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春天
四年级第一学期
春风告诉我,春天来了。可春天在哪里呢?
春姑娘悄无声息地来到了蜿蜒无尽的森林里。她唤醒了小草,吵醒了野花,又为路旁的树枝穿上了嫩绿的新衣。远处,嫩绿的草,斑斓的花交织在一起,像一个大大的调色盘,尽情展示着春天的色彩,又像一个个春天的信号灯,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近处,历经风雪的钻天杨,没有被严寒击垮,披着绿色的铠甲,挺拔地直立在树林中,那“威武不能屈”的气势,多像是春天卫士呀!
春雨小姐也不甘示弱,她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交流专家。你瞧,春雨小姐来到了田野里,“沙沙沙,沙沙沙”,她对小青蛙说“起床了!起床了!春天来了”;春雨小姐又来到了果园里,“沙沙沙,沙沙沙”,她对果树说“多喝些水吧,快快长大”;春雨小姐还来到了校园里,“沙沙沙,沙沙沙”,她对小朋友说“春天的旋律多么动听呀,大家快快来玩吧!”绵绵的春雨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为春天带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春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能化腐朽为生命,让所有的植物焕发出新的生机;春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无处不在,拂过世界的角角落落,让所有的动物都苏醒了过来,生命的力量都回到了它们的身体中;春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让人们绽开了笑颜,人们脱去沉重的棉袄,轻装出发,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美丽的春光,稍纵即逝,我想把她好好留住,让我们一起寻觅春天的足迹,捕捉春天的色彩,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尽情畅游吧!
巴厘岛之旅——奇妙的蓝梦岛
四年级第一学期
今天是我们来巴厘岛的第四天,一大早,我们乘风破浪来到了海水湛蓝的蓝梦岛。
还没登上蓝梦岛,我就被海上一大片的树林吸引了。从远处望去,树林就像一段长长的锦缎,铺在海面上。爸爸告诉我,这片树林叫红树林。下了大船,我们便乘着小船向红树林深处前进。那些树的根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整片树林犹如一片火海,在微风中熊熊燃烧,我们的小船在红树林中穿梭着,就像鱼儿在荷叶游动,好玩极了!
游完红树林,我们又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大海。我们一家划着一条独木舟朝着浅滩出发了。划船过程中,我和妈妈因为不会划船,所以战战兢兢地不敢动,后来经过爸爸的一番指导,我俩才尝试着慢慢前进。我坐在船头,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大海,看着海水从身边缓缓流过,感觉无比的惬意。突然,我看见不远处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在水中慢慢地向前爬,便让爸爸把船划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海星,我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并大声叫了起来:“大家快来看,海星!海星!”一上午我们找到了好多海星,但最后我们都把它们放回了大海。
下午导游还带我们去体验了惊险刺激的浮潜。下水前,我内心有点恐惧,既害怕沉入水中,又担心遇到鲨鱼。后来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壮起胆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勇敢地下海了。海底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一大片五颜六色的珊瑚,在水中懒洋洋地睡着;千奇百怪的海藻,正伸展着妖娆的身姿;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我眼皮底下自由地游来游去,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此时,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条小鱼,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尽情地畅游。
美妙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天的旅程很快结束了,我多么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来蓝梦岛游玩!
