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知识分子书系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王立铭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亮点推荐

吃.jpg

编辑推荐

2016中国好书入围,荣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

饶毅、徐小平、姬十三、马伯庸、陈宗周、纪中展诚挚推荐!

面对人云亦云的所谓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该相信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对“吃货”来说性命攸关、血肉相连的科学史实是什么?

有趣有料的科学故事让你亲身感受到科学的优美和科学的力量。

讲述我们身体里脂肪和糖的秘密以及关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的故事。趣谈人类代谢疾病背后的科学故事:我们是怎样慢慢理解身体里的脂肪到底有什么作用,脂肪的微妙平衡是如何被身体小心翼翼地维持,而它为什么又会像脱缰的野马般失去控制,导致各种痛苦的疾病。*后,我们又如何利用这些闪光的科学发现,来理解疾病、开发药物、保护我们的身体。

如果每天要问自己三个同样的问题,那一定是“这一顿该吃什么?”这件非常重要又充满乐趣的事情却并不简单。微妙的是,当现代人面对形形色色的食物,苦恼于该怎么做选择时,它们却已经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我们健康的敌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这些都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只有读懂了身体的运作机制,我们才有可能挑选出适合的饮食方式,吃得更好。在这本书中,一系列科学家前仆后继,只为理清脂肪、瘦素、糖和新陈代谢背后的故事。如果不单独提出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国内的年轻学者,你可能会被书中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带跑,以为作者就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由原点阅读出品。

原点阅读(The Origin)(微信号:ydreadtup),清华大学出版社旗下的图书品牌,秉承“科学,让个人更智慧,让社会更理性”的理念,致力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文化类图书的出版,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展现科学的真实、独立、智慧、多变、宽容、动人及迷人。

吃货的编辑推荐语里也加上获奖信息

编辑推荐

◆入围2016中国好书。

◆中国作者关于宇宙学的原创科普大作,带你真正进入迷人的宇宙学的世界。

◆生动流畅的语言远非那些译著所能比。让那些著名译作错误百出、味同嚼蜡的翻译见鬼去吧。

◆善用生动巧妙的类比,将艰深的理论用幽默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有关宇宙学的诸多话题:宇宙起源、引力波、相对论、黑洞、霍金辐射、红移、大爆炸、量子力学、对称破缺、暗物质、暗能量、平行宇宙、星系、标准模型和思想实验等。

◆探索时间本质和空间*前沿核心秘密,清晰记述大事件背后的科学历程,洞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

作者简介

王立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章鱼胺决定饥饿》获得2015年“菠萝科学奖”化学奖。的研究是“果蝇如何找吃的”。2011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论文奖获得者,2014 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5年获得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内容简介

食物空前丰富的工业社会,反而成了引发疾病的。当人们真正了解了王立铭所著的《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一书中讲述的这段历史和历史背后的故事,也可以从中获得科学方面的收获。

本书是以脂肪、糖和胆固醇代谢研究中重大发现为脉络,展示了这个领域的科学探索和发现、我们日常饮食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我们常见的一些药物如减肥药、他汀、胰岛素等药物的前世今生。作者以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把常人陌生的科学史娓娓道出,引人入胜,同时,对于公众了解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疾病也很有帮助。

目录

第一章|脂肪的秘密| 001

一 连体的老鼠| 003

二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011

三 魔法王子和瘦素蛋白| 016

四 重新认识你的脂肪| 026

第二章|脂肪过剩以后| 029

一 欲说还休肥胖症| 031

二 “悲欢浮沉减肥药”| 045

第三章|血管里的脂肪| 079

一 胆固醇的前世今生| 081

二 众里寻“他”:清扫血脂的攻防战| 112

三 老疾病的新战线| 139

第四章|甜蜜的疾病| 155

一 “血糖”与疾病| 157

二 胰岛素传奇| 174

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 213

图片来源| 241

参考文献| 249

后记| 255

精彩书摘

连体的老鼠

手术看起来成功了,科曼站起身来长舒了一口气,摘下手套擦擦额头的汗水。接下来就看小老鼠们术后恢复的情况了。

但接下来的几个月,两只老鼠的表现开始没完没了地折磨科曼先生。手术做得越来越干净漂亮。术后恢复期的糖鼠看起来也别无异状,还是没完没了地找吃的。可是相连的那只正常老鼠却似乎从来都不可能从手术中恢复。它一直病怏怏的,食欲也非常差。尽管科曼悉心照料,连体的正常老鼠还是接二连三地在术后一两个月的时间饿死,死的时候骨瘦如柴,惨不忍睹。

换句话说,实验的结果和科曼最初的设想完全相反。糖鼠没有减肥,反而是正常小鼠死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直到这年冬天的某一刻,奇思妙想开始光顾他了。 他开始有足够的信心认定自己的手术本身绝对不会出什么问题,那么他看到的现象,不管再离奇,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生物学解释。

自己原先的设想是,糖鼠因为缺了一种未知的减肥物质而发胖,一旦它从正常小鼠那里获得这种物质,就应该能够减肥才对。而他看到的现象和自己的设想完全相反,糖鼠没有减肥,反倒是正常老鼠给饿死了!那么会不会自己的设想从根儿上就错了?反倒是糖鼠体内多了一种食欲抑制因子?这样想,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连体的正常老鼠饿死了:因为通过手术,它一下子从连体的糖鼠获得了太多的食欲抑制因子!

但好像还是不对……如果真的如此的话,糖鼠因为带有大量的食物抑制因子,不光不该胖,还该骨瘦如柴才对啊。除非……除非糖鼠失去了感知和响应这种食欲抑制因子的能力!如果这样的话,再多的食欲抑制因子,也改变不了糖鼠的好胃口。而且事实上,基于在生物学中很常见的补偿机制,糖鼠缺乏了这种感知能力,反而会让身体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更多的这种食欲抑制因子。这种机制在我们的故事里还会反复地出现,说起来,有点像听力不好的人会习惯性地大嗓门说话,也像丢三落四的学生上考场经常会半强迫地多带几支笔。

好了,思维体操结束。科曼提出了一个新的、看起来很不错的假设:动物的血液里存在一种能够有效抑制食欲的因子。糖鼠缺乏感知这种物质的能力,从而导致暴饮暴食和严重肥胖。而这种物质一旦大量进入正常老鼠体内,就会严重影响食欲,甚至让老鼠活活饿死。同时,科曼还猜测,也许我们提到过的下丘脑正是负责感知和响应这种物质的。这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切除下丘脑会带来暴饮暴食的症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2: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