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不仅西学渊博,国学功底也极深厚。他善于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发掘有用资料,借助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构拟出一篇篇充满文史趣味的科学论文。借助竺可桢的科学烛照,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进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神妙境界。
《天道与人文(精)》是一册自然科学家爬梳历史文献,探讨中国气候变化及其规律的图书。作者从文献中发掘资料,借助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观点,形成一篇篇充满知识、趣味盎然的科学小品。
| 书名 | 天道与人文(精)/大家小书 |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作者 | 竺可桢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竺可桢不仅西学渊博,国学功底也极深厚。他善于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发掘有用资料,借助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构拟出一篇篇充满文史趣味的科学论文。借助竺可桢的科学烛照,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进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神妙境界。 《天道与人文(精)》是一册自然科学家爬梳历史文献,探讨中国气候变化及其规律的图书。作者从文献中发掘资料,借助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观点,形成一篇篇充满知识、趣味盎然的科学小品。 目录 一 天道与人文 气候与文化 天时对于战争之影响 中秋月 牵牛与织女 北斗九星 说云 苏东坡舶棹风诗之是否合乎事实 柳条能漏泄春光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天气和人生 气候和衣、食、住 气候与卫生 二 古今气候变迁考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 中国古籍上关于季风之记载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考古时期(约前3000--前1100)的 中国气候 物候时期(前1100--1400)的中国气候 方志时期(1400--1900)的中国气候 三 顺应天时 顺天时,救民疾 中国之节气 中国古代之月令 月离于毕俾滂沱兮 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 季风之成因 气候与其他生物之关系 什么是物候学 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 我国古代农书医书中的物候 物候的南北差异 物候的古今差异 以农谚预告农时 四 改造自然 中国古代在气象学上的成就 二十八宿与浑天仪 我国东部雨泽下降之主动力 论祈雨禁屠与旱灾 纸鸢与高空探测 气球航行之历史 飞艇航行之历史 沙漠的概念与沙的来源 沙漠的魔鬼 论南水北调 让海洋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