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大多数都匠心独运,构思精巧,往往通过巧设悬念,合理安排故事情节,使作品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他时而把读者推入到险象丛生的恶劣环境,时而又把读者领进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张弛有间,起伏有致,前后照应,顺理成章,一环紧扣一环,不断地引导读者去追寻。而每次对悬念解密的时候,又注意气氛的营造,因此使读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这本《八十天环游世界》也不例外。作者一开始便巧设悬念,让看来保守的福格去用80天环游地球,一下子便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此后,又安排一个处处阻止福格行动的费克斯,费克斯的每一次行动,都让关心福格行动的读者心里为之捏把汗。在旅游过程中,加入印度寺庙事件、香港主仆失散、海上遭遇风浪、美国遭遇匪徒、回家遭遇逮捕等情节。而随着故事的进展,这些困难一次次被克服,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时紧时松,引人入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儒勒·凡尔纳著的《八十天环游世界》讲述福格先生受朋友赌局相激,从伦敦出发,开始八十天内环地球一周的冒险故事。一路上,他遭人跟踪,舍身救人,与恶僧对簿公堂,和风浪在海上搏斗,经受燃料告急的考验,在海关被囚,几乎所有的困难和意外都不幸被福格先生碰上了,然而他总能一次次神奇地化险为夷,最终赢得赌局。
他永远是个稳如泰山的人,他是改良俱乐部最镇定自若的成员,任何意外都不会使他惊慌失措,他就像船上的时钟一样永远不会情绪激动。他很少到甲板上去,对红海这样让人浮想联翩的景象无动于衷,更不屑欣赏两岸的历史名城重镇。这些城镇及它们的边界在天际形成了忽隐忽现的优美轮廓。他也不畏惧阿拉伯海湾的种种危险,而古代历史学家对这里都个个谈虎色变,航海家们要给海神献祭品才敢铤而走险。
那么,这个被困在“蒙古号”上的怪人在做些什么呢?首先是一日四餐,轮船的颠簸起伏都无法破坏这架有条不紊的机器的正常运转。接着就是打惠斯特。他竟然找到了牌友,这些牌友个个都是惠斯特迷,一位是前往果阿上任的税收官,一位是回孟买的尊敬的传教士得西姆斯·史密斯,还有一位是到贝纳莱斯与大部队会合的英军旅长,这三位加上福格先生,从早到晚打起牌来鸦雀无声。
至于路路通,他一点儿也不晕船。他住在船头的一间舱室,每天按时进餐。这趟旅行由于条件优越,他已不再厌烦了。他拿定主意,吃饱住好,饱览风光。他以为主人这次心血来潮的旅行到孟买会宣告结束。从苏伊士起程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0日,他高兴地在甲板上遇到了在埃及下船时和他交谈过的那位殷勤的朋友。
他露出迷人的笑容对那人说:“我没弄错吧,先生。您就是那位热心的为我带路的人吧。”
侦探回答:“没错儿,我认出您来了。您就是那个古怪英国人的仆人——”
“正是我,先生您叫?”
“费克斯。”
路路通说:“费克斯先生,很荣幸在船上再次见到您。您要去哪儿呢?”
“和您一样,去孟买。”
“太好了,您去过孟买吗?”
费克斯回答:“去过好几次,我是东方半岛公司的经纪人。”
“那您一定熟悉印度了?”
“是啊——当然熟悉。”他不想多谈。
“印度这个地方很有趣吧?”
“非常有趣!有清真寺、尖塔寺、庙宇、僧侣、宝塔、老虎、蛇,还有大象!但愿您有足够时间参观这个国家。”
“费克斯先生,我也希望如此。您是明白人,一个正常人绝不会借口80天环游地球而整天下了轮船上火车,下了火车上轮船!绝对不行!这项活动到孟买就要结束了,您放心吧。”‘
费克斯用世上最随便的语调问:“福格先生身体好吗?”
“很好,费克斯先生。我也不错,可能是海洋气候的关系,我吃起饭来像饿鬼。”
“您的主人呢?我怎么从来没见他到甲板上来?”
