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为著的这本《诗思的文化格局--中国新诗的文化反思》是一部文艺学理论专著。重点探讨“诗”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倡导二者并举才符合现代文化与文明的大格局,指出当代诗歌需要的是以开放而健全的圆融心智,在上述二者诚恳而又睿智的平衡当中,去深刻地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文化本质。
| 书名 | 诗思的文化格局--中国新诗的文化反思 |
| 分类 | |
| 作者 | 张大为 |
| 出版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大为著的这本《诗思的文化格局--中国新诗的文化反思》是一部文艺学理论专著。重点探讨“诗”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倡导二者并举才符合现代文化与文明的大格局,指出当代诗歌需要的是以开放而健全的圆融心智,在上述二者诚恳而又睿智的平衡当中,去深刻地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文化本质。 目录 引言 通向诗歌的“文化”心智 上编 当代诗歌:文化品性与文化逻辑 第一章 当代诗歌:文化性状与文化承担 第一节 新诗经典化:后经典时代的文化建构 第二节 诗歌道德承担的四个层次 第三节 当代诗歌谱系中的“传统”话语 第四节 作为“历史”与“交流”范畴的“网络诗歌” 第五节 从“享受”到“接受”:诗歌本质的文化重构 第二章 当代诗歌:文化仪轨与文化修辞 第一节 时间深处的文化仪式:20世纪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 第二节 “身体”的意识形态:作为诗性书写意义机制的“身体写作” 第三节 走向“类”经验的处置与表达:“女性诗歌”写作悖论及其解决 第四节 历史断层中的文化修辞:文化视野中的“崛起”派批评 第三章 当代诗歌:文化机制与文化场域 第一节 先锋诗歌的文化秩序:后经典时代的疲惫与生机 第二节 大众化的诗性文化领地:古典诗意·消费行为·技术主义 第三节 诗歌的文化生产:现代体制下的“知识”教育 第四章 当代诗歌:文化意识与文化政治 第一节 “诗体”观念的超越与诗歌文化意识的重构 第二节 新诗“传统”的仪式化在场:生活世界的文化安顿 第三节 诗歌“标准”的重建:从“江湖化”到“政治化” 第五章 当代诗歌:文化主权与文化之战 第一节 走向一种肯定性的诗歌观念和文化主权 第二节 理论重建与诗歌文化主体性的重生 第三节 “伪问题”背后的“真场景”:无法还原的文化战场 第六章 当代诗歌:文化实质与文化实体 第一节 当下诗歌领域:破碎的文化实质性 第二节 文化:作为生活方式与诗歌写作方式 第三节 价值抉择与价值决断:诗歌文化实体性的核心 第七章 当代诗歌:文化信念与文化秩序 第一节 “中生代”的诗歌史意识:“反弥赛亚”的颓废与虚无 第二节 实证神话的超越与诗歌心智的开放:重新写入的神圣性 第三节 “他性”信念当中的诗歌文化秩序 下编 现代诗歌:文化传统与文化会通 第八章 现代诗歌:文化开拓与文化返魅 第一节 俞平伯早期的诗学理路 第二节 宗白华的新诗理论 第三节 “湖畔社”诗人的诗艺探索 第四节 穆木天与西方象征主义诗学 第九章 现代诗歌:文化原型与文化灵魂 第一节 艾青的现代诗人和诗艺范型意义 第二节 穆旦诗歌的主题原型 第三节 郑敏的“东方诗魂” 附录 理想国的秘密:《伊安》篇与柏拉图诗学 第一节 “词源学的经验主义”:形而上学的“诗学”起源 第二节 诗性意义的系统利用:形而上学巨型“隐喻”体系的锻造 第三节 灵感的“锁链”:形而上学理念大厦的意义结构模型 参考书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