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鱼的叫喊(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缪克构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捉海

1

我的老家在浙南的东塘脚下。在我祖父小时候,那里还是一片海。到了我父亲青年时代,他要赶到几里地外的海滩去晒盐——陆地其实已经像手掌一样伸出去了。而在我的少年时代,陆地又往外伸出了一里多。等到我儿子出生的时候,再往外,一个四万亩大的海涂围垦项目即将合龙,围堤外仍是一片汪洋,围堤内,一个叫“台北小镇”的新区即将拔地而起……

故乡人习惯把到海里捕捞鱼虾叫作“捉海”。将生计喊得如此“海量”,大概是一代代人在此繁衍生息,日益庞大,早就有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气概。其实,相比于他们一日日捉回海中生物果腹谋生,他们一寸寸捉回海中土地,这样的生存需求和胆略,才真正让人感慨万千。

沧海变桑田,情形确实已经大不同了,“精卫填海”的古老方式,早已经不是神话。站在海边可以看到,先进的绞吸船,将海底的淤泥搅拌吸附上来,一根连着一根的大水管将黑色的泥浆排向吹填区,在空中划出一道浩浩荡荡的弧线,据说,一个小时可以吹泥三千五百立方米,相比之前用宕渣填海,不仅成本低了,速度也不知加快了多少。从堤岸望去,让人叹为观止。

2

人类对大海的捕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疯狂。 一

我翻阅了《浙江省区域地质志》,据记载,故乡的滩涂围垦始于汉代,唐、宋、明、清时期,前后共修建了四条海塘线,也就是说海岸线向外迁移了四次,平均二百八十二年一次。《平阳县志》上则这样写道:“自宋至民国的八百余年,沿海地区曾有几次较大规模的海岸线外移,年均外移二点七五米。”“1949年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向外围垦一次,但滩涂每年只不过向外延伸二十至三十米。”而到了2012年,主堤十三公里长、面积达四万余亩的海涂围垦项目,开工建设不到四年的时间,围区面积就全线合龙了。

与之相应的,大概是人类对大海的捕捉,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

开始时是异常艰难的。远的不说,就从这半个多世纪来看,故乡人从大海中夺地,不但要付出血与汗的代价,而且常常以失败告终。同样是县志上的记载,从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的三十多年间,政府曾组织农民先后五次筑堤造地。“1955年,全乡劳力投入海涂围垦工程,历时一个冬春,工程被1956年汛期冲毁”;“1958年,历经一个冬春,筑堤二千七百余米,1959年汛期,土堤全线被潮水冲垮。”“1973年第四次计划围垦四千亩,已筑四万土方被潮水冲刷无踪。”“第五次,1984年9月开始围垦工程,至1988年7月竣工,工程期达四年,围垦面积八百亩,由于受1990年台风暴雨袭击,建成的围垦工程被全线冲毁。”五次围垦“捉海”,唯一成功的是第三次。1963年,也许是老天眷顾,成功围垦三千二百亩地,但付出也是十分惊人,“总投资八十八点四八万元、总投工三十余万工,分段分块突击施工”。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亲眼目睹这些工程浩大和艰辛的场面。但是,从“全乡劳力投入”、“分段分块突击施工”这样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中,可以体会那是怎样一幅画卷。大海无常,且故乡常遇台风,当辛辛苦苦筑起的堤坝在暴雨和惊涛中被冲毁,无能为力的乡民们是何等的痛苦和失望!P17-20

后记

这是一本关于故乡和故人、行走与幽思,以及诗歌和诗人的小书。

这些年,我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故乡却越来越频繁地来到我的梦乡。常常是梦中醒来,不知此地他乡。在小说和诗歌中,她是如此虚幻和美丽;在散文中,恰恰相反,这般真切和焦灼。这是一个远去和消失了的故乡。真实的故乡存在于别离中,那些审视、留恋和厌倦,都在脚步抬离的瞬间开始纠缠。当我不断抛弃故乡,逐渐被教育成一个异乡人的时候,故乡也在不断地拒绝我,有时候我甚至绝望地想到,她的脚步那么快,即便我幡然醒悟,她也决计不会停下来等一等我了。

说到行走,我去过的地方大约也不能算是太少,但存留的文字屈指可数。确实,并没有那么多可写的东西。东游西荡,或者静心闲坐,是我渐入中年时神往的状态。年少时彻夜读书、勤奋写作的那个人似乎已全然不见了。写得越来越少,想得却越来越多;想了些什么,竞一片空白。我唯一深信不疑的是:终究有一天,它们会从白纸上冒出来。

关于诗歌,收入本集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作为一个人而生,作为一个诗人而写作》,已经把我想说的话都讲清楚了。事实上,诗意地栖居,才是我最愿守望的生活。

不能不说,生活的脚步是过快了,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刚过不惑之年的“青年”,也常常觉得刚刚过去的那些年已遥远得不可触摸。因此,当我翻看这本集子中过去十年来写就的短小篇什,仿佛也感觉不到那里面是真实的自我了。可见,留下一些文字是多么重要,它记录的个人史,大约也可以作为一个隆隆推进的大时代的小小见证吧。

2016年5月20日 浮庐

目录

辑一

 黄鱼的叫喊

 捉海

 活在民间

 后悔录

 愧对猫

 望乡

 温暖十章

辑二

 观我

 沉重的肉身

 鱼和树

 一个环保主义者的印记

 无梦到廊桥

 相遇

 浮庐笔记

辑三

 书香依旧怀辛笛

 行人在秋风中远了

——五卷本《辛笛集》编后记 

 三诗人

——宫玺、姜金城、季振邦诗歌谈片

 命运或孤独的生涯

——读张烨诗集《隔着时空凝望》

 诗歌在生活中都有住所

——读奚密女士的《诗生活》

 回到读者

——读张新颖选编的《中国新诗:1916-2000》

 夏雨诗歌

 诗歌生态恶化是谁惹的祸

 把诗歌当药?

 诗 内心 抒晴

 作为一个人而生,作为一个诗人而写作

后记

内容推荐

《黄鱼的叫喊(精)》收录了作者缪克构近年来发表于各大报刊的作品,如《黄鱼的叫喊》、《活在民间》、《沉重的肉身》、《书香依旧怀辛笛》、《诗歌生态恶化是谁惹的祸》等。

编辑推荐

《黄鱼的叫喊(精)》作者缪克构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报人。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各大报刊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被选入年度散文精选以及各类选刊及文摘。这是一本关于故乡和故人、行走与幽思,以及诗歌和诗人的小书。它记录的个人史,大约也可以作为一个隆隆推进的大时代的小小见证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