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懂孩子的心理画(走进孩子内心的绘画育儿法)
分类
作者 (韩)金善贤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埋头苦干的妈妈是最危险的

我们的妈妈们真是勤奋至极:不仅要四处打探孩子的培训班,还要寻觅孩子生日派对的场所。

有一次我给研究生上课,一位已经结婚生子的学生,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总是在桌子下面偷偷收发短信,后来还出去接了几个电话,看上去有些坐立不安。因为她是一向很认真的学生,我就问了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原来是为了准备孩子的生日宴。从孩子出生开始,每年的生日宴,妈妈们都要打探好场所,真是很辛苦。

有对夫妻带着5岁的孩子一起去了趟国外旅行。回来后问孩子对什么事情印象最深,孩子竟然回答“妈妈,面包最好吃”,让这对夫妻哑口无言。他们为了给孩子带来崭新的感官刺激才去国外旅行,这下对自己付出的激情和金钱感到可惜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妈妈的期待和观点与孩子有天壤之别。

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家人都要受牵连。这时妈妈总是这样说:“我是怎么怎么把你带大的!”过去的妈妈一遇到孩子让自己伤心的时候,就会提起自己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钱;现在呢,她们会说起自己对孩子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没什么想法,看了别人家怎么做就跟着做,这样妈妈日后必定会后悔。妈妈应当持有自己的信念,观察孩子的成长。相信孩子,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反而会皆大欢喜。

积极进取的妈妈有时不太了解孩子真正所需的教育或解决方法。很多时候都是跟风走,无条件地认为自己“埋头苦干”就是真正对孩子好。孩子身上出了问题,也只会想到“我要更加勤奋些,去了解更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信息”,然后感到浑身的负罪感。孩子上学迟到了,妈妈们总会说“是我让孩子迟到的”,可是这种表达果真是正确的吗?

很多妈妈还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帮助孩子,或者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她们很想做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就变成无谓的勤奋了。

其实只要平时多多观察孩子,这些事情都是可以轻松解决的。也就是说,要掌握孩子的脾性,还要从孩子的视角看待事物。

孩子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动手吧。给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失去了选择的机会时,他们通常会觉得被剥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性格有所不同,比较顺从的孩子会乖乖地听话,但他们会慢慢把负面情绪积攒起来,在某一时刻以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妈妈应当让孩子自己选择,并拓宽允许选择的范围。通过语言来鼓励、确认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充满自信,孩子就会拥有主导性和自信心。

即使只是给孩子买一本书,也不要只听信周围妈妈们的推荐,可以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亲自挑,然后再看看是不是适合孩子看。

养育子女,没必要对自己的勤奋度感到悲观。就算是看似非常完美的母亲,对孩子生气时照样会大声谩骂,甚至会动手。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妈妈。只要是为了理解孩子的内心在看这本书,那么你就是一位好母亲。

通过画画来“阅读”孩子的内心,感同身受,抚慰心灵,这就是美术治疗。孩子画出来的画都是有原因有理由的,从中会表露出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等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心体验。因此,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能接受美术治疗,那可是大大的误区。孩子是人格体,有自己的情感、想法和主见,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单一的复制品。这就是不能只关注别人家孩子参加什么培训班、请什么家教的原因。

婴幼儿期时妈妈如果试着读懂孩子的内心,感同身受,并给予慰藉和激励,孩子一定会成长为优秀的人。

P5-7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

韩文版推荐序

引言 从孩子的画里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一章 通过图画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

 不要误以为你非常了解孩子

 埋头苦干的妈妈是最危险的

 孩子最重要的综合能力是内心健康

 图画育儿,连接妈妈与孩子的桥梁

 走进孩子的内心:认识三种气质类型的孩子

第二章 孩子用图说话

 与孩子有共鸣才能治愈孩子

 不要试图评价孩子的画

 打开孩子心扉的美术治疗

 让孩子尽情表现自己吧

 绘画,妈妈治愈孩子的过程

 不同阶段孩子的绘画特点

 美术治疗三阶段,妈妈带孩子一起做

 画画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吗?

