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米契斯著文翊译的《爱的教育(全译本)/世界名著百部》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细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
| 书名 | 爱的教育(全译本)/世界名著百部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意)亚米契斯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亚米契斯著文翊译的《爱的教育(全译本)/世界名著百部》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细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 内容推荐 亚米契斯著文翊译的《爱的教育(全译本)/世界名著百部》也称《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与意大利著名作家亚历山德罗·曼佐的《约婚夫妇》齐名,被誉为现代意大利人必读的十部小说之一,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意大利伟大的十部小说之一。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无不流下惭愧和感动的泪水。 目录 十月 开学的第一天 我们的老师 意外事件 卡拉布里亚男孩 我的同学们 慷慨大度的事迹 我的二年级女老师 贫民窟 学校少年爱国者(每月故事) 十一月 扫烟囱的孩子 逝者的节日(万灵节) 我的朋友加罗纳 烧炭工和绅士 我弟弟的女老师 我的母亲 我的朋友科列蒂 校长 士兵 纳利的保护人 级长 伦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 贫民 十二月 生意人 虚荣心 第一场雪 “小泥瓦匠” 雪球 女老师们 受伤的人 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每月故事) 意志 感恩 一月 助理老师 斯达尔迪的图书馆 铁匠的儿子 一次美好的来访 维托利奥·埃马努埃勒国王的葬礼 弗朗蒂被开除出校 少年鼓手(每月故事) 爱国 嫉妒 弗朗蒂的母亲 希望 二月 一次隆重的颁奖 良好的决心 玩具小火车 傲慢工人 受伤了 囚犯 爸爸的护士(每月故事) 工场 小小的卖艺者 “谢肉节”的最后一天 盲童 病中的先生 街路 三月 夜校 打架 男孩们的父母们 第七十八号 死去的小男孩 三月十四日的前夕 发奖 争吵 我的姐姐 费鲁其奥的血(每月故事) 重病中的“小泥瓦匠” 加富尔伯爵 四月 春天 温伯尔托国王幼儿园 体育课 父亲的老师 大病初愈 爱工人朋友 加罗纳的母亲 朱塞佩·马志 少年受勋章(每月故事) 五月 患佝偻病的孩子们 牺牲 火灾 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每月故事) 夏天 诗 聋哑 六月 加里波第 军队 意大利 三十二度 我的父亲 在乡下 劳动者的奖品授予仪式 女老师之死 感谢 客船失事(最后的每月故事) 七月 母亲的最后一页文字 考试 最后的考试 再见了 后记 试读章节 “这真是忙碌的一天,我可以向你保证,”科列蒂接着说,“我见缝插针地做我的功课。当几个顾客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写短语呢。打发走他们,我又接着写下去。看哪,运货马车到了。今天早上。我很早就跑了两趟威尼斯广场上的木柴市场。我的腿累得差点儿就站不住了,手也都肿起来了。要是画画课的话,我就完了!”在讲话的时候,他又开始清扫起落在铺砖地上的干树叶和树枝来。 “可你在哪儿做你的功课呢,科列蒂?”我询问道。 “肯定不是在这儿了,”他回答道,“跟我来看看。”他领着我走进了店铺后面的一个小房间,这个房间是当厨房和餐厅用的,在一个角落里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摆着书和作业本,还有已经开始做的功课。“就是这儿了,”他说,“我还没写完第二个答案:皮革是用来制作皮鞋和皮带的。还有,哦,对了,小皮箱。”接着,他拿起钢笔,开始用他那漂亮的字体写起字来。 “有人在吗?”这时候,从店里传来一声喊。是一个女人,来买一些小捆的木柴。 “哦,来了,人在这儿呢!”科列蒂回答着跳了出去。他把木柴捆称了重量,收了钱,跑到角落里,把这笔买卖记在一本破破烂烂的账簿上,就又回来继续写他的功课,同时还在说,“看我能不能写完这个句子。”他在写旅行包,还有士兵用的背包。“噢,我可怜的咖啡煮沸到溢出来了!”他叫道,随即跑到火炉那儿,把咖啡壶从火上取了下来。“这是给妈妈煮的咖啡,”他说,“我必须学会怎样煮咖啡。等一会儿,我们把咖啡给她端过去。她会很高兴看到你的。她卧床不起有整整一个星期了。动词的形式变化!我总是被这咖啡壶烫伤手指。我应该在士兵用的背包后面加些什么呢?需要再写点儿什么上去,可我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去妈妈那儿吧。” 他打开门,我们走进了另一个小房间。在那儿,科列蒂的母亲躺在一张大床上,头上包着一块白头巾。 “这是您的咖啡,妈妈,”他说,“这是我的一个同学。” “哦,多体面的小少爷啊!”女人对我说,“你是来看望病人的,对吗?” 这时候,科列蒂整理了他母亲背后的枕头,拉平床单,捅旺炉火,把猫从抽屉柜上赶走。 “您还需要别的什么吗,妈妈?”他边问边拿走她的咖啡杯,“您喝了那两勺糖浆了吗?要是都喝完了,我就去药店一趟。木柴卸完了。四点钟我会把肉放到火炉上,按照您告诉我的方法。卖黄油的女人路过时,我会把那八个索尔多交给她的。所有的事都进行得挺好,您就别操心了。” “谢谢,我的儿子!”女人回答道,“挺不错的了。可怜的孩子!他什么事儿都想着。” 她一定要让我吃一块糖果。然后,科列蒂给我看了一张小照片一一他父亲身着士兵军装的照片,胸前还戴着因作战勇敢而获得的勋章,那是他1986年在温伯尔托亲王的军队效力时荣获的。他们父子的脸长得一模一样,有着同样活泼的眼神和快乐的微笑。 我们回到了厨房里。“我找到了最后一个答案,”科列蒂边说边把答案写在了作业本上,“马具也是用皮革制成的。剩下的今天晚上再做,我得熬夜了。你多幸福啊,有时间学习,还有时间散步!”他依然那么活泼和快乐,重又走进了商店,开始把一块块的木柴放到脚架上锯起来。他一边锯一边说:“这是体育课,它跟那种‘双臂向前伸展’非常不一样。我想让我父亲回到家的时候看到,所有木柴都已经锯好了。那他该多开心啊!最糟糕的情况是,锯过木柴再去写字,我会把T和L写得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老师是这么说我的。可我又能怎么样呢?我应该告诉他,我不得不用胳膊干活儿。重要的是要让妈妈快点儿好起来。她今天好一些了,感谢上帝!明天早晨鸡叫时,我就会开始学习语法。哦,送木头的马车来了! P36-37 序言 《爱的教育》也称《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与意大利著名作家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约婚夫妇》齐名,被誉为现代意大利人必读的十部小说之一,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十部小说之一。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无不流下惭愧和感动的泪水。 该书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一百多年来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且多次被改编成连环画、动画片、电影,读者遍布世界各地。此书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令其经久不衰呢? 