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还是想念台北/感受名城细部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佩茵,俊华,艾琳编著/摄影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不挑剔地说,我颇喜爱台北,但严格地审视,我到现在还在努力适应台北。

如果有人像我一般,在生命最活泼的前十五年完整地生长在与世无争的平原乡村,听懂天空与自然的密语、窥视山峦与云雾的偷情、熟悉稻原与土地的缱绻、参与海洋与沙岸的幽会、牢记民俗与节庆的仪礼,也学会以叔伯兄嫂一路喊遍全村每一个人……那么,没有理由在往后岁月寻求另一处地方当做原乡。贫穷却娟秀的小村赋予我生命的第一度肯定,潜育我的性情、人格与尊严,启蒙我去追求美、爱。尤其爱,一群有爱的朴素农夫共同使秀丽小村变得雄壮,让他们的子弟从小看不到刀光血影的厮杀、狰狞的仇恨或恶意背叛、奸佞的陷害……只学会一种和平的善意,包容生活中的灾难,也具备一股原始冲动,去接近爱、给予爱。最大的爱产生最大的美,最大的美发动最虔诚的依归。小村教会我这些,使得无论流徙到何种穷山恶水,都能尊贵地活得像自己。

十五年前,来台北的第一天就迷路了,这确是不祥的预兆。当时一个人提着两袋初中课本准备次日参加高中联考,日暮黄昏,在复兴南路附近走来走去,亲戚家的巷弄门牌老是找不到(我还没学会打公用电话),最后干脆问路往金华中学试场走,我憨直地认为到学校找间教室睡一晚,天亮爬起来考试,一切解决了。就在再兴小学附近,一个骑单车、穿制服的外省老先生拦着问:“你是不是姓简?”我吓坏了,否认。“你从宜兰上来考高中对不对?”我点头如捣蒜。他的表情如抓到小匪谍般高兴,原来是亲戚发动左邻右舍及大厦警卫全力缉捕我。她向他们形容:瘦瘦小小、笨笨呆呆的乡下初中毕业生就是她!

由于极度低能,城市生活是我高中课程外的黑狱。亲戚住电梯大厦五楼,我却会“晕电梯”,下楼买豆花,才拐几个弯,迷路了,端着一碗豆花不知怎么办。忘记随手关门或缺乏带钥匙意识,害亲戚常常喊锁匠;每天通车三小时往返新北投念书(如果没坐错车的话),她在我的书包放一包塑料袋、白花油、毛巾,郑重警告:“你觉得要吐了,就赶快下车!”每趟车至少发作两回,青白着一张脸赶到教室已第一堂课。亲戚看我天天像垂死病人,建议休学重考。我问:“有不用通车的学校吗?”她答:“台北没有,除非回乡下。”年少自尊心强,不闯出名堂决不返乡。痛下决心跟台北汽油味拼了。书包、口袋放的不是少女最爱的胭脂水粉,是晕车药、万金油、白花油、绿油精、保心安油、酸梅、撒隆巴斯,活活像个西药房,如此抹油、呕吐一年半,有一天,忽然不晕了。

台北仍是异乡。无论如何努力仍被当做乡下土团,渴望有一个朋友,却总在名单之外。我相信不是故意,只是存在彼此之间的差异太根深蒂固,以至于无法交融。我活得孤单,沉默得像一块铁,失去快乐的能力,仿佛过去的桃源小村是一场梦,眼前的鸽笼铁壁才是真的;那群亲切的村妇渔郎都是梦中人,城市的冷脸才是本貌。我在原该欢乐的年纪早熟起来,那是躲人稿纸以后的事。常常虚构不同的人物,在稿纸上排山倒海地向他(或她)倾诉。稿纸活了,我也活了;有时我们跟随文字到无人的海边开始对话;有时攀越高峰,在温暖的小山洞里闲聊……我不知道这就是想象之翱翔,写作的发轫;只知道它使我省略去寻一个愿意聆听我、我愿意恳谈的现实人物,也避免搭乘令我作呕的车行去找寻一处美好的情境。想象解决现实困厄,阻止无枝可栖的少年坠入偏执的怨恨情结。文字书写隐含一种距离,在情感倾诉之后,反过来引导自己去透视事件的虚实、省思人我隔阂的因由,进而宽宥产生隔膜的城乡渊源。(P158-160)

书评(媒体评论)

