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新设计工作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澳)杰森·福克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跨界巧用游戏设计中的动机科学(而不是“胡萝卜加大棒”),推动员工积极转变,持续做出优秀的业绩。

象牙塔里传授的老派动机管理是这样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念(得花工夫),制定一套奖励与奖金制度(得花钱)。

杰森·福克斯编著的这本《重新设计工作》提供了第三种选择:重新设计工作!

如果你临危受命于变革引导与推动,就可以运用本书所介绍的(正确而行得通的)策略,巧妙运用游戏化思维中的动机策略,重新设计工作,激发另类与忍者的活力、智力与创造力,使其顺利化身为快乐英雄,做出非凡的业绩。

内容推荐

难道只有胡萝卜加大棒和奖励才能调动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吗?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重新设计工作》作者杰森·福克斯作为激励策略与设计专家,介绍了如何借鉴游戏激励机制,运用游戏化思维来重新设计工作,进而唤醒员工的活力与创造力,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向卓越。

临危受命的变革引导与推动者,可以通过书中介绍的激励策略,发现组织中的另类与忍者,充分调动他们的活力、智力与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取得非凡的业绩。

目录

第Ⅰ部分 动机探秘

 第1章 一个最蛊惑人心的动机传言

 第2章 变革势在必?

 第3章 可是……巨大的动机鸿?

第Ⅱ部分 搭好台子,上戏!

 第4章 从根源进行游戏颠覆和创变

 第5章 走进游戏

 第6章 游戏创变模型

第Ⅲ部分 游戏创变进行时

 第7章 游戏升级

 第8章 改变游戏

 第9章 您,您也是一枚游戏创变因子

试读章节

在深入探讨动机课题前,让我们先来澄清一些有关动机的误解。尽管这个领域里趣闻多多,鸡汤四溢,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一些广为流传的传统智慧,其实是被错误演绎了。您可别误解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您所知道的关于动机的一切见解都是错误的(后面还要论述这个问题),但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动机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扭曲失真的信息

这种情况在科学界经常发生。《PHD漫画》(这书超棒!)的作者豪尔赫·陈(Jorge Cham)曾写过一部关于《科学新闻圈》(The Science News Cycle)的喜剧作品(顺便说一句,我的许多研究都源于#credibilityftw上刊载的喜剧作品),大致内容如下:科学家发现,假定C处于条件D下,则A和B有弱相关性。随后,大学公共关系办公室立即宣布“科学家发现了(在某种情况下)A和B之间有潜在关联”;新闻组织注意到这则消息后,则大肆宣称“科学家说,A导致B”;互联网看到这则新闻,瞬间就给变成“A导致B--向来如此!”;电视节目进一步推波助澜?“A……隐藏在我们当中的杀手??”传来传去,最后传到您奶奶耳朵里,她老人家对A的认知就是各种稀奇古怪了。

您可能听说过耶鲁人目标研究项目(Yale Goal Study),这是一个说明科学如何被扭曲的经典案例。

1953年,一组研究人员对即将离校的耶鲁大学毕业生进行采访,询问他们是否写下了期望实现的具体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结果他们发现只有3%的毕业生这么干。

20年后,这些研究人员对上述毕业生进行跟踪,发现那些在20年前写下具体目标的3%毕业生积累的个人财富超过了另外97%毕业生积累的个人财富总和。

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鸡汤书和培训班经常引用,用它来说明目标设定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想当年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动机学和目标设定研究员的时候,我也热衷于向学生讲述这个故事。

不过,人们忽略了一个小小的问题。著名的“爆料”科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指出:“这是一个众口相传的故事,而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耶鲁人目标“实验压根儿不曾发生过。”

没有人能够拿出证据证明曾有人进行过上述研究。记者劳伦斯·塔布克在没有核实清楚的情况下于2007年在《快公司》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如果您的目标是成功,就不要理会权威》。动机学说的演说家和大师们对这个故事向来津津乐道,却从未想到要查核其真伪,包括我自己。      How did we become so deluded?我们怎么这么容易上当?

因为,这个故事跟一切美丽的神话一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是的,写下确定目标的确能产生更强大的力量;是的,用明确而不含糊的语言表述这些目标的确更有成效。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但问题是,对什么更有成效?

对生产率更有成效?那倒有可能;关于目标设定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来自于工厂。这些研究表明,目标设定对于在既定期限内、按照既定步骤、产生可预测结果的任务有良好的作用,还有那些简单的重复性任务。

对创新、发明、变革是否更为有效?那就不见得了;确定具体目标往往导致思路偏狭、创造性受阻,甚至引发投机取巧的行为。我们将在第3章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But no one told the bumblebee.“但没有人告诉大黄蜂!”

我听说有位动机课题演说家试图通过个故事给听众灌鸡汤:“你们知道吗?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大黄蜂是不能飞的,但没有人告诉大黄蜂,你们猜怎么着……;有人也会对你们这么说:‘你不能飞,你不能飞。别搭理他们,展开翅膀大胆飞!’”

我真受不了这样的瞎掰,您也千万别受其蛊惑。

科学家给出的解释很简单:不能飞的说法其实只是基于翅膀小幅度振荡没有气流分离的现象,可是它完全忽视了能够造成气流分离的动态失速效应。动态失速效应导致翅膀上方出现大规模涡流,这个涡流瞬间产生的力量数倍于翼展在正常飞行中的提升力。大黄蜂能够飞是因为其翅膀每次向下拍击时都会遇到动态失速。当您想到大黄蜂每秒拍击翅膀近200次时,就会明白大黄蜂为什么能飞了。嗒哒!这就是科学。

积极思维与信念危机

“只要你相信自己。”这说法其实不赖,不过通常都会被曲意夸张,后面再跟着一句“你要有远大的梦想!”P4-7

序言

译者序:话说另类

这本书,我一边翻译,一边盼着它快点出版!

