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秋战国(学生版上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高兴宇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历时550年的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大动荡、大变革、大思想、大智慧的时期。

高兴宇著的《春秋战国(学生版上下)》就讲述了这段时期的主要人物、事件、思想、智慧和知识,分《波澜春秋》和《壮阔战国》两部,共40万字,是一部简洁明快的通俗小说。相比同类书,《春秋战国》学生版绿色、纯净、无污染,适宜大、中、小学生阅读。本书作者是《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有上百部作品入选大、中、小学教材。本书语言风格类似中学语文课本,其中的内容、文字、标点经过历史、语言专家审校。

内容推荐

高兴宇著的《春秋战国(学生版上下)》分为《波澜春秋》和《壮阔战国》两部。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仁、义、礼、智、信、勇光芒闪烁的时期。由于周天子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君主相继称霸。他们怎样获得成功?答案尽在《春秋战国·波澜春秋》。这部精彩小说还囊括了一箭之仇、退避三舍、一饭之恩、赵氏孤儿、螳螂捕蝉等上百个闪光的历史故事。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阶段,也是华夏思想、学术、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强国展开了斗智斗勇的激烈较量。他们靠什么样的智慧进行博弈?又为后世留下哪些经验教训?答案尽在《春秋战国·壮阔战国》。在这部精彩小说中,一大批中国历史名人相继演绎着百家争鸣、变法图强、纵横捭阖、战场争锋、政治斡旋的著名故事。

目录

波澜春秋

 烽火戏诸侯

 静观其变

 掘地见母

 分而化之

 大义灭亲

 二子乘舟

 暗箭难防

 自己加封自己

 楚国崛起

 管鲍之交

 窗户下面有一只鞋

 一箭之仇

 为君上射得天下

 一鼓作气

 尊王攘夷

 曹大夫要干什么

 齐宫三贵

 毋忘在莒

 老马识途

 座右铭

 管仲论小人

 大丈夫志在四方

 好鹤失国

 相马与识人

 唇亡齿寒

 五羖大夫

 可记得煮白菜熬小米

 秦穆公霸西戎

 泛舟之役

 吃马肉的三百勇士

 讨饭讨了块土疙瘩

 一代霸主如此下场

 假王压真公

 高举仁义大旗

 桑树下的密谋

 仁义有缺陷

 退避三舍

 去把破烂东西搬上船

 晋文公平叛

 息谣言

 寒食节由来

 被楚王吸干脑髓

 正直柳下惠

 舌摇山岳的养马吏

 贩牛的弦高

 崤山伏击

 阳处父的小聪明

 秦军锐不可当

 一饭之恩

 头可断简史不可改

 一呜惊人

 贤明的蒍敖

 大鼋引起的战争

 绝缨会

 孙叔敖的廉洁

 宋国人顽强昏聩

 人有不困之志

 瞎秃跛驼四使臣

 鞍之战

 赵氏孤儿

 后人感叹这段奇闻

 外举不避仇

 孟姜女哭长城

 杀了他就会失去民心

 不畏死的史官

 晏子使楚

 铜鼎里的格言

 贤人子产

 如果箭尾安上羽毛

 孔子会老子

 二桃杀三士

 田穰苴治军

 斗鸡引起内乱

 孔子主政鲁国

 过昭关

 这才是真勇士啊

 季札挂剑

 刺王僚

 想不到的刺客

 孙武出山

 贪婪的囊瓦

 渔大夫

 申包胥救国

 雪花飞舞鲁国兮

 周游列国

 夫差复仇

 老虎弯腰是为了攻击

 卧薪尝胆

 螳螂捕蝉

 狡兔死良犬烹

壮阔战国

 各怀肚肠

 三家分晋

 魏文侯求贤

 断织劝学

 乐羊伐中山

 箱中一定是珍宝

 西门豹治理邺城

 曾参三句教

 魏武卒

 吴起最后智慧

 神医扁鹊

 邹忌劝齐威王

 与徐生比美

 一张利嘴说退越军

 帝王霸三术

 卫鞅变法

 孙膑、庞涓与张仪

 宝剑不能总藏在剑匣中

 一封假书信

 想起鬼谷子的计策

 田忌赛马

 围魏救赵

 减灶计

 马陵道射庞涓

 杜赫的计谋

 齐国的辩士

 鲁班与墨子

 画蛇添足

 舌头在便有本钱

 合纵对连横

 五丁开山

 胡服骑射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张仪戏楚国

 用一个人换数百里土地.

 千里送鸟笼

 楚怀王再次被骗

 屈原投江

 假赵招窥探秦国

 一壶羊羹与一壶热饭

 头悬梁锥刺股

 合纵六国

 鸡呜狗盗

 狡兔三窟

 相思树

 庄子乐逍遥

 想不到的第一贵宾

 五国伐齐

 火牛阵

 变小人为君子

 和氏璧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赵奢的贡献

 纸上谈兵

 范雎磨难

 远交近攻

 驾车的人就是丞相

 擢发难数

 天下谋士共聚邯郸

 苟子讲学

 反问计

 长平之战

 苏代的游说

 获利无数倍的投资

 苏厉的高帽

 毛遂自荐

 异人不知去向

 信陵君不忍心负一斑鸠

 窃符救赵

 李牧出击匈奴

 周朝灭亡

 一字千金

 信陵君合纵抗秦

 猛虎吓得四腿发抖

 秦王设下的圈套

 疲秦计划

 惊弓之鸟

 甘罗十二为相

 谏逐客书

 李斯嫉妒韩非

 分化离间

 尚能饭否

 计除李牧

 赵国灭亡

 图穷匕见

 魏国灭亡

 楚国灭亡

 燕齐灭亡

 五百年一梦

试读章节

各怀肚肠

越王勾践称霸,身为原霸主的晋国却不加干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时候,晋国由盛转衰,出现了内乱,自顾不暇。就在吴、越相争的时候,晋国国政被智、赵、魏、韩四大家族把持。他们左顾右盼,各怀肚肠,一有机会,都想从别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智氏宗主智瑶产生了代晋自立之心,便把众家臣找来商议。

