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爱一个人本来就是一种冒险。如果你还一个人执着着,纠缠着,原地打滚痛苦地爱着,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是自己挖了坑,下面埋葬的全部都是好时光。徐琳媛主编的《世上所有的事与愿违原来都是另有安排(精)》是一本“爱情”哲理美文集,告诉你如何“放下、想开、看透、忘记”那些逝去的爱情。有的人,认真爱过一次之后就不敢再爱了,怕重蹈覆辙,怕受害,怕心累。所以,很多人失去了深爱的能力。其实,人生中的擦肩与偶遇都是美丽而顺其自然的过程,不必等到后悔莫及之后才感叹爱情的高深莫测。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爱情固然追求天长地久,但说到底,爱情也是对生活一次次的发出邀请,一次次的启程和出发。没有一场相遇本身强壮到能使我们不惧别离,但总有一场重逢等在前方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他,你们相爱后才明白,原来所有的寻觅,也有一个过程,从前天涯,而今咫尺。
人生中的擦肩与偶遇都是美丽而顺其自然的过程,爱情固然追求天长地久,但说到底,爱情也是对生活一次次发出邀请,一次次启程和出发。徐琳媛主编的《世上所有的事与愿违原来都是另有安排(精)》是一本送给年轻人的爱情哲理美文集,用治愈的文字和温暖的情感,告诉你如何“放下、想开、看透、忘记”那些逝去的爱情。没有一场相遇本身强大到能使我们不惧别离.但总有一场重逢等在前方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他,你们相爱后才明白,原来所有的寻觅,都有一个过程,从前天涯,而今咫尺。
有一种爱,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那全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一个人的盛情,此时,那个人知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
曾经这样爱过一个人:
爱的人知道,被爱的人不知道,这是暗恋吗?
爱着的时候,就整天鬼迷心窍地琢磨着你。你偶然说句话,就想着你为什么要这样说,你在说给谁听?有什么用?
你偶尔的一个眼神掠过,就会颤抖、欢喜、忧伤、沮丧。
怕你不看自己,也怕你看到自己。更怕你似看不看的余光,轻轻地扫过来,又飘飘地带过去,仿佛全然不知,又仿佛无所不晓。觉得似乎正在被你透视,也可能正被你忽视。
终于有一个机会和你说了几句话,就像荒景里碰上了丰年,日日夜夜地捞着那几句话颠来倒去地想着,非把那话里的骨髓榨干了才罢。
远远地看见你,心里就毛毛的,虚虚的,扎扎的,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或者,就被你搁在了天堂和地狱之间。
爱着的时候,费尽心机地打听你所有的往事,秘密地回味你每个动作的细节,而做这一切的时候,要像间谍,不要你知道,也怕别人疑心。
要随意似的把话带到你身上,再做出待听不听的样子。别人不说,自己绝不敢保持特别的沉默。
这时候最期望的就是你能站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就有了和大家一起看你和议论你的自由。
每知道一些,心里就刻下一个点,点多了,就连出了清晰的线,线长了,就勾出了轮廓分明的图,就比谁都熟悉了这个人的来龙去脉,山山岭岭,知道了你每道坡上每棵树的模样,每棵树上的每片叶的神情。
爱着的时候,有时心里潮潮的,湿湿的,饱满得像涨了水的河。可有时又空落落的,像河床上摊晒出来的光光的石头。
有时心里软软的,润润的,像趁着雨长起来的柳梢。有时又闷闷的,燥燥的,像燃了又燃不烈的柴火。
一边怀疑着自己,一边重视着自己,一边可怜着自己,一边也安慰着自己,也不知该把自己怎么办。
有时冲动起来,也想对你说,可又怕听到最恐惧的那个结果。就只有不说,可又分明死不下那颗驿动的心。
于是心里又气你为什么不说,又恨自己为什么没出息总盼着人家说,又困惑自己到底用不用说,又羞恼自己没勇气对人家先说。
于是就成了这样,嘴里不说,眼里不说,可每一根头发,每一个汗毛孔都在说着,说个喋喋不休,水漫金山。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还是没说;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说。那个人像一壶酒,被窖藏了,偶尔打开闻一闻,觉得满肺腑都是醇香。
以前,我觉得这世上无非只有三种爱:有缘无分的爱,有分无缘的爱,以及在婚姻中渐渐变质的爱。可是后来,我渐渐明白,这世界还有一种一个人的爱情。
那全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一个人的盛情,此时,那个人知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不,最好是不要那个人知道,这样更纯粹些。