P24-226
少年写作的意义
这些年,偶有参与一些少年写作方面的评奖活动,少年朋友们酣畅舒展的表达才能和富于潜力的写作才华,常常令我印象深刻。我有时也会想,我们之所以对这些有时也不无青涩的文字赞誉有加,多少是因为它们的作者还是成长中的孩子。其评判与一般的文学批评并非依循同样的标准。但我同时也以为.少年写作和发表的意义,原本就有别于一般的文学,在这里。我们更看重的是一个孩子如何在向身边的阔大世界和广袤生活打开感官的过程中,学着用文字捕获自己的生活印迹,搭建自己的精神屋宇。屋宇虽不甚大,印迹也尚浅稚,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单纯生活、认真忙碌的年少个体身上的丰沛心力与蓬勃意气。这是他们的文字常令我怦然心动的最重要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少年们的写作令我们更多地回忆起文学诞生的初始价值和意义。想象古老的年代。人类从暗黑的丛林里艰难求取一餐一饮的生存权利,却不能满足于一种仅仅食饱衣暖的生活,而是还想找寻一种方式,来探询、诉说身体里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冲动。文学正是诞生于这一人性的基本冲动之下。从最初因欢乐或痛苦而发出的自然吁叹,到今天无比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思想的表达,“人”之一字所包含的风云起涌、波澜伏动的生命内容,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淋漓的探究与展示。毋宁说,文学亦是人自身的一种构建之道,经由它,人的内涵被大大地发掘出来和充实起来。对少年朋友来说,走进文学世界的最大意义。正在于运用人类语言特殊的表达力量,来观察、勘探、整理、发掘那看似不起眼的小孩的日常生活与生命的丰盈内涵,并从这样的表达和书写里,逐渐建构起关于自我、世界、生活、生命之意义的体验和认知。
收入这套丛书的十一册浙江中小学生的作品集,即是这样一种意义建构的探寻和展示。这些作品大多叙写童年成长生活的涓滴细流,虽则微小平凡,却也立体而丰饶。或许,再没有其他文字能像一个少年的文字那样清澈透明地映现出他自己最真实的世界,包括它的浅拙与青涩,也包括它带给我们的种种意外和惊叹。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仿佛重历了世界与个体的最初相遇,那种难以被复制的真诚的单纯和天然的稚趣,读来自有其动人的力量。我想,对于它们的作者而言,这些文字无疑也提供了关于成长的珍贵纪念。
同样是回到文学的源头,有一点伴随着文学诞生而来的对这种语言艺术的根本要求,尤其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说来简单,这个要求就是,文学首先应是个体真挚情感的表达,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若不是有不得不说的情思,人又何必在生计实务的各种奔忙中以此“虚务”烦劳自己?因此,如果把文学比作一棵大树,情是本根,言乃枝冠,无枝冠则本根之力无由显现.无本根则枝冠之华无所支撑。与此相应,作文之始,当先有真情实感抒发的冲动,再依此渐渐寻找生动、新鲜乃至奇妙的表达,切忌一上来就大工辞藻,空洞抒怀。
遗憾的是,这个要求在今天的文学技能教学,尤其是学校作文教学中,有时容易被更显而易见、易于操作的修辞之术所掩盖。这些年,我每读到少年朋友自抒真情、实叙真事的作文。哪怕语言再简朴平实,读来也觉甘美非常。反之,如果表情述意的内容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内心,而是勉强铺排应景文字,语言上的异常雕琢反令文章的面目变得大不亲切,缺乏温度。年少时代,正如文学初生之时,情感和语言都是最清澈的状态,这种清澈赋予少年的感觉及其语言表达以独一无二的美感。我愿所有对写作感兴趣的少年朋友们都能从这样的清澈里扎实起步,逐渐走向本根深固的繁花满目。
2017年10月27日于丽泽湖畔
夏风轻扬,带着青草微微的甘味,轻轻掠过眉梢,向前方疾驰而去。
这个夏天,氤氲在多雨的时光里,天地间仿佛染开了一幅禅意山水。
溽暑蒸人,蝉鸣阵阵中,我们迎来了叶子诗缘著的这本小清新的《四季的风》。
4个孩子,尽情地抒写着他们的文学梦想,用手中的笔,笃定地一笔一画地描绘着,关于童年,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和未来,关于欢笑和热泪的一个个小故事。
他们轻盈的文字,是四季跃动的精灵。
袁缘的灵动,恍若春日林间的风,拂过我们的心间,顿时盛开了千朵万朵的灿烂;诗怡的奔放,好像夏日巷子里的旋风,穿过窄窄的巷道,到处响起银铃般的笑声;小叶的恬静,如同秋日枝头的风,温柔地抚慰着树梢的叶子,托着它们轻轻地降落在地面;子谦的飒爽,仿佛冬日雪山上的风,迅疾地刮过峰顶,给冰冻的世界捎来春天的口信。
他们的文字,恍若微风,吹开了冰冻的层峦,以百变多彩的面貌,轻轻地叩开世界的大门,温暖地问候着每一个生灵:
嘿,你好,世界,我们来了!
那么多优美的文章,那么多成熟而又充满稚气的语言。在文学的天地里他们尽情驰骋,在文学的天地他们用自己的文笔尽情讴歌。
海飞主编的《浙江少年文学新星丛书》共十一卷,作者既有初高中生,也有小学生。每篇文章都是经过他们的精心挑选和剪裁的。
叶子诗缘著的《四季的风》为该丛书的其中一个,由四个小学五年级学生所创作。该合集记录了小作者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和每次进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