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立马长平(白起)/跨度传记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嵩阳云树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东周的后半期,但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期已经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的无数次兼并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嵩阳云树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立马长平(白起)》,采用章回体,共32回,正是为了详尽展示这一时代的台前幕后,人谋鬼手。

内容推荐

《立马长平(白起)》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长平之战,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战国时代的缩影。嵩阳云树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立马长平(白起)》,采用章回体,共32回,正是为了详尽展示这一时代的台前幕后,人谋鬼手。书中情节基于史实,出于经营;人物大体秉承史实,虽不多,但亦有虚构,比如白起帐下谋士卫谟、冯亭的儿子冯立等。古今多少事,所以有笑谈,是因为我们的心中到底有英雄,有历史。《立马长平(白起)》便是作者心中的英雄与历史。

目录

第一回 运筹策远交近攻定密计志在图远

第二回 暗角力范雎进谗拢人心秦王赐婚

第三回 入秦国荀况观政慕新风李斯动心

第四回 会远客范雎伏底解暗语白起点将

第五回 韩非子献策遭拒阳城君誓挽狂澜

第六回 韩常智激平原君触龙巧说惠文后

第七回 一个老谋深算一个见招拆招

第八回 卫谟妙手诓魏王唐雎机缘识赵括

第九回 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剑拔弩张虚惊一场

第十回 临终遗言老父识子瞻前顾后魏王退盟

第十一回 染沉疴楚王思子惊遇刺毛遂定盟

第十二回 昭子做局楚王气死范雎暗助熊完践祚

第十三回 以身试法郑安平忠诚无二靳太守

第十四回 耿冯亭临危受命倔靳蛀以死报国

第十五回 蔺老臣慨然赴死平阳君苦心枉然

第十六回 天马俊足赵括试锋心有不安赵胜揽权

第十七回 王龅势如破竹廉颇步步为营

第十八回 秦军兵临丹河冯亭计挫强敌

第十九回 步步紧逼王龅遭挫求仁得仁冯亭战死

第二十回 郑朱人秦范雎暗喜楚魏上当赵王失计

第二十一回 胸无丘壑郑朱遭欺声色不动范雎设局

第二十二回 奇货可居不韦下注主少国疑赵胜忧心

第二十三回 僵持丹河王龅束手柳暗花明范雎出招

第二十四回 计中计不韦输诚谍中谍赵人落套

第二十五回 赵王拒谏用赵括秦王倾心委白起

第二十六回 武安君铁腕治下马服君冷眼挑战

第二十七回 针尖对麦芒鬼手对神工

第二十八回 鏖战空仓岭决胜光狼城

第二十九回 用奇兵杀机四伏斩爱将釜底抽薪

第三十回 赵括失机陷重围列国袖手壁上观

第三十一回 两军交锋血与火形势渐朗智与谋

第三十二回 战长平赵括完败矜功劳白起遗祸

试读章节

大谒者高法终于盼到并且听到了雪莲花般的马蹄声,紧绷的脸庞总算挤出了一点笑容,仿佛阳光努力透过云层,想给人间一点颜色一样。远处那匹黑色的骏马果然不负重托地急驰而来,瞧那行进的速度,简直就是一道无法无天的闪电。

高法紧下几步台阶,扯着嗓门喊:“您总算来啦——”尾音悠长得就像排空而上的雁阵,然而话音未落,马背上那个全副戎装的将军却已近抵跟前,随即翻身下马。只见将军模样的人,头戴鹖冠,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细甲衣,下身着长裤,裤口紧束足腕,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整个打扮线条流畅,干净利落。将军中等个,身体粗壮,长形面庞,一副八字大胡子,端的就是威风凛凛,说一不二,准是大将无疑了。

年轻的王宫侍卫麻利地接过缰绳,不停地把那匹马来端详。确是好马,马头高仰,棱骨分明,肉少;颈浑圆而长,挺胸,广膺,大腿宽厚,这些都是耐久善走的象征。“好马。”他拍着马脖子说。

高法拉着白起就走:“大王催过几次了。”

将军嘀咕了一个理由。“您的佩剑?”年轻的侍卫没有忘记他的职责。

侍卫啪的一声接住将军解下的佩剑。那两人一前一后,消失在金碧辉煌而又戒备森严的宫殿群里。

“他就是武安君白起!”年长的侍卫努努嘴道。年轻的侍卫如梦方醒,一时不知所措。他努力反省刚刚有没有怠慢这位名将的地方。“我、我下了他的剑。”他有些结巴。“任何人不得剑履上殿,这是规定,你做得没错。”年长的侍卫安慰道。

