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坐标奖覆盖的范围很广,除了传统的《科幻世界》上的小说,还延至发表在主流文学杂志、流行文学杂志、商业杂志乃至科普网站、电子杂志上的作品,从中看到了中国科幻近年是在扩展的,更被社会接纳,也更为包容。作品样式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从星际旅行至人工智能,从时间悖论至能源革命,从末日灾难至历史变迁,无不涉及,而背后的思考和社会关切,更为入厚重。写作上,文学技艺更强,同时注重了类型小说的商业色彩和可读性,重视读者体验。
拉兹、三丰主编的《中国科幻年度坐标(首届坐标奖获奖作品集)》浓缩了2014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精华,每一篇都是不容错过的佳作。本书的出版,可以让我们尽享科幻的震撼和魅力。
首届(2014年)中国科幻坐标奖甫一提出,就受到了众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成为国内评委团队强大也具广泛代表性的科幻大奖。坐标奖秉承“开放·透明·独立”的宗旨,标定科幻文学在文学中的坐标,标定今天的科幻在科幻史中的坐标。
拉兹、三丰主编的《中国科幻年度坐标(首届坐标奖获奖作品集)》是首届中国科幻坐标奖的获奖作品选集,收录了10篇获奖短篇小说和5篇获奖中篇小说,是对2014年首发原创中短篇科幻小说全检阅,代表了2014年度中国科幻创作的高水准。
北京折叠
郝景芳
1
清晨四点五十分,老刀穿过熙熙攘攘的步行街,去找彭蠡。
从垃圾站下班之后,老刀回家洗了个澡,换了衣服。白色衬衫和褐色裤子,这是他唯一一套体面衣服,衬衫袖口磨了边,他把袖子卷到胳膊肘。老刀四十八岁,没结婚,已经过了注意外表的年龄,又没人照顾起居,这一套衣服留着穿了很多年,每次穿一天,回家就脱了叠上。他在垃圾站上班,没必要穿得体面,偶尔参加谁家小孩的婚礼,才拿出来穿在身上。这一次他不想脏兮兮地见陌生人。他在垃圾站连续工作了五小时,很担心身上会有味道。
步行街上挤满了刚刚下班的人。拥挤的男人女人围着小摊子挑土特产,大声讨价还价。食客围着塑料桌子,埋头在酸辣粉的热气腾腾中,饿虎扑食一般,白色蒸汽遮住了脸。油炸的香味弥漫。货摊上的酸枣和核桃堆成山,腊肉在头顶摇摆。这个点是全天最热闹的时间,基本都收工了,忙碌了几个小时的人们都赶过来吃一顿饱饭,人声鼎沸。
老刀艰难地穿过人群。端盘子的伙计一边喊着让让一边推开挡道的人,开出一条路来。老刀跟在后面。
彭蠡家在小街深处。老刀上楼,彭蠡不在家。问邻居,邻居说他每天快到关门才回来,具体几点不清楚。
老刀有点担忧,看了看手表,清晨五点。
他回到楼门口等着。两旁狼吞虎咽的饥饿少年围绕着他。他认识其中两个,原来在彭蠡家见过一两次。少年每人面前摆着一盘炒面或炒粉,几个人分吃两个菜,盘子里一片狼藉,筷子仍在无望而锲而不舍地拨动,寻找辣椒丛中的肉星。老刀又下意识闻了闻小臂,不知道身上还有没有垃圾的腥味。周围的一切嘈杂而庸常,和每个清晨一样。
“哎,你们知道那儿一盘回锅肉多少钱吗?”那个叫小李的少年说。
“靠,菜里有沙子。”另外一个叫小丁的胖少年突然捂住嘴说,他的指甲里还带着黑泥,“坑人啊。得找老板退钱!”