“化从来不来,他对这些不好奇。”
“路路通先生,您是否知道这80天的环球计划里有什么秘密使命——比如什么外交使命?”
“我的天哪!费克斯先生,我可一无所知。实话对您说,我不会花一分钱云打听这事的。”
自这次见面后,路路通和费克斯经常在一起聊天。侦探的目的是竭力和福格先生的仆人套近乎,这样在必要时可以利用他。他常在“蒙古号”的酒吧请路路通喝几杯威士忌或淡啤酒,小伙子也不推辞。有时也回请他几杯,觉得这是个正派人。
轮船在飞速向前驶去。13日,已经可以看到莫卡城,残垣断壁的围墙绕着这座古城,城墙上绿色的海枣树清晰可见,远处的山峦上遍布着咖啡种植园。路路通眺望这座名城时不禁心潮澎湃,他甚至觉得这环状的城墙和那座犹如茶杯手把的旧城堡很像一个巨大的咖啡杯和茶杯碟。
就在这一夜,“蒙古号”穿过了巴贝尔曼得海峡,曼得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泪之桥”。第二天,“蒙古号”在亚丁湾西北的轮船岬作短暂停留,主要是加足燃料。由于煤产地与港口距离遥远,所以给往来船只供应煤,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仅东方半岛公司的这项开支每年就要达80万英镑。事实上,要把煤运到这么远的海域每吨要3-4英镑。
“蒙古号”还要走1650海里才到达孟买,它要在轮船岬停留4小时,把煤舱加满。这4小时丝毫不影响福格先生的旅行计划,这早在预料之中。“蒙古号”原定10月15日早上到亚丁,而它14日晚上就提前到达了,这样就赢得了15个小时。
福格先生和他的仆人在亚丁上了岸。这位绅士想去办理签证,费克斯神不知鬼不觉地跟着他。办好签证,福格先生回到船上,继续打牌。路路通按照往常的习惯,在亚丁城游览市容。25000人,他们中有索马里人、印度商人、印度所罗亚斯得教徒、犹太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他怀着好奇心参观了亚丁的海防要塞和壮观的地下蓄水池。这些海防工事使这座城市成为印度洋的直布罗陀,而英国的工程师继所罗门王的工程师在2000年后继续修建这些蓄水池。
P36-37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为友,以读书为乐。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书中的精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了让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加强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智慧雨露的滋润,从而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出版的《阳光阅读》丛书就是根据“新课标”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规定,携手国内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精心打造的,是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典范之作。
在选择篇目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经典性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文明成果的标志,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本丛书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大都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淘洗过的经典作品,能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精神基础,为他们提供精神营养,使他们终生受益。
权威性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全部来自“新课标”指定必读书目和教育专家的课外推荐书目,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的人生之路。
课内外的衔接和互补在选择书目时,我们还注意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与互补。如课内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丛书中便收入了《红楼梦》,并在阅读指南部分专门对《红楼梦》全书做了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而所选的《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则兼顾了阅读的视野,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阅读结构。
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无论文史哲专著还是文学著作,都应该广泛涉猎。同时还要兼顾古今中外,不仅要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还要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科普著作,高中阶段还要读一些哲学著作和艺术理论著作。在本丛书中,《论语通译》属于文化经典著作,《谈美书简》属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范畴,另外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小说也兼顾了古今中外,《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是中国古典小说,巴金的《家》属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等。
在内容的编写上,每本书增加了简明实用的“阅读指南”和“感悟思考”。
阅读指南通过对作品全面的介绍,让孩子在阅读时更轻松。如《巴黎圣母院》的导读就介绍了作者雨果的生平、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如在《家》的导读中就介绍了觉慧、觉新等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分析了小说的艺术结构。通过这些导读,我们希望一方面能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名著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感悟思考丛书中经过精心编写的感悟思考题有的侧重于思想内涵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究,有的侧重于结合现实,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化意义。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独立思考,在读完全书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阅读名著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阳光阅读》丛书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阳光阅读》丛书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