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尼赫鲁传论/南亚研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朱明忠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印度开国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朱明忠著薛克翘主编的《尼赫鲁传论/南亚研究丛书》从尼赫鲁的生平、思想渊源、哲学观和执政理念等方面全面介绍尼赫鲁这个世界伟人,同时也从地缘政治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印度在南亚及世界上的地位,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印度临邦的宗教、社会、政治和国际关系等。

内容推荐

朱明忠著薛克翘主编的《尼赫鲁传论/南亚研究丛书》对南亚文化进行了多元化的探讨,涉及历史、地理、宗教、哲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印度教、佛教等具南亚特色的宗教、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对比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生平与家世

 一、显赫的家族

 二、青春的年华

 三、投身民族运动

 四、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理

第二章 思想特点与渊源

 一、尼赫鲁思想体系的特点

 二、尼赫鲁思想的渊源

第三章 哲学观

 一、哲学的目的

 二、人生的哲学

 三、哲学与科学、宗教的关系

 四、综合的哲学

 五、真理的问题

第四章 科学观

 一、科学的价值

 二、科学的二重性

 三、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四、科学的人道主义

第五章 文化观

 一、印度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印度文化衰败的原因

 三、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四、东西方文化之比较

 五、倡导一种“世界文化”

第六章 论佛教

 一、赞扬佛陀的人格与精神

 二、评述佛教教义

 三、论佛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四、论中印佛教的交流与影响

第七章 民主思想

 一、尼赫鲁民主学说的思想基础

 二、尼赫鲁对民主的解释

 三、尼赫鲁民主观的特点和意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思想

 一、尼赫鲁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尼赫鲁倡导的“社会主义类型社会”

 三、对尼赫鲁社会主义思想的评价

第九章 世俗主义思想

 一、何谓世俗主义

 二、尼赫鲁世俗主义产生的背景

 三、尼赫鲁的世俗主义思想

 四、尼赫鲁世俗主义的社会影响

第十章 历史贡献与影响

尼赫鲁年表

参考书目

索引

试读章节

在尼赫鲁的学说中,到处都可以看出其人道主义思想的印记。例如,在他的民主学说中,他把个人的自由与个人的充分发展看作是实现民主制度的重要的一环。他认为,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必须提供各种条件,以保证每个公民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由,有充分发挥自己智慧和才能的自由。损害人的尊严、压制个性的发展,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在他的社会主义学说中,他把公平分配社会财富、保障人们在经济上的平等地位,看作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没有经济上的平等,也就不可能有人民在政治上的平等。在他的世俗主义学说中,他批判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主张消除一切以宗教、民族和种姓为基础的社会差别和歧视,给予每个人以同等发展的机遇,保证人民的社会平等。此外,尼赫鲁还把他最推崇的两种精神——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结合起来,提出所谓的“科学人道主义”思想,试图用这种思想来解决现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三)兼收并蓄、包容调和的折中主义精神

尼赫鲁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型的思想家,他从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种学说或主义中,他的头脑向各种现代进步的学说和思潮敞开着。在英国读书期间,他对当时西方流行的各种社会政治学说和思潮都十分感兴趣,尤其是费边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的思潮。回国以后,他追随甘地,接受了甘地的非暴力学说。二三十年代,他又研究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哲学和社会主义学说格外地推崇。在长期的狱中生活中,他还潜心研究了印度的历史、哲学、宗教和文化,力图寻觅印度文化多样性背后的统一I生和一致性。尼赫鲁一生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东方的、西方的、古代的、现代的各种思想都融汇在他的脑海中,使他的思想呈现出广博的包容性。但是,他从不刻守某种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学说或主义,而是根据自己政治斗争的需要,将各种学说,甚至完全对立的学说进行融会调和,力求创造出适合印度国情的东西。

用他女儿英迪拉·甘地的话说: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思想与任何具体的思想学说都不完全一致。他在漫长的监狱岁月中坚持不懈地读书。他吸收了许多东方和西方的思想,甚至近代和现代的哲学体系。虽然他从来不是一个宗教主义者,但是他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祖国的文化和传统却充满着深厚的爱。虽然他不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却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影响,尤其是1927年访问苏联时所见到的一切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但是,他深知,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常常会处于许多学说的边缘之间,是为了把这些学说融会为一体或者进行总体的解说。”

这种兼容调和的折中主义精神,在尼赫鲁的思想中是随处可见的。譬如,印度独立之后,他试图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进行调和,寻求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道路”或“第三条道路”。他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对立的、相互斗争的政治经济体系:一个是欧美式的资本主义,一个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这两者都不完全适合于印度的国情。在他看来,这两者各有缺点: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残酷,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社会主义社会提倡阶级斗争,经常用暴力解决社会问题,等等。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或“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就是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一种“中间道路”,力图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即把社会主义主张经济平等的特点和资本主义主张议会民主的特点融合在一个体系中。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他提出了“混合经济”的政策。这种政策既鼓励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既包含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因素,又包含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因素;试图把这些对立的因素调和在一起,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外交政策方面,尼赫鲁一直奉行一种独立的不结盟主义,他的这种政策也是力求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中,创立一个“第三区域”或“中间地带”,在对立的各方之间寻求调和,“在相互冲突的国家和意识形态之间充当桥梁和纽带。”

P20-21

序言

自古以来,南亚地区就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东西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交流的中间站。中国和南亚又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其直接交流的历史异常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当前,中国与南亚各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频繁,国家关系紧密、合作空前良好。中国与南亚各国的民间交往也空前活跃,经贸往来、旅游开发,前景广阔。我们需要彼此了解、加深友谊。因此,不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深入开展对南亚各国的研究都显得格外重要。

恰在此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决定出版一套“南亚研究丛书”,这是具有远见卓识之举。受出版社委托,由吾人出面组织这套丛书,不胜荣幸。吾人者,五人也,按印度的传统,可以叫作“般遮耶多”(Pancayata,今译潘查雅特),即五人会议或五人小组。由五人小组负责组织稿件、审查质量、决定取舍。

经与出版社协商,这套丛书拟出版两个系列:一是研究系列,二是翻译系列。吾人欢迎学风严谨、有独创性的研究专著和文集,也欢迎文笔流畅、具有出版价值的翻译作品。专著和译著的内容可以包括南亚学的方方面面,如历史、地理、宗教、哲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以及政治、经济,等等。

长河浩荡,不弃一涓一滴;高山嵬嵬,不遗一草一石;广厦千寻,有赖一砖一瓦。愿吾人的工作有助于我国南亚学研究的深入,增进国人对南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间的友谊。

有不足之处,还望读者指教。

“南亚研究丛书”编审五人小组

2014年10月28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