在这样的纯粹里,菜是自己,做菜人是自己,吃菜的人还是自己。
正如爱是自己,知道这爱的是自己,回忆爱的还是自己。
自己把自己一口口地品着,隔着时光的杯,自己就把自己醉倒了。
这时候,也方才明白:原来这样的爱并不悲哀。没有尘世的牵绊,没有哆嗦的尾巴,没有俗艳的锦绣,也没有浑浊的泥汁。
简明,利落,干净,完全。
这种爱,古典得像一座千年前的庙,晶莹得像一弯星星搭起的桥,鲜美得像春天初生的一抹鹅黄的草。
这样的爱,真的也很好。(乔叶)
P10-13
真爱也许一生只有一次。错过一列班车,你可以再等,但有时候,错过一个人,那个人便于你无关了。
回忆把生活划成了一个圈,而我们在原地转了无数次,无法解脱。总是希望回到最初相识的地点,如果能够再一次选择的话,会爱得更单纯。
可惜,爱,由天由人,却由不得自己。只怪故事太温暖,爱情太撩人。
渐渐明白了,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所有的等待,不过是为了遇见一个对的人,只要是对的他,来得慢点儿也没关系。
渐渐明白了,放手就意味着失去,别太挑剔了,动心了就去爱。爱的能力也有保质期,非要一切条件都对了才去爱,或许已经晚了。感情这东西,总出现在你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过期不候。
渐渐明白了,最在乎的那个人,往往最容易让你流泪,害怕发生的事情,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它一定会如期而至,也一定会悄然离去。
渐渐明白了,真心对一个人是不需要回报的。人们常常被一句“以后怎么办”给吓退了,其实以后那么长,不是想出来的,是过出来的。
爱情,不是离得开,就能不爱的,原来分手,也是需要练习的。
失去一段感情,开始总是痛不欲生,听到他的名字都会跳起来,然后又故作忘却状,避而不提伤心事,可是内心隐隐作痛。最后,他的名字与路人一样,只不过是个名字。
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不代表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
适应需要时间,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失而复得的东西根本就回不到最初的样子,即便再好,也忘不了有段时间曾失去过。就像曾经丢了一粒扣子,等到找回时,已经换了衣服。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无论是知己还是情侣,一个转身,两个世界。
人世间只是一场薄薄的相遇,如果相爱的两个人背道而驰,没机会没可能了,那就不必再傻傻地等对方。对于没有缘分已经离开的人,哭过之后就忘记,因为老天不想把不好的送给你,老天要送给你的,是一份更美好的感情。
如果,有一天,你遇见了过去的自己,可能忍不住想狠狠地责怪自己一通,因为你曾做了太多的错事。
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另一种爱情,没有撕心裂肺的疼,没有你来我往布满荆棘的试探,也没有你若分手我便上吊的惨烈。这种爱让你感觉安心、踏实、不纠结,只有令人羡慕的美好。 好的恋人会让你变得更好,差劲的恋人会让你陷入抓狂、猜忌、崩溃的状态。好的恋人会让你发现自己的美。因为他很阳光,你也能快乐起来;因为他儒雅,你也能知性起来。
好的爱情是,有了他,你更爱整个世界;不好的爱情是,有了他,你可以抛弃整个世界。一份美好的爱情应该激发很多善,而不是把恶诱发出来,觉得自己无比讨厌。
爱情最佳的状态是“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可总有那么多人的态度是“我是爱你的,你是我的”,甚至只剩最后一句。这就是怀疑、猜忌、嫉妒、不安、歇斯底里的来源。
人和人之间想要保持长久舒适的关系,靠的是认同和吸引,而不是压迫、捆绑、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动。假使这份深情从始至终感动不了对方,就别跪在地上,自己把自己感动哭了,那是多么的苍凉。
原来,所有的痴心,都是孤单的,你若不爱自己,没人可以帮你。
有时候,想一个人走路,不是任性,也和冒险无关,而是想重新面对一个人的状态,这是你需要的一个自我追寻、自我认识、自我修复和自我完成的过程。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不再懦弱,不再无助,不再不安,独自一个人去面对。
要相信,你能成为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人,像一棵树,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枝杈努力伸向天空,活得坚韧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