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刑事法评论(35规范论的犯罪论)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兴良主编的《刑事法评论(规范论的犯罪论35)》核心主题涉及刑法中的前沿问题——刑法中的规范论与存在论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规范论的犯罪论”是本书的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本书集合了国内刑法学术界多种观点,并介绍了德国在相关方面的多篇前沿性文章。本书论述主题集中,逻辑清晰,行文层次分明,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都经过了充分的论证与推理,其中不乏引入其他科学领域的论证方法,使结论更加富有说服力。

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1)

理论前沿

 法学家法与创造论证性的刑法解释/姜涛

一、面对双重危机的深思

二、法学学说:定义、定位与知识属性

三、法创造与正确性:当代刑法解释学中的论证规则

四、法学学说对刑法解释的影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展开

五、法学通说:刑法解释的“隐性法源”

六、简单的结论

 刑法规范二重性序论/茹士春

一、刑法规范二重性的理论沿革

二、刑法规范二重性的含义限定

三、刑法规范的指引对象:一般人与裁判者

四、什么是行为规范

五、什么是裁判规范

 风险刑法理论之辨正/徐万龙

引言

一、风险刑法理论的逻辑主线——历史描述与历史解释

二、现代性视域下的风险社会理论

三、现代性困境对风险概念的锚定

四、风险规制的刑法困境

五、余论:法社会学研究方法之意义

不作为犯研究

 规范性的事实支配与不真正不作为犯——基于对三种不作为犯理论的批判性思考/孙立红

一、不作为的行为支配:能够完全根据事实进行支配吗?

二、义务犯理论下的不作为犯:义务是绝对的负担吗?

三、双重结构下的不作为正犯标准:扩张的义务犯论

四、本文的立场:规范性的事实支配

 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规范论属性:一个视角的转换/赵希

一、对传统视角的辨析

二、存在论与规范论的视角

三、不作为规范论视角的引入

四、作为义务论的规范论分析

 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客观归责/陈逸群

一、引言

二、作为义务论对确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意义及其困境

三、通过客观归责实现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归责

四、客观归责之于不作为犯的方法论意义

组织支配理论研究

 关于组织支配的最新研讨/〔德〕克劳斯·罗克辛赵晨光译

一、导论

二、国内法秩序中的组织支配

三、国际刑法中的组织支配

四、对组织支配的反对意见

五、用于取代组织支配的备选方案

六、组织支配的具体问题

 组织犯刑事责任构造之探讨/李权

一、问题提出:个人责任的再突破?

二、概念形塑:规范与政策的双重面向

三、体系栖身:组织犯归责构造之探讨

四、本土构造:论域的中国路径

不能犯研究

 不能未遂的可罚性/罗可辛文张志钢译

一、导言

二、不能未遂原则上的应罚性

三、无危险的未遂原则上欠缺应罚性

四、无危险的犯罪目标设定的三种形式

 不能犯的立场选择与证成——客观危险说之提倡/贾学胜

一、我国的不能犯理论之现状

二、主观主义诸观点应予摒弃

三、具体危险说之辩驳——与周光权教授商榷

四、客观危险说之证成

五、结论

域外视域

 作为调节性观念的敌人刑法/〔德〕StefaSchick文谭淦译

一、作为事实的敌人刑法

二、作为规范概念的敌人刑法

 论德国对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艾明

一、德国对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规制

二、德国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司法规制

三、德国规制技术侦查措施的特点

 盗窃罪中的占有——以德日比较为视角的考察/徐凌波

一、事实占有概念:占有的主观化

二、社会—规范的占有概念:占有的规范化

三、权利的占有:占有的抽象化?

四、结语

域外传译

 最近几代人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教义学进步?——评刑法中不法与责任的区分/〔德〕米夏埃尔·帕夫利克文陈璇译

一、引言

二、对不法与责任区分根据的反思

三、不法与责任不可分离论的证成

四、余论

 什么是证据法?/〔英〕威廉·特文宁著吴洪淇译

一、引言

二、背景

三、“证据法”的塞耶式观点

四、古老也奶酪与柴郡猫:夸大重要性之主张

五、结论

刑法与文学

 “亲密敌人”与“快乐伴侣”——文学作为刑法学研究工具之可能性探讨/刘春园

一、行走着的歌:文学对刑法思想发展脉络的完美诠释

二、亲密敌人:刑法学的“傲慢”与文学的“偏见”

三、快乐伴侣:刑法学与文学之琴瑟和谐

四、结语

专题研究

 民国时期的共同过失犯罪立法史考察/李世阳

一、引言

二、《暂行新刑律》中的共同过失犯罪考察

三、《旧刑法》中的共同过失犯罪考察

四、《新刑法》中是否存在过失共同正犯

五、结论

 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法律拟制梳理与评析/李振林

一、法律拟制的概念及特征辨析

二、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法律拟制规定

 多元视域下的刑事司法与民意/徐光华

一、民众的认知现状与法律信仰

二、媒体对刑事个案报道的现状

三、刑事司法对民意的回应

四、启示

 三元整合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的理论基础/黄华生

一、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理论基础之学说述评

二、我国现行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实践所奉行的理论基础

 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与刑罚的人道化——老人死刑适用限制的批判性分析/陈金林

一、问题的提出

二、老年罪犯的责任填补与死刑适用限制

三、老年罪犯的预防必要性与死刑适用限制

四、刑罚人道化进程的理性化

五、结论

 冷漠即是残忍——论不救助入罪的正当性/骆正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不救助罪及其构成要件

三、不救助行为的伤害性

四、从一般行为自由看不救助罪

五、不救助罪在我国刑法中的定位

 故意杀人罪中的“手段残忍”研究/孙智超

一、问题导入

二、研究现状

三、故意杀人罪中手段残忍的内涵分析

四、手段残忍与故意杀人罪的刑罚裁量

五、结论

 刑事和解程序中“从宽处罚”之解析与适用/张继钢

一、刑事和解程序概述

二、刑事和解程序中“从宽处罚”解析

三、刑事和解程序中“从宽处罚”适用

四、结语

 内心确信的认知责任/李昌盛

一、证明标准的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

二、裁判者认知责任的伦理和法理基础

三、信念的形成符合认知规范

四、信念的形成符合认知美德

五、违反认知义务的归责和追责

六、结语

 当前暴恐犯罪的特点分析和态势评估/王政勋

一、引言

二、资料和方法

三、暴恐犯罪的特点

四、暴恐犯罪的态势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23: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