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它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以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男孩恩利科的眼光,记述了恩利科在四年级这一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包括发生在他身边的各种感人的小故事、亲人为他写下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学好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爱”。“爱”充斥了书中的每个角落,大到国家、社会、民族的大爱,小到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爱,无一不表现得淋漓尽致、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丑、善恶,完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小学生的世界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生活,让成人忆起往昔。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就像沿着时光隧道,进行了一次爱的旅程。本书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爱的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恐怕主要归因于此了。 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一八四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出生于意大利里格拉州的一个小镇欧乃利亚。他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是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库涅奥城度过的。那时,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意大利国内正酝酿着一股爱国主义浪潮,耳濡目染,这股浪潮自然而然就在亚米契斯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 青年时代,亚米契斯立志从军,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斗。一八六五年,从摩德纳军事学校毕业后,他当了军官,并于一八六六年参加了解放意大利的复兴运动的战役。在这期间,他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短篇故事,并于二十二岁那年,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军营生活》。 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写了很多特写、报道和短篇小说,将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解放祖国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赞颂。退伍后,他于都灵定居,致力于专业文学创作。 亚米契斯是一个博爱主义者,他继承了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马志尼“文学描写人民”的民主传统。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如《朋友们》(1883)、《在海洋上》(1889),尤其是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爱的教育》(1886),以一颗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并赞美了他们真诚、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同时,他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以此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在经历社会主义运动后,他把社会主义思想和博爱精神融为一体,提倡平民教育,希望以此来协调各个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 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五月一日》作于一八八九年。但在生前,他始终不愿公开发表,直到他去世(一九。八年三月十二日.亚米契斯心脏病突发,于勃丁格尔去世)七十多年后的一九八。年才出版。此书通过描写一个教授的坎坷遭遇,反映了十九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而脍灸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由于受马志尼的影响,亚米契斯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他认为教育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他曾周游世界各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并以明快、新颖的笔触,撰写了很多游记,记叙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且将自己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贯穿于其中。此外,他还创作了很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为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后记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一名陆军中尉,他曾参加过一八七零年罗马保卫战。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为意大利独立战争之后。在书中,作者假借都灵市一所市立学校的四年级男生的身份,写下了一系列的日记,其创作目的是激发青少年对刚刚实现的意大利国家统一进行赞美和歌颂。这部作品满含深情,笔触生动,充分展现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意大利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品中的一位老师在将一位新同学引见给全班同学时说过这样的话:“要牢牢记住我对你们说的话。为了让这样的情况出现,即让一个卡拉布里亚男孩在都灵就像在他自己家里一样,让一个来自都灵的男孩在卡拉布里亚就像在家里一样,我们的国家奋斗了五十年,三万意大利人牺牲了。你们大家必须相互尊重,彼此相爱。但是,如果你们当中任何人因为这位同学不是出生在我们省而冒犯了他,那么,冒犯的人在走过三色旗时,将再也不配从地上抬起他的眼睛。”这些话正是作者自己心声的流露。这部作品在全世界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已经至少被翻译成二十五种以上的文字并成功出版,时至今日,它仍然受到人们的追捧,可见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