“人家那儿一盘回锅肉,就三百四。”小李说,“三百四!一盘水煮牛肉四百二呢。”
“什么玩意?这么贵。”小丁捂着腮帮子咕哝道。
另外两个少年对谈话没兴趣,还在埋头吃面,小李低头看着他们,眼睛似乎穿过他们,看到了某个看不见的地方,目光里有热切。
老刀的肚子也感觉到饥饿。他迅速转开眼睛,可是来不及了,那种感觉迅速席卷了他,胃的空虚像是一个深渊,让他身体微微发颤。他有一个月不吃清晨这顿饭了。一顿饭差不多一百块,一个月三千块,攒上一年就够糖糖两个月的幼儿园开销了。
他向远处看,城市清理队的车辆已经缓缓开过来了。
他开始做准备,若彭蠡一时再不回来,他就要考虑自己行动了。虽然会带来不少困难,但时间不等人,总得走才行。身边卖大枣的女人高声叫卖,不时打断他的思绪,声音的洪亮刺得他头疼。步行街一端的小摊子开始收拾,人群像用棍子搅动的池塘里的鱼,倏一下散去。没人会在这时候和清理队较劲。小摊子收拾得比较慢,清理队的车耐心地移动。步行街通常只是步行街,但对清理队的车除外。谁若走得慢了,就被强行收拢起来。
这时彭蠡出现了。他剔着牙,敞着衬衫的扣子,不紧不慢地踱回来,不时打饱嗝。彭蠡六十多岁了,变得懒散不修边幅,两颊像沙皮狗一样耷拉着,让嘴角显得总是不满意地撇着。如果只看这副模样,不知道他年轻时的样子,会以为他只是个胸无大志只知道吃喝的怂包。但老刀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讲过彭蠡的事。
老刀迎上前去。彭蠡看到他要打招呼,老刀却打断他:“我没时间和你解释。我需要去第一空间,你告诉我怎么走。”
彭蠡愣住了,已经有十年没人跟他提过第一空间的事,他的牙签捏在手里,不知不觉掰断了。他有片刻没回答,见老刀实在有点急了,才拽着他向楼里走。“回我家说。”彭蠡说,“要走也从那儿走。”
在他们身后,清理队已经缓缓开了过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将人们扫回家。“回家啦,回家啦。转换马上开始了。”车上有人吆喝着。
彭蠡带老刀上楼,进屋。他的单人小房子和一般公租屋无异,六平方米房间,一个厕所,一个能做菜的角落,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胶囊床铺,胶囊下是抽拉式箱柜,可以放衣服物品。墙面上有水渍和鞋印,没作任何修饰,只是歪斜着贴了几个挂钩,挂着夹克和裤子。进屋后,彭蠡把墙上的衣服毛巾都取下来,塞到最靠边的抽屉里。转换的时候,什么都不能挂出来。老刀以前也住这样的单人公租房。一进屋,他就感觉到一股旧日的气息。
彭蠡直截了当地瞪着老刀:“你不告诉我为什么,我就不告诉你怎么走。”
已经五点半了,还有半个小时。
老刀简单讲了事情的始末。从他捡到纸条瓶子,到他偷偷躲入垃圾道,到他在第二空间接到的委托,再到他的行动。他没有时间描述太多,最好马上就走。
“你躲在垃圾道里?去第二空间?”彭蠡皱着眉,“那你得等二十四小时啊。”
“二十万块。”老刀说,“等一礼拜也值啊。”
“你就这么缺钱花?” 老刀沉默了一下。“糖糖还有一年多该去幼儿园了。”他说,“我来不及了。”
老刀去幼儿园咨询的时候,着实被吓到了。稍微好一点的幼儿园招生前两天,就有家长带着铺盖卷在幼儿园门口排队,两个家长轮着,一个吃喝拉撒,另一个坐在幼儿园门口等。就这么等上四十多个小时,还不一定能排进去。前面的名额早用钱买断了,只有最后剩下的寥寥几个名额分给苦熬排队的爹妈。这只是一般不错的幼儿园,更好一点的连排队都不行,从一开始就是钱买机会。老刀本来没什么奢望,可是自从糖糖一岁半之后,就特别喜欢音乐,每次在外面听见音乐,她就小脸放光,跟着扭动身子手舞足蹈。那个时候她特别好看。老刀对此毫无抵抗力,他就像被舞台上的灯光层层围绕着,只看到一片耀眼。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他都想送糖糖去一个能教音乐和跳舞的幼儿园。
P3-5
释放梦想:为科幻坐标奖鼓掌
韩松
三丰来信,邀请我为“坐标奖精品集”写序言,我无法推辞。
这是一部不容易的作品,是从“中国科幻坐标奖”的评定佳作中选出的结集。坐标奖是一个纯民间的奖项,脱胎于数年前的星空奖。它不似银河奖、星云奖,有较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银河奖2014年已为长篇小说奖颁出十万元人民币),而都是一些热爱科幻的“小人物”,没有财力及出版和传播的资源,自己在那里操持,按照一套标准,对他们认为的中国一年来最好的中短篇科幻小说评奖。据说,要出版这个集子,非常困难,能印上五千册已不容易。我觉得,从中可以看出,科幻仍是小众,仍很艰难;同时,支持它、坚持它、热爱它的人,络绎不绝,就如朝圣一般。坐标奖的发起者是值得尊敬的,出版这部选集的出版社也是值得尊敬的。
