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盐生活的开始
两年前,修一先生生病住院,让津端家的饮食生活骤然发生了改变。
“肾不好了。上了年纪,身子骨也不中用了。所以得赶紧改变之前的饮食习惯,少放盐。医生也说,年轻的时候饮食就应该清淡点儿。之前用糖、盐等调料做饭,觉得很好吃。清淡饮食之后,反倒能品尝出食材本真的味道了。可能是味觉变得灵敏了吧。”
英子女士原本打算等修一先生出院后,再一点点减少食盐用量。
但住院时听医生说,只要减少体内盐分含量,任何病症都能有所好转。英子女士便决心将无盐生活贯彻到底。
“想着尽快实现做食物不放盐,于是做了很多尝试。一开始还怕修一觉得味道太清淡,怪罪我这个老太婆(笑),幸好,我做的菜他都能吃得下。”
“盐吃得少了,对甜度的要求也低了。现在吃市面上的东西反而觉得味道太重,难以下咽。”英子女士说道。
与之前的烹饪相比,英子女士开始更加用心地煲汤。鲣鱼片、昆布、干贝柱、虾,搜罗一切适合煲汤的好食材,每周一次,煲出好几种靓汤,做出一周的量保存在冰箱。这些汤汁也用来做杂煮和炖菜。因为干贝柱、小沙丁鱼等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盐分,在烹饪时充分利用汤汁,就不另放盐了。享受在饮食上下功夫的过程,成了英子女士每天的动力和生活的意义。
为了享受无盐饮食,英子女士还花了不少心思。比如经常更换餐桌布置。英子女士原本就喜爱收藏餐具,经常换不同的桌布、组合大小不一的器皿、精心挑选餐具图案……这些方法让人走到餐桌前就食欲倍增。将做好的饭菜摆盘也比以往更加用心。
煲汤的重要性
“开始无盐生活后,我就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不放盐,还能让饭菜好吃呢?想来想去,还是煲出好汤最重要。”
于是在煲汤上,英子女士充分展现了勇于挑战的精神。昆布、鲣鱼片、干贝柱、虾头,她仔细品尝每一种能够熬出鲜味的食材。修一先生曾说,要看到做食材的师傅才能吃得安心,于是英子女士不断从各地订购修一认可的食材,最后选定了现在用的这些。
英子女士先做好用来做杂煮或炖菜的底汤,底汤稍作加工的调味佐汤,和味道最浓厚、类似西式汤的浓汤,再把它们用在各种各样的料理中。做好的菜品渗入汤汁里各种食材的鲜味,不放盐也足够美味了。
“口味变清淡后,反倒能尝出食材本身的味道了。医生也说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了,我自己都不相信,人上了年纪,能维持现状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英子女士一直用亲手烹饪的料理守护着家人的健康。 “我想就算是无盐饮食,只要肯花心思饭菜应该也不会太难吃,于是做了很多尝试。现在看来,这么做还是值得的,果然还是需要自己多动手啊。”
如今,煲汤成了英子女士烹饪时最重要的环节,支撑着津端家的饮食生活。(P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