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茅奖 鲁奖 骏马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得主联袂推荐;
军族少数民族作家重磅小说集,带给您不一样的战争传奇。
吴刚思汗编著的《白马巴图儿(吴刚思汗军旅小说集)》讲述了巴图儿奋勇杀敌,牺牲战场后化身白马救爷爷。在讲述故事的结束阶段,直到“我”拿出了巴图儿在这篇历史故事里的重要物证,故事戛然而止。
| 书名 | 白马巴图儿(吴刚思汗军旅小说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吴刚思汗 |
| 出版社 | 白山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数位茅奖 鲁奖 骏马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得主联袂推荐; 军族少数民族作家重磅小说集,带给您不一样的战争传奇。 吴刚思汗编著的《白马巴图儿(吴刚思汗军旅小说集)》讲述了巴图儿奋勇杀敌,牺牲战场后化身白马救爷爷。在讲述故事的结束阶段,直到“我”拿出了巴图儿在这篇历史故事里的重要物证,故事戛然而止。 内容推荐 吴刚思汗编著的《白马巴图儿(吴刚思汗军旅小说集)》通过“我”对作家同学讲述曾经的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爷爷的回忆。故事是讲爷爷所在的连队被日本关东军深夜偷袭围剿伤亡惨重,爷爷在逃亡过程中,遇到了身世奇特独自向日本人复仇的蒙古人巴图儿,两人经历重重困难回到抗联部队,而后巴图儿加入抗联队伍。小说讲述了巴图儿奋勇杀敌,牺牲战场后化身白马救爷爷。在讲述故事的结束阶段,直到“我”拿出了巴图儿在这篇历史故事里的重要物证,故事戛然而止。 目录 序(周大新) 白马巴图儿 绝境岗 接走漂亮姑娘的军车 铁扣 后记 试读章节 白马巴图儿 “一只在苍穹下恣意翱翔的苍鹰,呼啸着飞过爷爷的坟头,落在了坟前伫立的一匹白色蒙古马的身上,马嘶南天婉转回荡就像是为爷爷特意送来的挽歌。我向蒙古马恭恭敬敬地走过去,想摸摸它,陪着它共唱长调。此时天边的一声鞭响就像来自久远岁月的一声呼唤,带着白马和苍鹰奔向地平线。”我在满身汗水中蒙咙惊醒。 玉珏大哥手上的烟卷升腾缠绕交织旋转,向上爬升直奔举架颇高的宿舍天花板。他又利用午休时间进行创作了,看到我忽地坐起便问道,“做梦了吧?” “我一直有一个故事憋在心里,因为有很长时间自己总是不信,所以也从未跟任何人述说过,可最近却总是在重复一个白马苍鹰的梦,所以……”我坐起身,喝了一口水跟他交流着。 “说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故事”二字极大的兴趣。从哪开始呢?这个故事像没有头又没有尾的传说,又像如果没有曾经便没有将来的轮回。 “记忆里,爷爷是一个健忘的老头儿,他不是忘记刚说过的话,就是忘记刚使过的东西。从童年到少年,就这样缓慢地发现他渐渐记不得了大部分东西。直到去医院确诊以后,家里人才明白他是被一种病害的,叫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确诊以后对我的改变,是有些他跟我说过的话、讲过的故事,几乎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他残存的记忆作怪给他撮合出来的。但小时候每当他一提起过去的经历,我的脑中就会炮声隆隆、枪声不断地配合着想象。那时候他最爱跟我讲,他是见过世面的人,张作霖大帅还活着的时候就在奉天(沈阳)当警察了。不管是胡子、毛子还是小日本鬼子,他是都交过手的,从不打怵。唯一害怕过的人,反倒是他后来在抗联时的一个蒙古族战友,叫巴图儿。单就身高面相上说,巴图儿倒并不怎么会让人心生畏惧,一副典型蒙古人特点的身材长相,高颧骨黝黑的大圆脸像雕塑一般富有男人特有的勇猛之气,肩宽臂长屁股大,天生好骑射手的身架子。很少说话,倒也不是完全因为不善于交流,而是他只能说一口蹩脚的东北话。巴图儿第一次出现在爷爷的眼里,就把这个打了几年日本鬼子的抗联老兵一下子从心理上征服了,唯恐成为他的敌人。 当年爷爷隶属于东北抗联1军第1师3团3连,前身是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著名的杨靖宇将军任军长兼政委。1938年初,由于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境内的持续增兵以及推行惨无人道的‘集团部落’‘保甲连坐’制以及实行‘三光政策’,使南满游击区形势一落千丈,1军不得不从宽甸往辑安(现集安县)老领山区撤退。爷爷所在的连队驻扎在宽甸西面一个叫李家沟的地方,在南京大屠杀发生过去一个多月后,也就是1938年2月初那段时间。不过由于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信息获取手段,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关内都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并且此时距离日本侵占东北已经七年有余,更不会因为‘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有什么更深切的观感。” “看不出,啊,你小子还是个抗联子孙。”