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审判的法状况
01 转变期的日本法现状
(一) 自我理解和评价的变迁与混乱
(二) 外国人眼中的“日本法”
02 转变期的日本法现状
(一) 自我理解和评价的变迁与混乱
(二) 外国人眼中的“日本法”
03 作为背景的“法化”“非法化”讨论
(一) “法化”的三侧面与法的三类模型
(二) “非法化”及其三个应对战略
(三) 与德、美对比中看到的现代日本法状况
04 对现代法的立场和民事诉讼的地位
(一) 相互主体立场与对话合理性标准的法的“制度化”
(二) 民事诉讼在讨论与交涉论坛中的地位
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地位与特质
01 民事纠纷解决体系的多元化
(一) 替代性纠纷解决程序评价的变迁
(二) 多元纠纷解决体系的整体构造与运行条件
02 “第三波”理论的批判性探讨
(一) 引言
(二) 基本立场与关注点
(三) 民事诉讼的特质与功能
(四) 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诉讼的定位
(五) 融合判决与和解的一元论的提倡
(六) 辩论兼和解(和解兼辩论)的评价
(七) 现代型诉讼的应对
(八) 结论
第三章 民事诉讼与纠纷解决功能——民事司法改革的背景及其射程
01 民事司法改革的意义
(一) 民事司法改革的正式展开
(二) 改革背景与问题所在
02 社会的“法化”与民事诉讼
(一) 由民事诉讼对社会“法化”的应对
(二) 作为多种法制度应对环节之一的民事诉讼
03 围绕改革的原理争点的对立结构
(一) 诉讼在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地位
(二) 判决中心型诉讼模式的制约与局限
(三) ADR支持论的多样性
(四) 主要的ADR批判论
04 民事诉讼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一) 诉讼上的和解的定位
(二) 法官与律师作用的变化
(三) 法制度设计的理想方案
05 结语——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现代型诉讼与政策形成
01 诉讼功能的扩大
(一) 现代型诉讼的背景与特征
(二) 讨论争点与对立状况
02 判例的法创造及其正统性
(一) 判例的实务及理论动向
(二) 判例的法创造的正统性
03 诉讼程序过程的功能
(一) 审判的正统性与程序保障
(二) 程序过程的特有功能
04 诉讼的政策形成功能
(一) 诉讼的多重影响与法律学的视角
(二) 权利生成与诉讼的作用
05 诉讼功能扩大的方向与界限
事项与人名索引
后记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