中国科幻最大的希望在民间,民间有热情,就能集聚起强劲的动力。这对于一个事业或一个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从目前入围坐标奖的作品看,这些作者,我大都熟悉,他们都是从最普通的科幻爱好者起步,一点一滴,凭着喜欢,写到了今天的水准,有的已经连续斩获了多届银河奖、星云奖,作品被译到国外,甚至在国外获奖。
这回坐标奖覆盖的范围很广,除了传统的《科幻世界》上的小说,还延至发表在主流文学杂志、流行文学杂志、商业杂志乃至科普网站、电子杂志上的作品,从中看到了中国科幻近年是在扩展的,更被社会接纳,也更为包容。作品样式纷呈,让人眼花缭乱,从星际旅行至人工智能,从时间悖论至能源革命,从末日灾难至历史变迁,无不涉及,而背后的终极思考和社会关切,更为深入厚重。写作上,文学技艺更强,同时注重了类型小说的商业色彩和可读性,重视读者体验。
在评奖的专业性上,坐标奖也是值得信赖的,除了章程和程序的科学谨严,还在于主持者长年对科幻的真心热爱,忘我投入,无私公正,最重要的是,禀持高标准的专业主义。这使得坐标奖有希望办成美国的轨迹奖那样的奖项,成为对银河奖和星云奖的配合,壮大中国科幻的阵营和力量,使其更有传播和推广的基础。但如何坚持把它办下去,这仍是一个挑战。
不管怎样,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我觉得星空奖也好,坐标奖也好,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体现了科幻写作的本质:为了喜欢。是的,我们最开始写科幻,都是为了怡情的,是为了迎合好奇心,为了获得刺激,在放学后,在下班后,像钢琴和书法的狂热喜爱者一样,忍不住要练它几个小时,解除一切自我控制的盔甲,尽情宣泄,释放梦想,从中得到极大的自我满足,而不是为了寻求别的什么。任何的急功近利都会毁了科幻。坐标奖能够做下去,其了不起的意义即在此。
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科幻也有更大的抱负。科幻进入中国,已有一个多世纪。这是唯一的一种中国本土未曾有根源的文学。它带来的奇异炫目,它引起的纷纭争议,至今仍存。时值世界科技新的革命,进入工业4.0时代,今年又恰逢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坐标奖的启动,是一件大事。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前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一九一五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先后撰文,掀起了此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封建伦理道德。科学是指提倡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积极、进取和科学的精神。新文化运动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清末民初的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在我看来,也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奇葩。
中国正在向全面复兴的目标冲刺,而新文化运动确立的指针,在此中仍有重大意义。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都伴随有科幻的兴盛。这是代表未来、自由、理性、开拓的文学。中国科幻近年蒸蒸日上,它必然还可大有作为。假以时日,回头来看,包括坐标奖在内,中国科幻的每一分进步,都会得到更丰沛的解读。
坐标奖由大量评委独立打分,让我们看到了一年来中国科幻成就更真实的面貌。组织者将视野开放到网络平台,但又有所取舍,让我们既能看到传统科幻视野之外更多元的风格,又能保证科幻的核心魅力。在科幻IP热潮正盛的今天这些优秀之作不但让人振奋,更能激发所有创作者的新激情。
——银河奖得主、科幻作家 王晋康
本书浓缩了2014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精华,每一篇都是不容错过的佳作。本书的出版,可以让我们尽享科幻的震撼和魅力。
——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 刘慈欣
折叠过去,造像未来!一本后刘慈欣时代最重要的科幻选集,掌握科幻全局的必读书。
——北师大教授、科幻作家 吴岩
我理解的坐标奖的意义,并不是以一套固定的坐标来定位科幻的丰富多元,而是尽量不拘一格地呈现这种丰富性,让每一个作者和读者都能找到自己认同和喜爱的坐标。
——科幻作家 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