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法治论坛”的2015年、2016年年会由复旦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承办,以“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制度——新常态、新秩序、新规则”和“金融创新与交易安全的法制保障”为主题,理论界、实务界专家共同研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理论界、实务界广泛关注,季立刚主编的《金融新发展的法治之维》即是此高端论坛的智慧结晶。《金融新发展的法治之维》内容丰富,分“金融法治新理论”“金融监管新视角”“国际化金融法治新应对”“金融法治实务新解读”“域外法律短讯”等主题,涉及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内容广泛且深入。
序
第一章 金融法治新理论
金融法制伦理性规范的逻辑起点
金融抑制、金融法治与经济增长
法系渊源、金融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
银行破产公共政策目标与立法选择:比较法的维度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与评估:一个文献综述
金融信息披露行政规制行为的发展及有效性研究
注册制的法理基础与实现路径剖析
法律金融学理论
——印度反例研究与中国借鉴
第二章 金融监管新视角
应对操作风险:“加强监管”还是“健全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法律机制变迁的路径选择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最新发展及启示
“期货法”立法模式的选择
中美资本市场反操纵规则的比较法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困境及其破解的法治思路
第三章 国际化金融法治新应对
全球化的社会影响
国际金融法视野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SDR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方案的选择
论国内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独立保函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
TPP协定金融服务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以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为视角
第四章 金融法治实务新解读
网络非法集资刑法治理的模糊化与精密化
——基于2007—2015年26起公开案例的实证分析
美国近年“幌骗”案例的监管处罚与司法审判实践
泄露内幕信息行政处罚问题探讨
——兼谈证券行政处罚中的证明方式
我国证券群体诉讼的目的与模式选择
证券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
互联网金融仲裁的规则生成逻辑及其可能进路
PPP项目“明股实债”现象之我见
第五章 域外法律短讯
G20和经济合作组织:全球规制中的天然伙伴
“银行家空间”监管
——对作为“软法”的巴塞尔协定的合法性挑战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与国际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