一是因为太喜欢作者福克斯的行文风格。起初,我本来极力想要保持他的原汁原味,后来发现,如果要做到这一点,我可能真的得动用新生代的新语言。研读这本书,就像是和老友一起在咖啡馆里天南地北地慢聊,真诚而毫无顾忌,说说自己最真实的观察与思考,讥刺那些“伪管理”的手段,霎时间,画面感十足的段子满天飞,简直让人乐呵极了!二是因为惊喜于轻调慢侃之外这本书所带来的众多颠覆性理念,它澄清了很多被我们奉为“秘笈”的励志传言。“浓香馥郁”的鸡汤,甚或严肃的、被收入管理者随身包的“大招”,透过作者严谨的新发现与新思考,从昭然若揭到疲软现出原形。

然而,我私心里最喜欢的,还是它终于为我多年来一直在变革管理咨询工作中使用的方法提供了确凿的科学依据,这些方法看上去似乎“上不得台面”或者说“叫不出名头”,但真的行之有效。甚至我在培训和咨询过程中随身携带的宝物画布“英雄之旅”(您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会进一步充分了解“宝物”这一概念),恰好也是本书最后一章的内容。我翻译到这一章的时候,打心眼儿里忍不住再次叫好,手动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所谓英雄所见,大概就是如此略同吧!此外,它也终于让我能在某种程度上给自己做一个定位--当我解释不清楚自己这个变革管理咨询顾问的名头时,往往插科打诨跟别人解释说:“我是咨询界的一名‘混混’。”瞧,我私下里说了这么多年的头衔,终于被这位福克斯先生给冠以一个正式的头衔--组织中的“另类”,当然,前提是我当时很谦虚,不好意思直接炫出“忍者”这顶帽子。

宝物啊,另类啊,忍者啊,您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会一点点了解到这些概念。它们有趣极了,可以带给您很多深思。我相信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我呢,除了私心里这些小“得意”,也被很多内容所打动和折服。

其一是游戏化思维在组织变革推动过程中的应用。组织变革是个大!事!情!(此处应该有不断的回声)这一点,每个人都知道,但每个人对此都心怀恐惧。所以,组织一旦开始变革,所有人都如临大敌,从上到下都不知道从哪层开始,就涌现出攻防两派。管理者和变革发起人,来势汹汹地想要推进变革;基层的执行者,即需要改变自身行为以实现组织变革的人,说白了,那些被变革者,却总是提出各种说辞,坚决抵抗。人人都进入警觉和防守状态。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就会看到管理者一边满脸“你别逼我用大招”的无奈表情,一边接二连三嗖嗖嗖地抛出“三板斧”:目标、考核、奖惩,试图“激发”员工的变革动力。员工呢,姿态调整到“您随便招呼,谁怕谁啊。”当然,如果您经历过这些,就知道这些利器的伤害性究竟有多大。如何激发员工的动力?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试验、应用、发现、检验、确认“机关”,力求远离那些灭人志趣或蚀人活力的“双刃剑”。

其二是那些拿来就可以用的工具。虽然看似完全不是“高大上”的套路,却真正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果。在这本书里,看不到既定“套路”,找不到全能“秘笈”,可就是那些看似不经意间随意分享的小工具,分分钟抓住你的好奇心。有一些方法我们在做变革管理咨询的过程中用过,真的是超级有效!比如书中提到的对休闲式战略磋商会的引导,我就曾经扛着花花绿绿的乐高玩具,带着精心设计的引导流程,兴趣盎然地着手激发和推动参与者进行战略性思考。可以想象,大家投入和专注地摆弄这些玩具,把脑袋里的方案做成原型,一边研讨一边呈现,整个过程中充满着好奇和探索。此情此景中,你看不到丝毫抵触、防备或倦怠。类似的方法在书中随处可见,那只带来深入思考的“橡皮鸭”;那场聊闲篇儿一样的内部PechaKucha(我为什么不用中文?谁问我跟谁急);那一场带来洞察的有限性游戏和无限性游戏的切换。您只管准备好轻松愉快的心情,一边读一边采撷吧。

其三是那些坦诚如友人般的分享,没有鸡血似的忽悠,鸡汤似的腌浸,没有高人一等的说教以及好为人师的善意却多余的叮嘱,反而可以使你放空思考,发现自己的洞察。“我如何破解自身的动机?我如何停止内在的自我破坏?我怎样站在未来、站在无限游戏的背景下定位自己?……”我们自己界定游戏,我们自己界定角色,然后玩出自己的精彩。这是我所喜欢的,我想,您会不会也喜欢如此呢?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精彩内容恕我不能一一道来。我喜爱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因为我这个译者的身份。我喜爱它,因为无意中我的理念和它的产生了共鸣;因为我读出了它对人性的尊重;因为它坦诚、朴实、友好、开放。我渴望在您读完本书后有机会和我们一起探讨,也如我们和作者一样,捧一杯咖啡,或者把一盏红酒,以不正经的方式,行正经的事,轻笑欣然之间,蹦出一连串令人捧腹的段子;点赞吐槽之间,真知灼见若隐若现。

最后,祝大家阅读愉快!(善意提醒,女生们,请准备好你的眼纹消,绝不是广告,作者的睿智和诙谐,恐怕会让有些只看大众鸡汤书的人忍俊不禁,吃不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