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以纯粹的学术为根本,旨在译介西方经验、反思自我处境、重提价值问题,以开放和包容之心,促进汉语学界有关法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讨论和研究。
吴彦、黄涛主编的《国家战争与现代秩序--卡尔·施米特专辑/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所选篇目主要为法哲学与政治哲学领域极为经典且未被翻译引进的长篇论文,这些论文在西方学界早已成为此领域研究不可越过的重要文献资料。本辑刊还设有书评、访谈等栏目,这些栏目关注当下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研究,可视为对经典性文本、理论的实际运用。
| 书名 | 国家战争与现代秩序--卡尔·施米特专辑/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 |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以纯粹的学术为根本,旨在译介西方经验、反思自我处境、重提价值问题,以开放和包容之心,促进汉语学界有关法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讨论和研究。 吴彦、黄涛主编的《国家战争与现代秩序--卡尔·施米特专辑/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所选篇目主要为法哲学与政治哲学领域极为经典且未被翻译引进的长篇论文,这些论文在西方学界早已成为此领域研究不可越过的重要文献资料。本辑刊还设有书评、访谈等栏目,这些栏目关注当下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研究,可视为对经典性文本、理论的实际运用。 内容推荐 吴彦、黄涛主编的《国家战争与现代秩序--卡尔·施米特专辑》所讨论之话题聚焦于施米特的宪法及政治哲学。施米特自引入中国以来,已在各个领域引发不同的争论。但是,施米特首先是作为一名宪法学家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他与凯尔森、黑勒、斯门德等一起被誉为魏玛时期最重要的宪法学家,这几个人相互之间的观念亦有纷争。他们之间的这些争论为后世人们研究那段历史,以及研究宪法理论和政治理论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 本辑所录之内容并不聚焦于国内比较流行的从政治哲学乃至政治神学来审读施米特的视角,而是试图从法学,尤其是宪法和国家理论的角度来考察施米特,将其置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争论语境之中。本辑收录了黑勒、基希海默尔、哈贝马斯等著名学者对于施米特的评论,以及鲍尔森撰写的施米特与凯尔森之间有关宪法问题的那场著名争论,同时亦有施米特本人的日记。国内学人从这些资料中大致可以看到一个“法学视角”下的施米特。 目录 卷首语 主题论文 作为政治思想家的克劳塞维茨:评论与提示 附录一:信念备忘录第一部分 附录二:给费希特的信(180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秩序(1962) 合法性问题(1958) 施米特1930-1934年日记(选译) 评论 评施米特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自主性的恐怖:英语世界中的卡尔·施米特 凯尔森与施米特:从分歧到1931年“守护者”之争的决裂 政治民主与社会同质性 神学与政治理论 资料 德语学界施米特文献辑录 英语学界施米特文献辑录 稿约和体例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