玉珏大哥听着听着便补了一根烟掺和了一句。 “那是一个让爷爷整个军旅生涯极其难忘的夜里,他曾多次跟我描述过那个夜晚,由于3连遭到叛徒出卖,群众基础较好的李家沟让关东军一个中队加上一部分伪军夜袭了,3连整个被包了饺子。在突围的时候,他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了,军官全部牺牲,士兵死伤极其惨重,官兵和四散逃跑的百姓被无差别射杀,溅出的鲜血染红了整座白雪皑皑的村庄。那晚他眼中的世界只剩下浓烈的红色以及无边的黑色。部分突围出去穿得较少的人在拼命逃跑时,汗水没多久就浸湿了单薄的衣服,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中,体温迅速地下降。仿佛无边的山林,渐渐地吞噬了每一个钻进它肚子里的人,用它的极寒与漫长,冻死任何敢挑衅它威严的人。不过死亡并不能增加给他们留下全尸的机会,追上来的日本鬼子和他们的军犬给每个冻死或接近冻死的人的头部、胸膛不是补那么几枪就是胡乱地连砍带刺还有那些畜生的撕咬。爷爷因为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吃过日本鬼子的亏,所以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和衣而眠的习惯,侥幸躲过了严寒的考验但并不代表他能逃得过继续追捕的禽兽。这些禽兽小日本鬼子太顽强了,这是他一直以来交手中总结出来的教训。换是单纯的伪军部队,别说夜间山岭追击这种事了,连稍微晚一点的偷袭,他们都干不出来。P1-3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书稿时,回忆把我带向了几年前第一次见到吴刚思汗的情景。那还是在2010年总后勤部创作室于涟源组织的创作笔会上,一个挂着学员肩章的小伙子出现在我面前,精神满满,爱笑爱动,像一头草原上的小马驹似的。细问之下,方知道他本就是蒙古族的。他的学员身份和身上的蓬勃朝气让我记住了他。 这之后在总后主办的《后勤文艺》上,总是能看到思汗的投稿,文章依旧是洋溢着基层特有的那种青春与朝气。一如我对他的了解。直到他从学校分回到基层之后,他也没受一点影响,总是时不时地把他的作品第一时间投过来,以便让我们看到他对文学创作的那股执着劲头。 话说至此,还是把目光拉回到这本文集上吧。这本集子收了他四篇军旅小说,每篇都写得很有意思。 首篇《白马巴图儿》,通过老兵爷爷对蒙古族战士巴图儿寻找抗联故事的叙述,反思了战争给人带来的伤害。这伤害逼得人不像人,使巴图儿做了几近灭绝人性的报复。作者在生动描绘完这些以后,又自我进行了否定:“其实真假,我倒觉得并不重要了。很有可能巴图儿就是爷爷幻想出来的这么一个勇敢的蒙古族战士。”虚实手法运用得很是熟稔,颇见功底。在之前的《民族文学》上,就曾看见过这篇作品,它可以说是思汗短篇小说的扛鼎之作。 第二篇《绝境岗》,应该是思汗完全依靠想象力创作出来的。两个遇险绝壁又有很大矛盾的边防士兵,在生死关头所作出的选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这篇小说选材很有特点,把现在很流行的冰山生存题材结合到了边防连队身上,让人读起来觉得很有味道。 第三篇《接走漂亮姑娘的军车》,在《后勤文艺》上曾发表过。这篇小说把一篇虚假新闻的制造过程呈现了出来,把努力还原真相的军人的无奈写了出来,普通读者读完后可能会发出一声苦笑,而身在党政军机关工作的读者,大约会陷入沉思吧。 第四篇《铁扣》,是我读到过的思汗创作的第一部军旅题材中篇小说。全文约6万字,洋溢着基层步兵连队浓郁的生活气息。主人公连长和他带到部队的兵,近乎于父子、兄弟的那种炙热的战友情让人感动,基层官兵的家属所面对的各种困难令人难忘,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广大基层官兵的日常生活。小说中写到的铁扣,就像每一个刚到部队的兵一样,要经历不断的锤炼才能成长。 希望思汗的这一部文集,是其以后更多更大作品的起点,他对文学一直葆有着深切的爱意,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乙未冬于京 (注:作者为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所创作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后记 你不进部队,是不会明白原来“吃土”竟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网购完商品活不起的一种隐喻;是不会明白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室外站一个多小时后的一碗温热泡面就是下岗后的最大奢求;是不会理解为什么跟同学或朋友总是据理力争,主要是因为他们中有的不珍惜和平幸福的来之不易。但不明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写出来,大胆地写出来,说出来,还要唱出来,唱得不愿意听的人振聋发聩。