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国南北战争回忆录(全彩版下)(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格兰特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U.S.格兰特回忆录》英文版多达上百个。其中,以查尔斯·L.韦伯斯特出版公司于1885年出版的版本最具代表性。格兰特著的《美国南北战争回忆录(全彩版上)(精)》正是根据该版本翻译而成。

这场战争的主角和配角长什么样子?将士们穿什么衣服?敌我是如何激战的?……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这场战争,编者们选配了上百幅插图。这些插图包括但不限于油画、版画和照片。我们希望,通过品味插图的艺术之美,读者获得一种不是穿越胜似穿越的强烈体验。

内容推荐

美国的格兰特其人,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对历史的突出贡献是,亲自指挥了北方军队,打败了南方军队,赢得了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一。《美国南北战争回忆录(全彩版上)(精)》正是根据他指挥这场战争的经历写成,让读者有幸了解这段弥漫着硝烟、充斥着杀戮、上演着鏖战的历史。书中细致地描写、生动的记述、全面的分析、完美的战役、疯狂的人们……令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混乱的南北战争之中,身历其境地感受硝烟和战争的可怕。

它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南北战争的第一手资料。

目录

译者序

第三十四章 亚特兰大会战

第三十五章 波托马克军团的军事行动

第三十六章 电报和信号服务

第三十七章 斯波特西尔法尼亚之战

第三十八章 汉考克的攻击与邦联军的伤亡

第三十九章 北安娜河的激战

第四十章 科尔德港之战

第四十一章 跨过奇克哈默尼河和詹姆斯河

第四十二章 谢南多厄谷战役

第四十三章 谢里丹在谢南多厄谷的胜利

第四十四章 谢尔曼向海岸进军

第四十五章 富兰克林之战与纳什维尔之战

第四十六章 第二次远征与攻陷舍尔德

第四十七章 攻陷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

第四十八章 林肯总统与议和特使

第四十九章 帕克与赖特的对敌雷霆战

第五十章 在彼得斯堡迎接林肯总统

第五十一章 法姆维尔会战

第五十二章 受降后与李将军的会谈

第五十三章 林肯总统造访里士满

第五十四章 杰弗逊·戴维斯被俘

第五十五章 林肯总统的轶事

第五十六章 尾声

第五十七章 附录

专有名词英汉对照

试读章节

第三十四章 哑特兰大会战

在辛辛那提分别之后,我回到了华盛顿,而谢尔曼则接到了新的任命,前往纳什维尔就职去了。现在,他的军区包括了阿勒格尼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区域,军区内有四个军团,分别是斯科菲尔德将军指挥的俄亥俄军团、托马斯将军指挥的坎伯兰军团、麦克弗森将军指挥的田纳西军团和斯蒂尔将军指挥的阿肯色军团。在这四个军团中,俄亥俄军团位于他军区的最东面,阿肯色军团也就是之前斯蒂尔将军的跨密西西比军团。同时,因为谢尔曼的指挥部距阿肯色军团太远,所以在春季战役开始后,他们之间的通信便难以维持了,于是开战后不久,这个军团便划入格尔夫军区,而坎比将军也接替了班克斯将军总指挥的职务。

在上一章中,我已经说过了,在很早以前,我就制定了大军出发的时间,并希望那时的路况良好,以便各部同时行动。

到达指挥部后,谢尔曼将军立刻开始为春季战役做准备。此时,谢尔曼的麾下有三支大军,它们分别是驻扎在亨茨维尔的麦克弗森部、驻扎在查塔努加的坎伯兰军团和驻扎在诺克斯维尔的斯科菲尔德部。麦克弗森麾下有2.4万人,当时的任务是守卫田纳西河上一些重要据点,托马斯麾下的坎伯兰军团有6万人,斯科菲尔德的部队人数则为1.4万人:也就是说,谢尔曼将是这近10万人的总指挥。现在,为了消灭约翰斯顿的部队、夺取亚特兰大,他们将于既定日期一起出发。出发之前,为了熟悉部队的情况,谢尔曼视察了所有军团,整体结果令他感到满意。