“他就是武安君白……大将军。”他对着那个背影念叨道。这个刚入伍不久的年轻人,有足够的理由对威震寰宇的白大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他太厉害了,在任何人的眼里都意味着成功与榜样。他出身寒门,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魔术般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且屡为国家建立殊勋。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出任左庶长,这个职位只有获得秦王充分信任的人才能担任,也就是说,获得这个职位的人必须是秦王的亲信。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就担任过这个职位,后来商鞅和白起都担任了大良造。这说明秦昭襄王对白起的赏识与信任,不亚于秦孝公对商鞅。白起亦不负众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他打残楚国,占领历史悠久的郢都,成就了他人生的阶段性巅峰。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7年),白起众望所归地成为武安君。

“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是为‘武安’。武安君一出现,看来又有大仗要打了。”年长的侍卫说,语气肯定得就像胜利在望。然而他的估计是不错的,此时,一场高级别的御前会议,正在咸阳宫举行。

白起瞄了一眼御座之上的秦昭襄王(以下称秦王),依然是他喜戴的冲天高冠,左手支颐,右手执策放在胸前,宽大的袖子恰好盖住大半个身子,再加上眯着眼,以致给人的印象是他似乎连漂亮的络腮胡子都在打盹。事实上,这是他认真听汇报的惯常姿势。高法在他的耳边嘀咕了两句,秦王欠起身子,朝白起的方向看过来,并且点了下头。

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白起的眼帘,他们皆是大秦国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此刻,正在发言的是丞相范雎:

“……所以说,全面与山东六国开战,显然大不明智。为今之计,莫若联合齐、燕、楚,蚕食韩、赵、魏,一旦我们夺得中原腹地,就如扼住了蛇之七寸,六国再想搞什么合纵来抗衡吾国,也是难了。”

又在兜售他的“远交近攻”策略,白起在心里嘀咕。

国正监嬴池,史上亦称公子嬴池,秦昭襄王的兄长,王室宗族的代表性人物。国正监,职掌监察事项的大臣,几乎无事不涉,权势颇重。嬴池道:“韩国是我们的最近邻,其国土呈南北走向,形状就像个大南瓜。黄河以北的国土就如瓜蒂,其南则是瓜身了。而瓜蒂部分便是形势险要的上党地区,居太行山之巅,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是时候了,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地方。”

“武安君意下如何?”秦王问道。大家这才注意到这位战神已经来了,于是齐刷刷将目光转向他。

“回禀大王,”白起道,他总是这样声音低沉,不紧不慢,朝堂对策是这样,大敌当前也这样,“末将以为,国正监大人所言极是。从军事的角度看,上党地区眼下恰成为一个孤悬的突出部,其东是难以逾越的太行山脉,北面为赵国所阻断,而其南面根部早已为我军所蚕食,只要沿‘刑丘——怀邑’一线向东再发动一次攻击,我军前锋即可推进至太行山麓。这意味着上党地区将被彻底切断与韩国本部的一切联系,而成为一块任我宰割的飞地。”

白起留心观察众人的反应,国正监嬴池并不因为白起的支持而略假颜色,秦王捋着胡须重回半梦半醒之间,而丞相范雎满月般的脸庞,近来又益发丰满了。于是总结道:“攻占上党地区,意义非凡:东向,可以直接威胁赵都邯郸;南向,则兵胁韩、魏。”

不愧是战神,条分缕析而又能击中要害,范雎在心里想,得想办法约束他了。

将军王龁请求发言,他附议了白起的意见。

秦王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扫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人群,他在等待补充意见。嬴池接着分析了韩国国内的政治情况:“韩国的地理位置就如水中孤岛,典型的四面受敌之地。之前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卒助我,然而当看到我军战事不利时,则又投靠了楚国。‘不固信盟,唯便是从’,是韩国这些年奉行不二的墙头草法则,看似明智实则愚蠢,因为他没有固定的盟友,也就没有铁杆盟友。再者,韩国国势江河日下,今非昔比,韩桓惠王(以下简称韩王)在位日浅,威信不立,纵他克勤克俭,无奈那些老油条大臣是不会听他的。所以,只要我们稍作努力……”说这话时,嬴池看了看白起和王龁,仿佛千斤重担就此空降在他们身上,“不怕他不就范。”P1-4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