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雕光刻影(皮影雕刻巨匠汪天稳)/并行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明楠,刘经纬编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皮影戏如今已没有演出的社会空间,荒废已久的皮影戏箱却成为艺术收藏家追逐的对象,成为研究皮影艺术和戏剧艺术的珍贵史料,也因其精美绝伦的雕工而价值倍增,加之皮影戏箱影人道具完整全活儿,就是现在拿出来还能表演整本戏和折子戏,这样的箱子制作在当时花费是不计人力和成本的,在今天再没有这样的时代心性,让人能心无旁骛地耗费巨大心力去完成这样的一批作品。完整的皮影戏箱珍贵无比,成为皮影收藏市场的翘楚,要比零散收藏的单个皮影更具价值,加之市场上稀缺,是有实力的藏家追逐的焦点。事实也是如此,这样的一个戏箱出现在市场上只要保存完整,几十万上百万,藏家也争相购置,因其艺术性和时代性,价值不可估量。

皮影戏源于民间,曾经是广大群众最普遍的娱乐活动方式之一。20世纪60年代,一个皮影头茬的市场价是一块钱,当时李占文师父给戏班子、剧团做的传统皮影和现代皮影都按这个价卖。1976年汪天稳从部队回到华县文化馆期间给凤翔姚家沟“革委会”刻过一批皮影,师父就让他按这个价位给人家做,当时刻的是新皮影,像“样板戏”中的军人形象,做了四五十个。那个年代皮影的用途很单纯,就是提供给皮影班社、剧团演出的道具,皮影也只有这么一个市场,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广泛的受众,甚至被开发为观赏皮影,成为工艺美术品,这都是后来发展到市场经济新时期的事。1978年,恢复大戏,文化之风大开,皮影刻制迎来了黄金时期,当时汪天稳给很多地方刻过皮影,也都是按这个价位出售。这之后,随着皮影戏的衰落,给皮影剧团刻皮影的生意目渐萧条,皮影作为道具的功能弱化,而作为艺术品的观赏功能上升。皮影以艺术品的身份进入市场,开始逐步转型,从舞台走向厅堂,从戏剧走向生活,从乡村走向城市,甚至从国内走向世界,被用来欣赏、装饰、悬挂,成为艺术珍品,一些老皮影成了文物,价格不菲。

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逐渐活跃,经济复苏。1981年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接下一个订单,为日本刻制皮影《大闹天宫》,汪天稳带着徒弟们完成一套78件皮影,得到日方高度赞扬,为所里创下40万元的外汇收入。1985年研究所体制改革,研究经费减半,所内各研究室不得不面向社会创收。汪天稳带着他的徒弟每晚到西安宾馆、唐城宾馆给外国人卖皮影。自己刻的新皮影一个卖25元外汇券,市场爆棚,一晚上能收入上万元,皮影只要拿去,一摊开就被外国人和一些游客哄抢一空。汪天稳又把师徒制作的十几件皮影,放到西安华侨商店试卖。一个皮影三五十元不等,没想到产品大受欢迎,被法国旅游团一扫而空。当时汪天稳一个月才53元工资,试卖成功让汪天稳大受鼓舞,遂让徒弟江国庆联系西安各大旅游商店,搞联营销售,最多时建立了18个联营点,销路极好。

1982年,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将手工雕刻的皮影正式推向旅游市场,那时国门刚开,外国游客众多,汪天稳纯手工皮影特色鲜明、风格浓郁,吸引了大批猎奇民族风的消费者,在上海豫园景点一天就能卖将近100个皮影,在上海的北京东路友谊商店,这样的一个皮影被卖到两三千元,一个月也能卖十来个。尽管那时收入都归所里,但汪天稳他们一个月也能拿到几千元的提成,销售异常火爆。很快光研究所几个人雕刻出的皮影,就不够卖了,汪天稳开始发动亲戚学刻皮影,供不应求的时候,汪天稳甚至发动家乡全村人学做皮影,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可想皮影新市场的巨大,受欢迎之广泛。旅游市场的大获全胜将皮影制作很快辐射到华县全县乃至邻县,仅华县当地从业者就有上千人,皮影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华县皮影的名声因此大噪。时至今日,人们也往往直接把陕西皮影称为华县皮影。继旅游市场之后,江国庆开始将目光投向展览与拍卖领域,谋求皮影艺术更大的发展。

P158-159

后记

对于汪天稳先生的采访和写作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其间多次走访他的工作室和徒弟们,尽量全面和完整地搜集他的相关资料和各种信息。汪天稳先生进入我的视野,使我认识并熟知他已经很多年了,但从来没有如此用心地对其艺术人生进行细致的梳理和研究。先生既是一位皮影雕刻艺术大师,又是一位皮影文化的集大成者,在皮影界有极高的地位。他参与和见证了一个甲子皮影业的流变和演进的全过程。本书的内容几乎全部来自对先生采访的第一手材料,力求全面、客观、详尽地反映他的曲折人生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也可窥见当代皮影史之一斑。

