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著的《动物庄园》是一部杰出的寓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英格兰马诺尔庄园里的一次由猪领导的动物革命。动物们不堪庄园主的压榨,愤而反抗,赶跑了庄园里的人类,自此将庄园更名为“动物庄园”,施行动物自治。基于动物主义的原则,动物庄园颁布了七戒。然而,接下来庄园的发展并未如动物们所期望的那样和谐、共享自由与平等,权利和利益的冲突导致领导者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乃至流血冲突。其中一头猪被视为叛徒,遭到驱逐和各种栽赃;另一头猪凭借既得的权势和狗的支持,逐步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对动物们的统治日益严苛,对抗议者进行残忍的杀害,最终成为与人类毫无二致的统治者和剥削者,七戒被弃,动物庄园更名为原名。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狮子与独角兽》。
本书是中小学生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由权威语文教育专家全程指导,扫清阅读障碍,将全新的阅读理念融入本书中。
《动物庄园》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狮子与独角兽》是乔治·奥威尔的社会评论集,包括奥威尔回忆个人成长经历的散文和针对当时英国社会现象、政治问题的评论。这些文字以清晰优雅的表述、独特的思考和经得起锤炼的论证,成为英语政治写作文体的典范。其中一些文章的犀利和深刻与《动物农庄》《一九八四》如出一辙。
本书收录的就是上述两部作品。由刘益宏主编。
这天晚上,曼娜庄园主琼斯先生因为喝酒喝多了,他将鸡舍关上了,却忘了关牲口进出的小门洞。马灯在风中摇摆着,琼斯先生踏着晃荡的光芒一摇一晃地穿过院子。在路过后门口时,琼斯先生将自己的鞋子踢掉,之后他又去洗碗问将桶里的最后一瓶啤酒喝干。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才摸索着上床。此时床上传来琼斯太太惊天动地的鼾声。
当卧室的灯光熄灭之后,庄园里开始躁动起来。白天的时候,大家就得到消息:老麦哲(获得过“中等白鬃”奖的一头猪)在前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想说给大家听。所有动物决定,在琼斯先生离开之后,他们在大谷仓会面。虽然老麦哲在参展时用的名字是“威灵顿美人”,但大家都称呼他为老麦哲。他在庄园之中拥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大家都情愿牺牲一个小时的睡觉时间来听他讲话。
老麦哲坐在大谷仓的一个角落,那个地方是一个凸起的平台,上面用稻草铺好。在老麦哲的头顶有一盏马灯,灯光下,十二岁的老麦哲发福的样子一览无遗,不过他看上去还是很有威严的。虽然他有着长长的獠牙,但是他并不让人觉得害怕,从他面上透露出一种智慧和慈祥。
过了一会,所有的动物一一到来,他们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舒服姿势坐下。首先到的是布鲁贝尔、杰西和品彻,他们是三条狗。接下来的是猪,他们选择坐在讲台上的稻草上。鸡选择窝在窗台上,鸽子直接飞到屋椽上,羊和牛一边反刍着嘴里的食物,一边坐到了猪的后面。布克瑟和克莱弗是两匹拉车的马,他们是一起来的。他们走路的速度非常慢,每一步都非常轻,好像稻草里面藏着什么动物一样。克莱弗是一位母亲,她已是中年,身体有些发福。自从她生下第四胎之后,她的身材就再也没有恢复过了。布克瑟是一匹身材高大的公马,他大概有两米多高,看起来有两匹普通马加起来那么强壮。他鼻子上多出来的白色条纹让他看起来有些笨拙。虽然他并不是非常聪慧,但是他有着坚毅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这让他获得了一致好评和尊重。之后到达的是白山羊穆里尔和驴本杰明。本杰明是庄园中年纪最大的动物,他的脾气出了名的差。他几乎不开口说话,但一旦开口,就绝对没有什么好话。比如,他曾说上帝给了他赶苍蝇的尾巴,但是他却宁愿没有尾巴和苍蝇。在这个庄园的所有动物中,只有他从来没有笑过。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从来不笑时,他总是说并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笑。虽然他从未公开承认过他与布克瑟之问的关系不错,但大家都看得出他对布克瑟很热情。他们经常会在星期天的下午去果园后面的小牧场吃草,虽然他们从不说话。
在两匹马找到了地方卧下之后,一群小鸭子排着队走了进来,他们不久前才失去了母亲。鸭子们一边走一边发出微小的吱吱声,想要找到一个不被踩到的地方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后,克莱弗用她长长的前肢围了一个圈,将他们包围在里面。小鸭子很安逸地趴在里面,没过多久他们就舒服地睡着了。之后,白色母驴莫丽款款地走了进来,她看上去有些傻,平时是帮琼斯先生拉车。此时,她的嘴里还含着一块糖。她走到前面的一个位置,然后摆动着她白色的鬃毛,她想以此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让大家看到戴在前面的红绶带。来得最晚的是那只猫,她四处转悠着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最后她选择挤在布克瑟和克莱弗之问,也就是观众场地中间。不过,她一直在那发出心满意足的咕咕声,并没有听老麦哲说话。
所有的动物不包括那只被驯养的乌鸦摩西都到了场,此时摩西正在后门后面的一个架子上睡觉。老麦哲看到大家都来了,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
“同志们,你们认真听我说。我在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不过在讲这个梦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别的。同志们,我感觉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在我离开你们之前,我觉得我有必要告诉你们我所领悟到的一些哲理。大家都知道我已经活了很久了,我有很多时间独自在屋里思考问题。我想没有哪一个活着的动物对这个世界的生活本质的了解能比我多。这便是我今天想和你们说的。
P1-3
书路领航
作家生平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一九八四》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1903年乔治·奥威尔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于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乔治·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人“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创作背景
奥威尔写作《动物庄园》以及后来的《一九八四》并非偶然,1937年,他从西班牙内战战场归来,让他的写作有了新目标。奥威尔1936年底去西班牙参战,本来是为了保卫共和政府所代表的民主政体,却目睹了左派内部的生死斗争。奥威尔死里逃生从西班牙回来,对苏联所控制的西班牙共和派表面上代表进步、民主,却进行政治及人身迫害、思想控制的种种做法感到愤慨,后来也写了不少文章来揭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西方许多左翼知识分子对苏联抱以希望时,奥威尔通过自身经历以及对苏联的大清洗等一系列事件的了解,对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之本质有了自己的判断。以童话形式写成的《动物庄园》便是这种思想推动下的产物。
作品速览
《动物庄园》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狮子与独角兽》是乔治·奥威尔的社会评论集,包括奥威尔回忆个人成长经历的散文和针对当时英国社会现象、政治问题的评论。这些文字以清晰优雅的表述、独特的思考和经得起锤炼的论证,成为英语政治写作文体的典范。其中一些文章的犀利和深刻与《动物农庄》《一九八四》如出一辙。
文学特色
《动物庄园》采用荒诞的手法进行讽刺揭露,整个故事十分荒诞可笑,一群动物竟然具有人的智慧,将农庄的主人赶走,建立起了自己的庄园。这样荒诞不经的事情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而公猪拿破仑的杂乱统治,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混乱无章。里面的驴本杰明有点黑色幽默主人公的精神,它虽然很精明,能够看透农庄中的种种卑劣行为,可是他一直保持沉默,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其实他自己也明白,即使他采取行动也改变不了什么。荒诞的情节、荒诞的角色设置,使《动物庄园》充满荒诞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