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紫禁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进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天工紫禁城,营造大历史!

建筑之谜,历史隐秘,皇城宫殿,风云变幻!

营建紫禁城,谜团迭出风云变,历史隐秘尽在其中!

周进著的《紫禁城》这部历史小说,题材新颖,波澜壮阔,画面感很强。充分发挥了历史的小说化与小说的历史化相结合的特点。围绕宫城,围绕历史,这部小说的选材与立意跳出了时下流行的后宫、君臣的窠臼,别具一格。

小说以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营建紫禁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对主要设计者阮安与湘女的凄美爱情,为营建紫禁城举家北迁的民间木匠蒯鹏的曲折荣辱,陈珪、龚瑞等腐败官宦围绕营建紫禁城的明争暗斗,道衍、宋礼等贤良志士巧妙利用矛盾,伸张正义,惩治贪腐等多线叙述,将紫禁城巧夺天工的设计过程娓娓道来,并以宏大的施工场面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祖辈先贤们的惊人智慧,并由紫禁城牵带出北京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以及永乐王朝为北京留下的诸多令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名胜古迹。

内容推荐

一切源于一场宫廷行刺。建文旧臣景清在早朝上,怀揣利刃,行刺永乐皇帝,这次行刺成为朱棣决心迁都的导火索。

周进著的长篇历史小说《紫禁城》以此起笔,以营建紫禁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小说通过对主要设计者阮安与身负高超彩画技艺的香女的凄美爱情,木作主事蔡思诚、民间木匠蒯鹏的曲折荣辱,陈珪、龚瑞等居心叵测的腐败官宦的明争暗斗,道衍、金纯等贤良志士巧用矛盾惩治贪腐等多线叙述,将紫禁城巧夺天工的设计过程娓娓道来,以宏大的施工场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并由紫禁城牵带出四合院、胡同等永乐朝诸多胜迹之渊源。

紫禁城究竟为何人所建,为何明代沿用元代与子午线略有偏离的中轴线,伐木采石怎样引得百姓揭竿而起,皇木仓的木材为何离奇出现在棺材铺,神木厂诡异的纵火案背后又有哪些阴谋,为何烧制琉璃瓦是一项极复杂又极悲怆的行当,精妙绝伦的重檐、角楼的设计灵感源于何处……一个又一个谜团融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之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波谲云诡,引人入胜。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永乐皇帝登基的这一年冬天,天刚蒙蒙亮,有三个人要到南京郊外密林中的栖霞寺议事。议事可在白天,或者在城内,而这三个人却偏偏选中凌晨,还选中了偏僻的栖霞寺,可见他们所商议的事情非同一般。先来的两人在山门外等着另外一个人。这两个人中,年岁大的是位僧人,法号溥洽,为建文帝主录僧,身穿灰色僧衣,面色苍老,一缕长髯飘在胸前;另一位名叫陈珪,在建文朝中曾任都督佥事,改朝之后,仍履原职。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等的人终于来了。来人名叫景清,朝廷中大臣对景清的评价是:鹤立鸡群,风流倜傥,尚大节,读书过目不忘。鹤立鸡群,指的是他从不与人拉帮结党;风流倜傥,指的是他喜爱华服。景清喜爱华服,已经不能称之为嗜好,而是一种病态。比如他在一天之中要换三套衣服;再比如他走在路上,别人从他身边经过,衣服的飘带碰到了他的衣服上,也令他无法忍受;如碰到的是衣袖,他会立刻把衣袖扯下来扔掉。洪武年间,景清中进士,授编修,后改任御史。洪武三十年春,受洪武皇帝召见,一番奏对,颇得洪武皇帝的赏识,命吏部即刻提升他为左佥都御史。可好景不长,洪武帝朱元璋素以吏治严厉著称,景清仅仅因为在奏疏上出现一个错字,便被给事中所参劾,下了大狱。错字并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罪过,没过多久景清就获释出狱,改任巡察,稽查川、陕私茶,后又任金华知府,建文初,为北京参议。永乐皇帝继位之后,曾与之纵论天下大事,景清言论明晰,大受称赏,再迁御史大夫。

这三人商议的,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自从永乐皇帝登基那天起,他们三人便暗中谋划要刺杀永乐皇帝。这事一商议,就商议了半年之久。按理说,要杀个人,只要看准了机会,突然扑上去,一刀扎进去,人立刻毙命。可他们要杀的人不是一般人,而是皇上。他的身边侍卫如云,随行的大臣及文武百官常常在皇上的周围簇拥得密不透风。因此,刺杀皇帝必须讲究时机,否则便是白白送死。景清与陈珪早已约定,由陈珪去刺杀皇帝,景清在朝廷上策应。因为陈珪是孤身一人,没有牵挂;而景清则拖家带口,万一遭遇不测,家中老小便将一个个被顺藤摸瓜,难逃厄运。但是,事情偏偏在三天前出了岔子。假如不是大学士骞义家的一个小丫环,把应该端给景清的一盘肉喂了狗,一切都会按计划进行。景清与骞义本没什么交情,虽然同朝为官,但却有不同的政见,相互间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交流,或者说双方都有所隐瞒。景清心中藏着一个大秘密,自然不会轻易吐露;骞义因景清在永乐皇帝面前表现得极为恭顺,便有些看不起他。在朝廷上,看不起景清的并不止骞义一人,还大有人在。景清也不急于证明什么,他期盼着有朝一日,完成那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后,人们便会对他刮目相看。但是,真要拿着一把刀,在大庭广众之下刺向皇帝,则需要反复掂量一下,因为那明摆着就是去送死。因此当陈珪提出由他去完成行刺之举,景清坚持争辩了一番之后,便默认了。