汪天稳先生是一个性格质朴、为人和善的人,本书写作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先生对于我们的采访极为重视,不厌其烦,每次都会尽力回答我们的各种疑问,这也大大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让访谈变得十分默契。他还不时将我们介绍给他的众多皮影藏家和朋友认识,我们跟随他走访翻看了很多经典老皮影,拜访了一些演出陕西皮影戏的老艺人。

汪天稳先生总说自己就是一个匠人、一个普通人,但他的内心却异常诚恳和坚定,不管是对自己的事业还是对朋友,尽心竭力、坦诚相待。他有着纯真的匠心和大师的担当,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传统,锐意创新。他也一再强调,雕刻皮影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心静,平心静气不断精研才能出好作品,否则太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商品化,就会毁掉传统手艺的精神。这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如今已年近七十的汪天稳先生,依然坚持每天雕刻皮影,这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用他自己的话说,“骨子里喜欢皮影,要是一天不刻皮影,就会烦躁不安,有什么烦心事或者压力,一刻皮影就啥事没有啦。”先生就是为皮影而生。如果将人生比作皮影戏,当大幕拉起之时,你就已粉墨登场,只有卯足热情鼓足干劲,在亮子上尽情挥洒汗水与激情,呈现你最辉煌的大戏,你的人生才有意义,这点汪天稳真正地做到了。他今生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将皮影文化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皮影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组成部分,其毕生所学的传授和作品实物的保存,终将泽被后世。

本书的文字撰稿由赵明楠完成,前期的采访、图片筛选和后期的编辑由赵明楠与刘经纬共同完成。在此感谢我的老师——陕西省艺术馆李红军研究员从中牵线搭桥并全程指导,他和汪天稳先生是交往多年的老朋友,早年也和邬建安教授是中央美院的同事,他们对汪天稳先生的共同关注和欣赏,也促成了日后彼此间的多次合作,以及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回时还要感谢为我提供图片的汪天稳的女儿汪海燕女士,提供部分作品图片的邬建安教授,为此次写作拍摄图片的姚永柱先生,以及本书的主编张欣先生,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一书中的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和读者指正。

目录

总序

匠——汪天稳

师——文之脉

续——时之变

藏——往昔之物

造——琢之技

品——观之道

后记

序言

不管哪朝哪代,“文化”总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对待的问题。传统的中国精英阶层喜欢用“史”记述和评判一个时代的文化状况;西方则“发明”出人类学的各种“科学办法”,介入各个领域展开对文化的观察和分析。无论哪种方式,对文化的呈现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碎片”完成“对他者的理解”以达到“绕道来理解自我”(罗萨多尔)的目的。这也正是“并行”系列书的缘起。

“并行”的关注对象是作为文化重要“生产者”的艺术家。在面对这个话题时,我们注意到,除了专业的“艺术家”,还有一个群体也在从事着艺术创造类的活动——民间的“艺人”或“匠人”。“匠人”们的艺术活动似乎更有群众基础,而“艺术家”们却占有更多的学术资源和话语权。前者的创作有更浓的实用气息,杂糅了生存所迫和日常需求,后者则更倾向于进行纯粹的对艺术本身的探索,虽然这常常伴随陷入“亚历山大主义”的危险。一个是“原始”的、民间的,一个是“现代”的、学院的,哪一个才是当下中国的主导文化呢?社会的其他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又对这些艺术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并行”里,我们把民间艺术与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并置,因此系列书涵盖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以对民间艺术大量的田野考察为基础的资料,有对“匠人”们深入访谈所得来的关于他们自己生存状态的口述集结,也有对民间艺术活动产物进行的图像和功能的探究,以此来呈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构建、发展起来的关于某个特定时代或是某个区域的视觉特征和审美趣味;另一部分是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呈现艺术家完整的创作经历。我们希望通过对民间艺术活动和职业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并置、对照,找到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的线索。

在艺术领域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有很多,因此还建立了艺术人类学这一学科,其中的大量研究成果以及对于艺术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做的反思更是难以超越的。我们仅希望能在“并行”中对我们所关注的内容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客观记录和呈现,并以此作为未来对艺术与文化的分析和讨论的基础。

内容推荐

赵明楠、刘经纬编著的《雕光刻影(皮影雕刻巨匠汪天稳)》主要是对世界非遗项目中国皮影戏的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皮影雕刻艺人汪天稳的人生经历、艺术成果、技艺传承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记录了汪天稳艰辛的生活与艺术历程,详尽地叙述了皮影的雕刻技艺,收藏始末,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皮影故事与濒临失传的皮影知识,在彰显汪天稳高超技艺与崇高艺德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

编辑推荐

“并行书系”的关注对象是作为文化重要“生产者”的艺术家。作者均为专业、高校、研究院学术专项代表人;在媒体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文化艺术读者和艺术工作者认可的专业人士。书系有优良的内容品质,新颖的装帧设计,从内容到形式完整协调。书系的选题丰富,涉及多元文化艺术领域,值得广大读者欣赏和收藏。

赵明楠、刘经纬编著的《雕光刻影(皮影雕刻巨匠汪天稳)》就是该书系之一,主要记录中国皮影戏的传承人汪天稳的人生经历、艺术成果、技艺传承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7: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