 张格尔之乱

第五章 奕纬之死

第六章 瑶民起义

第七章 律劳卑勋爵事件

第八章 武备废弛

第九章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

第十章 清英战争

第十章 南京条约

第十二章 批准《南京条约》

第十三章 五口通商

第十四章 财政状况恶化

第十五章 边疆战争

第十六章 广州八城事件

第十七章 最重要的时代结束了

序言

成为清国的皇帝,也许是普通人的终极追求了。迷信将皇帝吹捧得神乎其神。撇开这些迷信不说,在皇帝的背后,一定还有什么东西令亚历山大和拿破仑等成就辉煌的人羡慕不已。不必说伟大的皇帝是万王之王,也不必说他是天之骄子,更不必说他是天下之主,单说一个简单的事实——他统治着3.65亿百姓,乾纲独断,唯我独尊——就足以令世俗社会肃然起敬了。

其实,清国皇帝的祖先是狩猎部落的酋长。但亿万中原百姓受这些酋长的后裔的统治,桀骜不驯的蒙古人被他们彻底征服;他们把西藏重新收入清国疆土之内;野蛮的库库诺尔人臣服他们,骁勇的维吾尔人奉他们为大皇帝……面对这样强大的君主,谁敢不进贡以表恭顺?

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统治者来说,不受限制的权力具有不可名状的诱惑力,而清国的制度设计中恰恰缺失了对皇权的限制,因此皇帝往往将权力使用到极致,这种现象发人深思。皇帝的话就是法律;皇帝的行为无论多么琐碎,都是臣民们效仿的表率,皇帝可以随意决定臣民的生死,剥夺臣民的生命,处置臣民的财产;他无须对内阁负责,也不必处于强大的贵族阶层的监控之下。普天之下,他是至尊,但权力只为自己所用。如果上天真的赐给人类不受限制的权力的话,那么行使这种权力的人一定是清国的皇帝。要评论皇帝,我们必须考虑到,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他只是顺应天意、服从祖先,但天意和祖先仅仅具有象征意义,不会对皇帝的想法产生任何实质影响,当然不排除偶尔情况下“天意”和“祖先”会对他施以道德上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清国的皇权制度,我们决不能忘记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作为帝王,既然他不必服从任何人的命令,那么他就一定是传统的“奴隶”。既然他通过道德立法,那么他就必须注意礼仪中的任何琐碎的细节。于是,清国皇帝不得不遵守不计其数的规矩,致使他几乎成为自动输入、输出的机器。当然,他有权随时废除这些规矩,而这些扼杀自由的规矩也的确应该废除。但这样一来,他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会因为蔑视祖宗成法而受到责罚,从而导致皇位不保。他可以是一位暴君,在朝堂上作威作福,让百姓流离失所,但只要他能做到如下几点,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明君”:按时祭祀祖先;按例举行春祭,祈求丰收:定期去寺庙烧香礼佛;遇到天灾时,为天下祈福,请上天降罪自己以拯救黎民百姓。相反,如果他将忠臣们的谏言抛诸脑后、闭目塞听、刚愎自用.或者无视甚至违背祖宗传下来的国法家规,那么就会有许多声音同时痛斥他是无道的昏君。结果,他将招致百姓唾骂,失去民心。只有废黜他,大家才会感到痛快。

在皇权体制下,皇帝的个人意愿就是国家的法纪纲常。不过,作为皇帝,他必须时常聆听大臣们的忠谏,不论内心如何不以为然,至少得在表面上做到虚心纳谏。唯我独尊的皇帝只有从谏如流,才可以广获民心。按理说,人们不分责贱都有机会觐见皇帝,并直言进谏,就算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寡妇,她也有权利通过相关渠道跟皇帝直接对话。我们的确也发现,近年来清国朝堂上出现了讨论民意的风气。百姓成为君臣考虑的对象,维护百姓的利益成为许多大政方针的指导原则和官员们的工作重心。尽管“民为重”等官话大多在特定的场合出现,但这些官话所诠释的理念却吸引了为数众多的拥护者。

道光帝统治时期,清国从东到西,从南至北,充斥着各种鼓吹“民为重”的思潮。这些思潮的宗旨是削弱从朝廷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种种特权。在这种形势下,皇帝必须反对这些思潮,同时调整自己的统治方式,取得独裁与民主之间的完美均衡。皇帝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君父,他宽仁慈爱,他的治国理念、个人风范已经完全汉化。他的责任是,展现出作为各民族共同的君主的稳定可靠的形象:对于他的本族——满族,他是名副其实的领袖,大家都感激他那丰厚的赏赐;对于蒙古人,他要宣示君主的威仪,从而消除那些牛羊成群、兵强马壮、影响广泛、势力庞大的草原部落的反抗之心,这样他们才会毕恭毕敬地接受他的统治;对于藏族,由于其信仰佛教、崇拜达赖喇嘛、虔诚地礼佛,所以他要显示自己对佛教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必须跟藏民们别无二致。

总之,清国皇帝肩上担着千钧重负。他责无旁贷,需要照顾各民族的利益,平衡各方面的势力。否则,一旦出现纰漏,后果就可能很严重。因此,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需要贤臣的参与。有些贤臣拥有经天纬地之才,虽然他们对皇帝称臣,以皇帝名义治国理政,但实际上他们是在帮助皇帝决策。无论皇帝如何开明,他都需要以“天子”的形象出现在臣民们面前,这让皇帝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负责这方面事务的部门是钦天监。该部门的职能名义上是研究天文学,实际上是在研究神秘的占星术。

在这里,我们之所以列举清国皇帝在皇权体制中受到的种种限制,就是希望在评价道光帝的功过时,我们务必要注意鉴别,以免忽略各种因素对他的影响。只有将各种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审视,我们才会在道光帝决策过程中发现事实,否则大家会被他的行为搞糊涂。事实上,皇帝在种种限制下,有时还不如一位普通的农民自由。

内容推荐

《帝国夕阳--道光时代的清帝国(精)》是郭士立的代表作品,在采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阅读同时代人大量散文笔记,深入各种场合调研,最终写作而成。

全书以道光皇帝的生平为主线,讲述了大清帝国30年间社会的剧烈变化。清朝维护大一统帝国的努力、社会各阶层的挣扎与反抗、外交上的由盛而衰、军事上的不断败北、政治上的腐朽没落,犹如一幅悲凉凄清的末世画卷展现出来,生动地反映了大清帝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衰败景象。

编辑推荐

郭士立著的《帝国夕阳--道光时代的清帝国(精)》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撰写的。本书用大量一手资料全面地介绍了道光时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战争,详尽地分析了清王朝为何在道光帝时代迅速衰落,以及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如何发生的等。

本书是研究道光时代和清王朝后半期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优秀参考书。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0: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