景清与骞义虽没什么交情,但却常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在人的心目中,景清风流儒雅,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因此,酒宴上缺了景清,便了无情趣。三天前,骞义邀了几位诗友,饮酒赋诗,发些感慨,展露一些学问。景清先弹了一曲古曲,然后便坐在几前频频端起酒杯,与众人一起豪饮。恰好一个小丫环前来送酒菜,每人一盘炖牛肉,依次送过来。当送到景清面前时,那个小丫环突然斜着眼,问道:“您可是景清景大人?”景清闻听小丫环的问话,心中暗喜,以为自己的诗作得好,如今已妇孺皆知,便含笑点头:“正是。”不料,那小丫环突然转身朝门外叫了一声,一条大黄狗应声而人。只见那小丫环将盘中的牛肉倒在地上,一眨眼,就被那条狗吃得一干二净。众人见了这场面,先是吃惊,继而琢磨过味儿来,便开怀大笑。他们都明白,连一个小丫环都耻笑景清,耻笑他言不顾行,向永乐皇帝摇尾乞怜。景清一时无地自容,愤然离席,拂袖而去。从那一刻起,景清便下定决心,由他去完成行刺之举。

P3-4

序言

传说,在紫禁城中,每当电闪雷鸣之夜,便会有一只白猫出现在冷寂幽暗的殿脊之上。这只猫通身雪白,眼中闪着幽幽的红光。传说,这只猫的祖先便是永乐年间波斯使臣进献的贡品。

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漆黑的天幕,突然被一道闪电照亮,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高耸的殿脊之上,那只白猫果然昂首而立。

那只白猫沿着斗拱爬行,从一处缝隙蹿进了棚顶,随后,沿着一根粗大的梁枋迅速奔跑。在一架巨大的木构之上,白猫突然停住,一双幽蓝的眼睛,注视着一块被尘土蒙盖的符牌。白猫抬起前爪,轻轻触摸着符牌,符牌上的灰尘纷纷落下,露出一片模糊不清的字迹。这块符牌曾经被大火烧过,已经残缺不全,字迹漫漶,仅存的几行字隐约可辨——姚广孝、陈珪、阮安、蔡思诚、蒯鹏……

符牌上的这些字迹,由于年代久远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些人究竟是谁?他们的名字缘何被刻在这面符牌上?这面符牌又是为何被放置在紫禁城奉天殿棚顶之上的?事情要从大明建文元年说起。

洪武帝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因太子朱标早年病逝,洪武帝便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不想,却从此埋下了祸根。大明王朝经过短暂的平静之后,忽然刀兵又起,登基一年的建文帝朱允炊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计策,实行大规模削藩。周王朱橚、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齐王朱樽先后被夺去兵权,废为庶人。湘王朱柏被人告发谋反,建文帝诏命其赴京师接受讯问,朱柏不堪受辱,自焚而死。

然而,建文帝所忧虑的还不是这五位藩王,他所惧怕的乃是远在北京的燕王朱棣。齐泰和黄子澄的谋略可谓书生气十足,他们以为若是逼迫燕王朱棣谋反,便使朝廷有了派大军征剿的借口。燕王的实力虽然比那五位藩王强大,但还不足以对朝廷构成威胁。而齐泰和黄子澄恰恰看错了这一步棋。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挥师南下,经过三年的战争,终于夺得皇位。破城之日,建文帝不知所终。

燕王朱棣继位之后,改年号为“永乐”,定都南京。然而,永乐皇帝所面临的却是国家的内忧外患,朝廷中危机四伏。北方有蒙元余孽瓦刺虎视眈眈,不断窜扰边界;南方的藩王并没有心甘情愿地归顺新的皇帝,也在幻想着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尤其令永乐皇帝忧心的是,建文旧臣们并不把他当作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只把他看作一个谋逆篡位的乱臣贼子。永乐皇帝只有把那些不肯臣服的建文旧臣斩尽杀绝,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皇位,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杀害的建文旧臣以及受到株连的族人、亲朋数以万计,其手段之残酷令人不寒而栗,后世形象地将其称为“瓜蔓抄”,意思是受到株连者如瓜蔓之延伸。方孝孺被灭十族,族人死者八百七十三人,亲朋好友受到连累被杀者千余人。练子宁被诛,族人遭弃市者,一百五十一人,九族亲家,被抄没流放者数百人。尽管如此,永乐皇帝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安稳,白天在朝廷之上,看谁都像刺客,总觉着他们怀里个个都藏着凶器。到了晚上,永乐皇帝更惶恐不安,夜间常常做噩梦,梦见一群无头的冤死鬼伸出血淋淋的手,向他索命。他觉得有一把无形的利刃悬在头上,随时可能刺向他的咽喉,置他于死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3: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