为了确保行动能够顺利进行,出发前他首先考虑的便是在查塔努加存下足量的补给。然而,到达查塔努加后,他才发现这里的火车是单轨的,而且事故频发,偶尔还会发生运输中断的情况。按照这里目前的运力来看,他们的运输量仅能够满足日常需要,很难有所结余。不过,他还发现,士兵、骑兵的战马和肉牛都是火车的乘客,于是,他立刻下了一条命令,命车队、骑兵的战马和肉牛等能够行走的人和动物,全部徒步,火车则专门来运送补给。就这样,在开始行动之前,即在5月4日之前,他终于储备好了足量的物资。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已经提及,约翰斯顿部就驻扎在查塔努加和亚特兰大之间的多尔顿。多尔顿到亚特兰大之间遍布山岭,山岭之间河流纵横,有些河流的水量特别大。多尔顿的地势高于亚特兰大,因此两者之间的河流便从多尔顿流向亚特兰大,各个支流汇成一条干流后,先是由东向西流,接着又由东北向西南流。由于地形的缘故,河的流向基本如此,而那些更小的溪流则会汇入这些河。在之前的整个冬季,约翰斯顿都在为这场战役做准备,首先,他从多尔顿到亚特兰大挑选出所有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段,接着在这些地段筑起工事。这样一来,即使我军攻克了他的一个据点,他也可以从容地退到下一个据点。约翰斯顿在多尔顿的阵地也是固若金汤,他觉得他能够依靠这些工事挡住谢尔曼的进攻。要不是我军将帅的素质很高、敢于冒险,我军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如果我军将帅的素质有所降低的话或者我军的行动有所保守的话,我相信,能够笑到最后的将是约翰斯顿。

在谢尔曼的计划中,因为斯科菲尔德部距离战场最远,所以他们应该提前几天便从诺克斯维尔出发,直接赶往多尔顿,而托马斯的军团则赶往灵戈尔德。本来,谢尔曼想让麦克弗森部在亨茨维尔或迪凯特渡过田纳西河,这样该部便可以向南抵达查塔努加至亚特兰大的铁路沿线,直捣约翰斯顿阵地的后方。当时,谢尔曼的想法如下:如果约翰斯顿的后援被阻断的话,那么麦克弗森一部就足以应付他了。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这个计划无法实施了。麦克弗森麾下有两个师的退伍老兵,为了重新征召他们入伍,麦克弗森便同意他们休假,而现在他们的假期还没有结束,所以尚未归队。

另外,去年冬天,为了配合跨密西西比军团的行动,班克斯从谢尔曼这里借走了两个师,将其交由A.J.史密斯统率。在借兵的时候,为了不耽误这场战役,他们已经明确约定部队归队的时间,但直到现在,这支部队依然没有归队。我们暂且不谈这支没有归还的部队,在此之前,他所指挥的几个军团一直在征兵,但征兵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甚至不是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结果导致麦克弗森部实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上面提及的计划只能更改。最终,麦克弗森部被调到查塔努加,然后将从那里出发,到托马斯部的右翼去。两支部队在多尔顿附近会师后,便按照计划的时间齐头并进地出发了。

战役开始后不久,谢尔曼便发现多尔顿的工事非常坚固,如果使用常规方法进攻,我军将难以靠近阵地,实际上,就算硬攻也难以奏效。此时,联邦军与邦联军隔山对峙。山间有一条峡谷,峡谷中筑有一条马路和一条铁路,同时还有一条河自峡谷中穿过,这条河上建有一座大坝,因此,峡谷中便出现了一个湖泊。我军想要前进,就必须穿越峡谷。于是,谢尔曼便命麦克弗森部从斯内克加普迂回至敌人右侧,出其不意地攻击了敌人的后方阵地。遭到这次奇袭后,约翰斯顿不得不放弃多尔顿——他大约于13日率部撤退。

15日,敌我双方在勒萨卡附近展开激战。不过,我军骑兵顺利地从敌军的右侧迂回到了敌军后方的铁路处。最终,约翰斯顿部大败,溃散而逃。我军乘胜追击,在19日的时候,已经追敌至金斯顿了。在逃跑与追击的过程中,敌我双方很少交战,只有牛顿师与敌军打了一仗,因为他在追击过程中追上了约翰斯顿的后军。但是,现在谢尔曼不得不命部队停止追击了,因为部队要依靠铁路运来补给,所以现在不得不等待火车的到达。而且,在撤退的过程中,约翰斯顿下令彻底破坏铁路。

……

P1-3

序言

《美国南北战争回忆录(上下册)》是根据U.S.格兰特总统传世杰作《U.S.格兰特回忆录》节译而成,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地展现 了那场硝烟散尽、鼓角远去的内战。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本书,现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版本。据不完全统计,《U.S.格兰特回忆录》英文版多达上百个。其中,以查尔斯·L.韦伯斯特出版公司于1885年出版的版本最具代表性。本书正是根据该版本翻译而成。

二、关于插图。南北战争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读者可能会问:这场战争的主角和配角长什么样子?将士们穿什么衣服?敌我是如何激战的?……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这场战争,我们选配了上百幅插图。这些插图包括但不限于油画、版画和照片。我们希望,通过品味插图的艺术之美,读者获得一种不是穿越胜似穿越的强烈体验。

三、关于注释。为了确保内容的正确性、权威性,版权方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考证的结果以注释的形式体现。

四、关于译者。上册由兰州交通大学的孔令会老师翻译,下册由兰州城市学院的刘文艳老师翻译。二位老师治学严谨,文笔优关,为保证本书的质量奉献良多。在此,深表敬意。

尽管出版前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不足之处实难避免,欢迎读者朋友多提宝贵意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3: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