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上下)》这部作品中,柏杨先生以其深厚的史料研究功力,对中国历史上的帝王、皇后、亲王、公主做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并将他们的头衔、年龄、在位时期,以及他们在皇族中的关系位置,全部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详细整理。全书分七篇,包括:序表、帝王篇、皇位世系篇、皇后篇、亲王篇、公主篇、后表等,且有一些附表,大大小小总计二十余,堪称集“表”之大成者。
柏杨三部历史研究丛书之编写,肇因于他自己读史之“困扰”——年号、王朝号、国号、帝王之尊号多而且乱,皇后妃妾、亲王、公主等亦不胜枚举。因此,当他必须以读史来打发狱中岁月,寻找精神寄托,乃至于从史册中重新发现自我,他将自己的“困扰”转化成利他的工具书之编写:“对中国五百五十九位帝王,和若干虽没有实质上当帝王,却被加上帝王尊号的人,以及更多的皇后妃妾和他们所生的数不清的亲王、公主,作一地毯式的搜索,将他们的头衔、年龄、在位时期,以及他们在皇族中的关系位置,加以仔细地整理出”,目的是“使任何人都可以不必经过辛苦的寻觅,即可对他们的身世,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就是这样一本工具书。全书分七篇,包括:序表、帝王篇、皇位世系篇、皇后篇、亲王篇、公主篇、后表等,且有一些附表,大大小小总计二十余,堪称集“表”之大成者。
柏杨显然是土法炼钢,各表之分栏,肯定曾耗费一些脑力,但柏杨处理得恰到好处。像皇后部分由上而下是:其夫、称号、姓名、籍贯、亲属、婚卒年龄、卒年、子女、备注;公主部分则是:其父、生母、封号、姓名、其夫、其夫职位、婚、卒、备注。其所诉求,不言可喻。
表中“备注”栏令人心惊,所注主要是“下场”(或者说“死之方式”),杀、诛、斩、废、逐、叛、卒诸字触目皆是,可见专制之可惧,政争之惨烈,其后柏杨之写《帝王之死》、《皇后之死》,盖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