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的带癌生存,患病期间几位亲人相继离去,惟顽强是不够的;记录分享治疗经历,解答病友问题,成为病友精神领袖,惟爱心是不够的。如此经历仍以乐观示人,以豁达处世,惟乐观是不够。这是一个教你坚强,让人温暖,使人感动的平凡故事。风吹海棠阵阵香著的《风舞胡杨》是一本打开就合不上的书。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读者,你会为她身体的病痛和内心的挣扎揪心落泪;你会为她的坚强乐观和坚韧执着感染;你会被贯穿始终的挚爱亲情、无悔爱情、真诚友情感动。如果你是一位甲癌患者或者正经受病痛折磨的人,则会从她分享的详尽的病史记录中找到捷径,看到希望,你从她的心路历程中体会相比常人更加深刻的人生真谛。
风吹海棠阵阵香著的《风舞胡杨》是一位甲状腺癌症患者患癌二十三年复发后与癌症抗争五年的一段心路历程。作者海棠于2010年发现甲状腺癌肺转移,成为高危晚期远端转移患者。患者在治疗期间发表的文章在天涯社区登上了头条。作者建立了多个千人的交流平台,与近万甲癌患者交流病情。在自己治疗当中,还给予了众多病友的帮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作者也完成了对自己病情的自救,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本书弘扬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向读者描述了作者不屈服命运、顽强与癌症抗争的曲折经历,以及作者与甲癌患者之间互相帮助形成共同抗癌的和谐群体的故事,同时也阐述了甲癌患者各种特殊的生活烦恼以及给予甲癌患者的日常治疗指导。在甲癌发病率日益提高的今天,此书的出版不仅对甲癌患者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给健康人以警醒与反思,使广大读者领略人生真谛,拥有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
人生的大拐弯
2010年之前的几年,我过的是一种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我在石家庄的一个文化事业单位上班,工作充实而忙碌。老公在河北省某高校机关工作。儿子健康、聪明,正在上小学。父母已经退休,正安度晚年。妹妹一家在深圳生活。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这段日子对我弥足珍贵。当时我正享受自己的快乐人生。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事业在发展,学习和工作让我非常充实。老公说他都能清楚地看到我的进步。当我正迈开脚步,充满信心,迎接自己三十四岁人生的时候,我的生活陡然翻篇了。
从2010年2月的这一天起,我的生活就像一匹飞驰的骏马突然跌落泥潭,瞬间连滚带翻,生活的节奏全乱了。
2010年年初,像往常一样忙碌的时候,我发现嗓子总是干痛,仿佛总是有根刺扎在喉咙里,经常深夜被扎醒。这个部位对我来说很敏感,想起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查了,该去检查一下了。
2010年2月4日就医时,医生看到我脖子有很多淋巴结,问我病史。我告诉他,我曾经患甲状腺结节,1987年在北京嘉禾医院做过手术,左侧甲状腺全切,右侧次全切,长期服用优甲乐。医生晾讶于我十一岁就做过手术,为了检查得更准确,让我做穿刺。穿刺结果显示有外癌细胞,说明癌症有了转移。同时做的甲状腺功能验血结果显示甲状腺球蛋白(TG)高达354.69ng/ml,确定为甲状腺癌。巧的是,这一天是世界癌症日。
检查结果是老公先拿回家的。我到家的时候,父母已经哭成泪人了。父母告诉我,1987年9月2日,在北京嘉禾医院做的那个手术,不是甲状腺结节,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父母怕告诉我真相我扛不住这巨在的压力,这么多年来就一直瞒着我,只告诉我是甲状腺结节。现在可以断定,癌症在二十三年后又复发了。
我1987年的手术病历一直都在北京嘉禾医院保存着,拿不出来。我父母甚至都没有关于我病情的一张卡片。这么多年,每次向父母提出看病历了解一下情况时,他们什么都无法拿给我,只是对我说说医生曾经说过的只言片语。这么多年来,我无法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很多事情,父母也说不清。手术后的十多年复查,父母从来都不让我去听。成年以后独自去医院复查时,也曾经问过医生,那个化验单子上的“CA”是什么意思,医生说你不用知道。我就是这样在大家善意的谎言里生活的。术后十年,医生给我父母的医嘱就是,这个病已经治愈,终生不会复发,只要按时吃药就行了。这也是我父母隐瞒我真实病情的原因。所以等我成年,自己去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的时候,医生问我病史,我都是说曾做过甲状腺结节手术。而术后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时候,所有的医生都只开甲状腺功能三项。甲状腺三项的结果都正常,从来都没有检查过TG——甲状腺球蛋白——这个监测甲癌的最重要指标。