因为我们是党员、是战士,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无论是谁也阻挡不住。 在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为军队发声。创作军旅小说。仿佛像一个撑竿离岸去江中打鱼的渔夫,一切浑然天成自然而作。但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不乏会有诸多困惑的时刻,虽多是创作之中的小情绪、小状态,却不免让自己有些踱步不前。 在写这个后记的时候,我正在四川雅安天全县出差。这天我跑了川藏线318国道中的第一座重要关口——二郎山隧道,这里也是我们团当初修建川藏线二郎山精神的发源地。接着祭扫了二郎山烈士陵园、两路乡老烈士墓。为了完成团队的任务,只能在工作完,趁着凌晨的时候把它赶出来了。对于我的第三本正式的书,只能说声抱歉了。 我想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快乐。但这快乐,并不独独属于我。我的父母、亲人以及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也都会分享着我结出果实以后的快乐。这便是写作最大的意义。 有人会说,读者呢?你不关心么?亲爱的朋友,我的作品就像我的孩子,悉心培养照料的孩子,怎么会变成了不关心读者呢?只是作为军旅作家,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大。我们不能整天为卿卿我我而遣词造句,不能把负能量灌注到人物的心中,不能为虚伪、懦弱而歌,更不能遇到假恶丑而装作无视。我们是党的冲锋手、是军队的司号员、是官兵的知心人、是人民的子弟兵。 我们描绘英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信仰与忠诚的可贵,考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刻画敌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战争的残酷与反人类的罪恶。就在此刻,叙利亚的领空上,还飞着好几个国家的飞机;伊拉克的孩子可能还躲在桌子底下深怕莫名的火箭弹射进他们的门板;阿富汗的老人也许三天没吃到一粒米;而非洲大陆的某位母亲正在为新生的孩子因病夭折而痛哭无眠!和平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平如此的弥足珍贵!这,有时就不该是一个用来说的道理,而是放在那儿,就在那里让你们看着,你可以什么都不说,但你绝不能熟视无睹。军旅文学的存在,不仅是为了战斗而且还为了铭记,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反思关乎战与和、生与死的意义! 我知道一部小说、一本文集,改变不了什么。但我更知道,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就会不一样,就会改变些什么! 写到这,忽然发现想感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想感谢的事更是太多太多,在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那么就请各位领导、同志、同学们把目光多瞅着点我,这个名叫吴刚思汗的蒙古族军官,他将用继续努力创作作品,来回报各位对他的关心关爱,高唱文学凯歌,写它个浪漫明天! 作者 2015年12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举当代之目眺望“历史的天空”,挥现代之手书写“白马巴图儿”。在军事文学辽阔的原野上,年轻的骑手总是比我们更进一步。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徐贵祥 青春浩气,雄健之笔,壮写民族英雄;宏大叙事,负载梦想,引领探寻生命意义。《白马巴图儿》以磅礴气势与浩瀚情感,完美地实现思想传达与审美意蕴,是一支触动心灵的牧歌。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获得者 萨仁图娅 杂糅着民族历史记忆,图腾崇拜,吴刚思汗的《白马巴图儿》将视角伸向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历史,揭开一角,为军事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贵参照。 河北省作协专业作家 鲁迅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获得者 李浩 在当代军事文学创作无边的云空中。吴刚思汗是一颗耀人眼目的新星,他视野的广阔和视角的独特,都闪烁着不可替代的个性光芒,这光芒将会是持久的。 军族诗人,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 胡世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