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造房子(精)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王澍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前言/序言

素朴为家

先从我的愤青时代说起。

那是上世纪80午代末,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一股很强的批判味儿。我在东南大学上到大二,已公开向老师们宣布:没有人可以教我了。

因为栽已经把那些老师都看明白了。我开始进入自学状态。那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我们那个班被戏称为;大师班,连每次作业不及格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大师的坯子,都坚信自己做得很好,跟老师辩论“为什么给我不及格。当年那种学习状态是,你到夜里12点还会看到同学捧着一本黑格尔的书坐在楼梯上,一直看到凌晨3点还不回宿舍。大家都进入了自学状态。这跟高考恢复,大学重新开课不久有关,老师能教给你的东西其实非常有限。适逢新艺术新恩潮,每个人都抓住机会用各种方式自学。

1987年栽二十四岁,血气方刚目中无人,写了一篇很长的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了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各位大师一直批到我的导师为止。大师名单里,当然有梁恩成。那篇文章没有地方给我发表。当年我们那一代人当中,或许我想问题会更深入一些,更具探索性。很多人在批判,我则总在问一个问题:批判完了我们做什么?是不是经过批判,经过这种所谓的革命就真的能诞生新的价值观或者新的事物?那时我就并不肯定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这种对于;建设性;的觉醒,源于我在大学一年级时遇到的校长和恩师钱锺韩。那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人。  

作者简介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讲席教授,香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1997年与他的妻子陆文宇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构筑中国当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并体现在他的作品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位于杭州转塘)、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垂直院宅(杭州钱江时代)、杭州南宋御街综合保护与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

2010年,和陆文宇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荣誉奖。

2011年,获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

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2年,获《华尔街日报》评选的“全球创新人物奖”。 201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


精彩书摘

近几年,我一边造房子一边教书,身边总有几个弟子追随。我对他们常说的有三句话: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几年下来,不知道他们听懂多少。

每年春,我都会带学生去苏州看园子。记得今年(2006年)去之前和北京一位艺术家朋友通电话,他问我:那些园子你怕是都去过一百遍了,干吗还去?不腻?我回答,我愚钝,所以常去。在这个浮躁喧嚣的年代,有些安静的事得有人去做,何况园林这种东西。

 造园,一向是非常传统中国文人的事。关于造园,近两年我常从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图一)讲起。那是一张典型山水画,上段远山,一片寒林;中段池水,倪氏总是留白的;近处几棵老树,树下有亭,极简的四根柱子,很细,几乎没有什么重量,顶为茅草。这也是典型的中国园林格局,若视画的边界为围墙,近处亭榭,居中为池,池前似石似树。但我谈的不是这个,我谈态度。《容膝斋图》的意思,就是如果人可以生活在如画界内的场景中,画家宁可让房子小到只能放下自己的膝盖。如果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那么我以为,这张画边界内的全部东西,就是园林这种建筑学的全部内容,而不是像西人的观点那样,造了房子,再配以所谓景观。换句话说,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在那幅画中,人居的房子占的比例是不大的,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讲座对象不同,反应差异巨大。对于国内学子讲,《容膝斋图》主要引起价值论的讨论。这当然重要,房子不先作价值判断,工作方向就易迷失。我也曾在美国大学里讲,讲座结束后那些美国建筑教师就很激动,说他们今天见到了一种和他们习常理解的建筑学完全不同的一种建筑学。

目录

自序

素朴为家

意识

造园与造人

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

走向虚构之城

当;空间开始出现

营造琐记

循环建造的诗意;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隔岸问山一种聚集丰富差异性的建筑类型学

剖面的视野滕头案例馆

为了一种曾经被贬抑的世界的呈现

内容简介

《造房子》一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精彩书评

王澍的作品非常杰出,他的设计综合了雕塑性的力量以及当地文化的底蕴。他创新地使用了原始的材料和古老的符号,展现了极致的原刨性和感染力。扎哈哈迪德(伊拉克裔荚国建筑师,2004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作品扎根本土并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证明了中国的建筑不全是平庸的批量生产和张扬设计的复制。

编辑推荐

《造房子》是建筑大师王澍在获普利兹克奖后的首次成书,收录了十多年来他最重要的建筑文化随笔。在书中,王澍谈园林的审美情趣、传统人文情怀,探讨传统文化的当代路径,更流露出对于现代城市建造的危机意识。

本书由知名设计师杨林青担当设计,精装圆脊四色印刷,以书籍之美传递建筑神韵。

内容推荐
本书从建筑出发, 却不止于建筑, 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 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 以及营造经验, 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 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 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6: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