现在当化验结果上面那不容置疑的“癌”字清清楚楚地摆在父母面前时,他们的情绪已经崩溃了,妈妈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再也止不住。他们深深自责对我这么多年的隐瞒,一直说如果早点儿告诉我,就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我觉得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因为这么多年来,每次谈到关于看病的话题时,父母的回答总是让我感觉有些神密。但是我从来没有仔细地研究过,更没想到会是癌。
1987年的往事又一次浮现在心头。就是这个一直被称为结节的手术,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的人生轨迹从此被改变。这么多年,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的生活,我一次又一次地要面对它带给我的种种不堪。我的人生注定与它纠缠不清。当我终于觉得可以适应这样的生活的时候,它又一次卷土重来,打乱了我的生活。
我在当时就能判断,这个病至少已经转移了两年,因为两年前我就为淋巴结看过医生,医生说,没事,观察吧。一种病任由其发展两年会是什么后果,可想而知。其实我还隐约地感到至少不会少于五年,因为这些淋巴结,很多很多年前就有了。P3-4
朋友,当你在深夜静静思索、回顾自己人生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会有几个重要的节点。在那样的一个重要时刻,你或者是遇到了一个人,或者是正在做一件事,一次考试,一次旅游,一场爱情,一段婚姻,也许仅仅是一个眼神、一句话,就是这些原本你很在意的或者你不经意的一个事件,就会让你的人生从此发生重大的改变。有可能由此点亮了你的人生,让你顿悟或者开始警醒,从此一路高歌,昂首阔步,迈向人生的下一个制高点。也有可能让你的人生从此像踏上了滑雪板,飞速疾驰,一路向下,而你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我人生的重要节点有两个:一个是1987年9月2日,一个是2010年3月8日。而这两个重要节点发生的事情,却是相同的——手术。
正是这样的两次手术,让我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从此以后,我的身体里就住进了一个魔鬼。而在第二次手术之后,我也有机会成为一种特殊的人——“绿光人”。我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放射性治疗——碘一131治疗,也叫同位素治疗。
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这样一段与魔共舞的人生,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有成为放射性绿光人的经历,我做梦都想乘时光机倒回去重新开始。可是,从哪里开始,我才会满意呢?人生不是做梦,也没有选择。我唯一能做的,只有接受,然后微笑,然后面对……
让我欣慰的是,在这段经历里,比起苦痛,我体会更多的是爱,满满的爱,各种各样的爱。写下这段经历,更多的是想记录下这些爱,因为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我的网名叫“风吹海棠阵阵香”,天涯社区的网友亲切地叫我“海棠”。“如果生命够长,就把这本书当作你此生的转折;如果生命太短,就把这本书当作你在此世的留念吧。”病友桑桑对我如是说。她给了我写下这些经历的一个理由和机会。
面对电脑,我微笑着,满含着希望,写下这些文字,与大家分享曾经走过的与众不同的和死神赛跑的经历。我要用生命唱首歌——一首发着绿光的歌,一首关于与魔鬼共舞的甲癌之歌。
读到这一页的时候,想必读者诸君已经对“海棠”的故事了然于胸了,想必此时的您也一定会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毫不情愿地承受着命运的不公和疾病的折磨;这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在已然度过的四十年生涯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病友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
人的命运,绝大多数时候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一定是自己可以把握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谁都无法回避。但走出一条什么样的人生轨迹,是每一个人必须直面和必须深入思考的哲学命题。