 走进孩子的内心:气质类型与养育方式

第三章 妈妈是家里的美术治疗师

 用图看见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眼中的自己

 孩子眼中的家人

 孩子眼中的学校生活

 孩子内心的颜色

 走进孩子的内心: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开展对话与交流

第四章 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自我形象:帮助孩子发展自尊心和情绪调节能力

 学习障碍:掉队了也没关系吗?

 注意力:让懒散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家庭关系:我们家孩子在家里幸福吗?

 依恋:让孩子信赖妈妈

 社交性:不会和小朋友好好玩的孩子

 抑郁症:孩子突然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该怎么办?

 愤怒调节:一生气就打人的孩子

 多动症:一刻都不能安静的孩子

 自闭:社交性较差的孩子会不会是自闭症?

 抽动症:用异常行动表露压抑的孩子

 多文化家庭:帮助孩子适应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网络成瘾: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怎么办?

 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道路

第五章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的体会

 游戏与皮肤接触

 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孩子需要放养

 与孩子相互信赖

 做有远见的妈妈

参考文献

附录1 和孩子一起做心理测试

附录2 儿童心理测试手册

序言

常有家长这样问我:“童老师,我要用什么方法才能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孩子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是啊!孩子的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作为家长,有时候确实很难掌握,也很难理解。因此,我常说:“想要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孩子的画吧。孩子一张随意的涂鸦就像千言万语一般,诉说着他自己的心事。”画画是孩子最初的语言,是他们最真实的信息传递,也是他们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所以,通过孩子的画,爸爸妈妈可以发现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问题,如果可以适时地给予协助、辅导与陪伴,孩子便能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绘画治疗具有灵活多面性,它为孩子提供了特有的表达可能,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对象,可以在不同地点实施。绘画治疗可以避开语言的局限,直接用图像和意向建立联系,有利于收集真实的信息,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孩子常常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学会通过绘画的形式,对绘画本身的图像进行解读,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互动沟通,不但可以让孩子释放其情绪,更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久而久之,孩子便会降低心理防御,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诲。

由于绘画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因此孩子能够比较轻松地和父母参与其中,降低防御心理,而让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思考自然地浮现出来,便于父母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和陪伴促进其成长。绘画的心理治疗过程,除了提供心理治疗之外,也为孩子提供了一种处理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创作的过程可以是一种对愤怒、敌意的释放和发泄,是一种能被社会所接受且不会伤害他人的发泄方式,在父母的陪伴下,使孩子的焦虑得到缓解,心灵得到升华。

由于绘画是一种自发与自控的行为,经由创作的过程,孩子的情绪能够得以缓和。对孩子来说,心理的阴暗通过绘画来表达也比较安全。因为,孩子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样的表达具有隐蔽性,没有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等方面的顾忌。孩子内在不被接受的思想和冲动,只有被自己所觉察和接受,他们才可能把毁灭性的能量变成建设性的能量。所以,绘画治疗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缓解压力、焦虑和痛苦的方式,是他们宣泄自我的一个窗口。

本书可用于亲子教育、特殊儿童及青少年指导和孤独症患者、创伤患者的心理治疗,也可以作为父母对孩子进行陪伴减压、心理疏导、情绪释放时的指导手册,让家长、心理工作者和教师能够更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与互动,提高咨询效率和质量。

艺术治疗师童玉娟

内容推荐

图画里有孩子原始的故事。金善贤著的这本《读懂孩子的心理画(走进孩子内心的绘画育儿法)》介绍了绘画对于孩子表达自我、缓解压力的意义和美术治疗的常识与方法,引导妈妈们通过孩子的图画了解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释放情绪,从而达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与孩子建立深度联结的目的。书后还附有儿童心理测试,可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编辑推荐

孩子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内心的想法,有计划的美术活动是妈妈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有力工具。金善贤著的这本《读懂孩子的心理画(走进孩子内心的绘画育儿法)》向妈妈们介绍了和孩子一起开展美术活动的方法,指导妈妈们解读孩子的美术作品中展现的内心世界,并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美术活动的角度提供了解决的方法。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8: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