家臣疵说:“当前,四大家族势均力敌,一家率先发难,其他三家必会全力相抗。现在若想谋取晋国,必须先把其他三家势力削弱。”

智瑶问:“你有什么好的策略?”

疵说:“现在越国强盛,晋国失去了霸主之位。主子您可托言兴兵与越争霸,假传晋君命令,让韩、赵、魏三家各献出土地一百里,征收赋税,作为军费。三家若肯遵命割地,我们可以坐收三百里封地,这样一来,智氏更强,三家更弱;若他们不肯遵命,我们便假托晋君之命,率军将他们一一除掉。”

智瑶大喜说:“这计策非常好,要先从哪一家下手?”

疵答:“智氏与韩、魏两家和睦,与赵家有仇,应该先从韩、魏,韩、魏如肯听从,赵家就难以独持异议了。”

智瑶点头,当即派弟弟智开去韩氏宗主韩虎府中。

韩虎阴险稳重,笑脸说:“你先回去,我明日就将地界契约送去。”

智开走后,韩虎召来众家臣商议,他首先说:“智瑶想假借晋君之命,削弱其他家族,我想发兵讨伐这个奸贼,你们看如何?”

家臣段规说:“我们如果起兵相抗,便是违逆君命,智瑶必将以这个为借口来加罪我们。不如我们先割地给他,智瑶得到我们的封地,必会再去要求魏、赵割地。魏、赵不肯听从,双方必会互相攻打。如此一来,鹬蚌相争,我们就可坐收渔翁之利。”

韩虎想想也是,便应允这办法。

第二天,智瑶又派智开去向魏氏宗主魏驹要地,魏驹想加以拒绝,家臣任章私下说:“要地就给他。失地者会愈挫愈勇,得地者必骄傲自大。骄傲就会轻敌,愈勇就能团结一心。以团结之众,对付轻敌之人,智氏灭亡指日可待。”

魏驹信从,也将土地割给智瑶。

智瑶又派智开向赵氏要求割让封地。

赵氏宗主赵无恤愤怒说:“土地是前辈所传,我怎敢将它放弃!韩、魏愿意割地是他们的事,我可不会拿这来献媚智氏!”

智开回府报告智瑶。智瑶大怒,将智家兵丁全部派出,并邀请韩、魏两家联兵共攻赵氏,许诺灭掉赵家之后,三家平分赵氏封地。韩虎、魏驹一来害怕智瑶强大,二来贪图赵氏封地,便各领兵丁追随智瑶出征,一齐杀奔赵府。

赵无恤闻听,便与家臣张孟谈率兵丁逃往晋阳。智瑶统率三家人马,紧追不舍,将晋阳围了个水泄不通。赵无恤与百姓共守晋阳,三家兵马几次发起进攻,都被城中兵民用箭射回。智、韩、魏三家围困晋阳数月,不能取胜。

春秋,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春秋》编年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秋结束的年代说法不一,今多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代。这时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

战国,时代名。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被称为“战国”。西汉末刘向编《战国策》始作为时代名称。战国开始的年代说法不一:《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司马光《资治通鉴》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吕祖谦《大事记》起于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以上接《春秋》;林春溥《战国编年》和黄式三《周季编略》都起于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现在一般以周元王元年到秦王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为止,称为“战国时代”。(P1-3)

序言

外国人常说,没去过长城与故宫,就等于没来过中国;有中国人说,如果不了解春秋战国历史,就不算真正的炎黄子孙。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们的中华文化成形于并且膨胀于历时五百五十年的春秋战国。

翻翻我们的书本,一鼓作气、老马识途、假道伐虢、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窃符救赵、毛遂自荐、远交近攻、画蛇添足……这些脍炙人口的成语,都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有人说,中国三分之二的成语,出自春秋战国。虽然言过其实,但可以说,我们读历史,讲文化,如果不了解春秋战国,那么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春秋时代的特色,概括起来就两个字,一个是“乱”,一个是“霸”。周天子对天下失控,所以就会“乱”。正因为“乱”,所以需要“霸”来维持秩序。但正因为大家都想要“霸”,所以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诸侯旗。霸中有乱,乱中有霸,乱得精彩纷呈,霸得波澜壮阔。

战国时代的特色,概括起来也是两件事,一个是“你争我战”,一个是“变法求贤”。从春秋到战国,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从几千、几万人到几万、几十万人。战得恢宏,争得惊人。黄河水,浪淘沙。当弱小诸侯被一个个淘汰时,有见识的诸侯国便开始革新变法,让弱变强,由小强到大强;便开始求贤用贤,让败转胜,由小胜到大胜。因为有“你争我战”,所以才有“变法求贤”;因为有“变法求贤”,所以胜利理所当然、失败也理所应该。因为有“你争我战”“变法求贤”,所以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这些形成于春秋末和战国时的不同流派争芳斗艳、各显其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