最早接触到出版本书这个事情,源于2015年夏和石家庄市图书馆董英明老师的一次交谈。董老师说她有个最好的朋友,想出一本书。这个朋友,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甲状腺癌。经过多年的治疗,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为了使同样遭受甲癌折磨的病友和家人,不再重走她走过的弯路,她以“风吹海棠阵阵香”的笔名,在博客上追述了曾经走过的求医问药之路和跌宕起伏的情感经历。令她感到吃惊的是,她的博文得到了几十万人的关注。大量的病友通过她的生存事迹,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也获得了大量急于得到的防病治病知识和技巧。海棠俨然成为一个圈内名人,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难以数计的好心人的关爱和帮助。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励志故事,也是一本防治甲癌的实用手册。我仔细询可了“海棠”的病情,并请董老师约“海棠”见上一面。
甫一见面,“海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微笑,一脸纯净得对现世毫无谴责的微笑。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多年饱受病魔纠缠的人。淡淡的话语,从容的姿态,让在场的人都十分敬仰。我也从心底萌生一种尊重和敬佩,不自觉地变成了她的粉丝,沉浸在她徐缓有致的讲述中。从“海棠”的讲述中,我得知现在罹患甲状腺癌的病人逐年增多,但大多数人缺乏求因司药的相关知识,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很多人还饱受着恐瞑、无助等精神困扰。“海棠”对生命的尊重,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对病友的无私付出,对获得病友关爱的感恩,本身传递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正能量。河北教育出版社,作为一个全国优秀出版社,有责任把海棠感人的故事和抗病体验讲给更多的人。
决定出版此书,便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工作。
“海棠”是石家庄市群艺馆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没有写作和出书经历。我们对稿件进行了初步审阅之后,请“海棠”按照正式出版要求对稿件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以使普通读者乐于阅读。2016年1月初,我们在《燕赵都市报》《河北青年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即通客户端等河北省会有影响力的媒体刊登书名征集启事,意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河北青年报》《石家庄日报》《燕赵晚报》还对“海棠”进行了专访,并用整版的篇幅对“海棠”的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
1月底,书名征集工作圆满完成,有近百名热心人士欣然参与。我们知道,精心而起的书名中,蕴含的是大家的敬佩、关爱与褒扬。按照约定,我们必须从中选出一个恰切的名字。比较多的意见倾向于“风吹海棠阵阵香”。我也很喜欢这个名字。宋代理学家刘子翠有《海棠花》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初种直教围野水,半开长是近清明。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烟脂画不成。诗老无心为题拂,至今惆怅似含情。”海棠虽长在寻常巷陌,但高雅芳洁,兼具梅柳风姿,扮美春天。面对劫难,百折不挠,令人赞叹。春风和煦,给海棠以温暖,其实是海棠阵阵之香不绝的源泉。与这个外表柔弱的女主人公的经历何其吻合。但我们寄希望于打造一本传播正能量的励志图书,这个名字稍显文弱。于是,另一个书名“生如胡杨”,走入视野。胡杨,乃不屈精神的化身。虽身处逆境,然巍然不倒,昂首一千年,挺立一千年,不朽一千年。三千年的顽强抗争,成就沙漠上最为迷人的风景。但此名略显干瘪,文学意味稍欠。于是,索性将风与胡杨联姻,再加上一个动感十足的“舞”字。“风舞胡杨”中蕴含着我们诸多的敬重、思索和愿望。我们敬重一个面对病魔如胡杨般尊重自身存在价值的人,希望这个人能够舞出人生最美的姿态,同时我们也不忘追寻这一切背后亲人们、病友们以及社会热心人士所付出的爱。正是这些无私的爱,如股股春风,吹散了“海棠”心中的阴霾,成就了“海棠”感人的传奇故事,也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尽的憧憬。
文章写到这里,我要说的话,已经基本表述完毕,但心中的期盼还远未结束:我们期盼,苍天能降好运予“海棠”,使她能够拥有一片彩虹;我们期盼,所有病友都能从“海棠”身上汲取力量,创造出海棠一样的生存奇迹;我们期望,所有健康人都能珍爱生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生机盎然。
写于2016年4月22日晨
(本文作者系河北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