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长篇小说《一座城池》是2017年新版,结合时代的变化和作者韩寒的思想变化,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对小说的情节和语言做了部分修订。
《一座城池》是韩寒迄今最满意的里程碑式作品,是2006贺岁颠峰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我”、“健叔”、“王超”等一群不羁青年在大学里海阔天空的“光辉岁月”以及走出校门后的坎坷经历,展现的是一群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他们走出校园,初涉社会,体会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以及人心的不可探测。这其中有失望、迷惘,但他们仍不断地追求梦想。归根结底,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这群张扬的年轻人一直在找寻一条路,然而最后发现其实路就在自己脚下。
本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一座城池》是韩寒创作的青春流浪小说,有里程碑之称。它有话剧版,电影版,但毫无疑问读原著才能百分百领略原汁原味的“韩式”文字。这是个关于城市的故事。从学校肄业的“我”因为一场乌龙的意外杀人事件,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健叔是高我一年的同学,我们住在长江旅馆里,整日在这个城市里闲晃。后来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王超,从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我们跟着王超去他的学校看姑娘,无意中参与了一次行为艺术,这让我忆起了自杀身亡的同桌和他短暂的爱情。我们仍然在这个城市里闲晃着。我不时做着我的奇特的梦,想着我曾经的女朋友……
事情发生在半个月前。
当时我刚刚从学校肄业,找了两个月工作,结果没有成功,看到周围同时毕业的漂亮女同学都很快找到了工作,最厉害的一个已经跳了三次槽,不由得着急。
健叔是我很早认识的一个人,比我只大一岁,从学校肄业也比我早一年,找了一年两个月的工作,结果也没有成功。我和健叔的友谊建立在他免费修电脑上。当时寝室有一台电脑,被轮番用于上黄色网站,所以中了很多病毒,但是系统一直没有瘫痪。我想是因为我们的电脑实在中毒太多了,甚至在内部进行了激烈的以毒攻毒,但是不幸的是,最终留下了毒王。我们把以前一些导致我们经常死机的病毒称为“梅毒”,而这次导致我们永远无法开机的病毒被形象地命名为“艾滋”。
这次中毒,我们都很着急,因为我们的论文都在里面。
我们把电脑送到了维修中心,维修中心的人告诉我们,需要换硬盘和主板,费用是两千。当时就有一个处男室友惊呼:“这么贵,还不如去嫖娼。”
接着有位思路清晰的同学给他做思想工作:“兄弟,其实我们一直是免费在嫖,而这次只是看病钱而已。你看,要换器官的。”
但是无论如何,两干对我们来说实在太贵,这台电脑当时才花了一千八买来的。健叔是我们学校有名的修电脑好手,比我们高一级,长得很成熟,所以大家都叫他“叔”。在他念初中的时候,经常有不认识的同学向他鞠躬说“老师好”,健叔早已习惯,很自然地回句“同学好”就完事了。大家猜测他比较早熟,所以上黄色网站也肯定早人一步,自然中毒也是在人之前。大家怀疑他中电脑病毒的时候市场上都还没有开发出杀毒软件呢,所以只能自学成才。
我们千辛万苦把电脑搬回去,健叔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觉得他是这台电脑唯一的希望,同时也期盼着看到健叔那独到的技术。
健叔第一句话就是:“快开机,让我安装杀毒软件。”
我们说:“没有办法开机了。”
健叔捣鼓半天,喃喃说:“开不了机。这么厉害,主板都烧了。好,那我只能把你们的硬盘拆回去了。”
健叔熟练地打开机器,拆了东西带走。
我们翘首盼望。
第二天,健叔来了,还没等我们开口就直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昨天拆的是内存。不过我检查过了,你们的内存很好。”
正当我们目瞪口呆的时候,寝室里最受学校女生瞩目、已经被老师推荐到某国际知名软件设计公司的学生会主席发话了:“喂,你丫修得小心点,我的很多论文答辩都存在内存里呢。” 很快地,健叔把电脑修好了。后来大家和健叔渐渐熟悉,商量着开了一家专门修电脑的公司。我们一共四人凑钱,在大学城的一个角落里租了一间小店铺,但是生意一直不好。后来我们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利用那台死而复生的电脑,不断上各个黄色网站,争取找到病毒,然后存在软盘里,散播出去。
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想法很猥琐,但是为了支撑租金,只能这样。股东里唯一反对的是一个向来自视清高的家伙,但是自从有一天,他发现来自工人家庭的漂亮女朋友每个周末都被一辆奔驰车接走以后,就发奋图强,每个深夜和清晨,从寝室到图书馆,都留下了他孜孜不倦寻找病毒的身影。凡是他碰过的电脑,浏览记录里从来都看不到一个穿衣服的人,除了制服诱惑。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这家伙找到了最毒的病毒,毒到都不能存到软盘里,因为连软驱都瘫痪了。
面对这么毒的病毒,按照协议,他获得了最高分成——四成。
病毒传播得很顺利。很快,整个大学城没剩下一个能用的软驱了。而有远见的我们很早就得到了杀毒的软件。通过这件事情,我们赚了三千多。而病毒之父分到了一千五。拿到这钱,病毒之父失声痛哭,说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了钱。紧接着,他就去大学城里最高档的化妆品店买了一套最贵的送给女朋友。
结果他女朋友说:“我不用美宝莲的。你难道不知道我的皮肤适合兰蔻和雅诗兰黛吗?”那人很郁闷,回来以后问大家:“什么是兰蔻和雅诗兰黛?”大家说“不知道”,要他去问问杂志看得最多的旁边寝室的某某。结果某某也说不知道,说要问问自己的女朋友。结果他女朋友是书呆子,也不知道,去请教了教授。哪知在传播的过程中问题产生了变种,那教授亲自把那人叫过去,跟他讲解了半天倭寇和亚历山大。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