台北因着她的特殊命运,展现了迷人的戏剧性格。有戏的地方,就是作者最爱的地方。

——简姨

无论外来或本地的居民,如我这样,落地生根,你总会数落它(台北)的不是,抱怨它还未长出够好看的样子,但是它已成了你的家。

——陈雪

在台北街头遛自己,是我的小确幸。

——陈念萱

现在,我实实在在地爱着台北,在这个城市安身立命、传播信念。对我而言,台北已不再是则谣言。

——阮义忠

常年远行他乡的我,总在异乡想念台北的点滴,离开愈远、愈久,愈想念台北。

——杨志弘

后记

台北最美的不只是细节

几个月前,我刚从台湾环岛游回来,那时的台北只是我旅行中的一站,但仅是匆匆走过。这次有幸与两位前辈一起成行,怀揣着重新认识台北的期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仿佛与老友重逢般亲切,但由于领受了从细节感受台北的“任务”,不由得睁大眼睛去观察、去记录,才发现台北这座城市处处充满了惊喜,每一天与这座城市的相遇都刷新着我对她的认识,她既像老友一般随和却又像新朋友一样让人感到按捺不住的雀跃和欣喜。

台北的细节处处渗透着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地铁(台湾称之为“捷运”)里用“年长者”“行动不便者”代替“老弱病残”的说法,多的不只是寥寥几个字,更是对弱势群体的尊重。走道的扶手分为高低两排,较低的一排专供个子较小的小朋友使用。类似的设计在博物馆里也很普遍,为了让小朋友能自己体验,互动装置不仅有常规版,还有小朋友专用的迷你版。这样以人为本的生活细节在台北俯仰皆是,周到贴心的设计背后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源自内心的对人的关爱。

除了无数暖心的生活细节,这次台北之行最让我感动的是一路上遇见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演绎出这座城市最美好的一面。虽然可能有落了俗套之嫌,但还是忍不住想说台北最美的风景的确是人。

沿着迪化街朝大稻埕方向漫步,看到了久闻大名的槟榔,碧绿生青的门面下坐着一个挽着头发、约莫十六七岁的女生,一边听着音乐哼着歌,一边麻利地包着槟榔。她那么投入,直到我们走近了才发现“顾客”上门,有点羞赧地把音乐关了。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包槟榔,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包槟榔的材料是什么,槟榔应该怎么吃,她都很耐心地一一回答,看到我们充满好奇却又有点担心,她主动请我们尝尝刚包好的新鲜槟榔,嫩绿色的小小槟榔,一咀嚼浓郁的味道就四散开来,别有滋味。可惜最后我们都无福消受这独特的“美味”,但她并不介意,还高兴又有些害羞地答应了我们和她合影的请求,就在我们走之后不远又听到她的收音机里传出了音乐……这家小小的槟榔店在偌大的台北显得似乎微不足道,但在这不到10平米的小小天地里,勤勉工作、热爱生活的人坚守和传递着心底的温晤和善良.

在台北除了便捷的地铁,计程车(的士)也是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最重要的原因是台北的计程车司机都特别能侃,从时政民生到哪里有地道实惠的美食,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其中,有一位司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他的车里放着两支娇艳欲滴的百合花,原来他每天出车前都会去买上几支鲜花,放在车里既带给乘客视觉和嗅觉上的双重享受,也让自己在忙碌工作时亲近自然,而且不少乘客(包括我在内)都是被他车里的鲜花吸引而来的,每天花几十台币(折合人民币不到20元),让自己和别人都能有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简简单单就能把每天工作的8小时也变得富有美感和诗意,受到他的启发,我的办公室桌头现在也放上了鲜花。

在结束这次台北之行前,我到了朋友推荐的茶馆“串门子”去买伴手礼。因为对茶了解并不多,店员很耐心地为我冲泡了很多品种的茶叶让我品尝,老板询问了我要送的人大概的年龄后主动向我推荐了适合的茶叶。听到是朋友介绍而来后,老板还特意选了店里上过杂志,最美的一景帮我拍了一张照片,当我准备告别时,老板根据我的要求推荐了另一家茶馆的茶叶,希望我能找到满意的伴手礼。这样的店主我在台北遇见过好几次,他们会从客人的角度出发,帮忙解决客人的问题,其中不仅仅是生意经,也包含着他们将客人视作朋友的尊重和友好。

台北这一路接受到的友善太多太多,不胜细数,台北的人们带给我的除了感动还有震撼。那天,我遭遇了台北的雷雨天,倾盆大雨将我逼退到路边的7-ELEVEN(便利店)里,好在不久雨势渐止,我准备重新上路时听到传来了“致爱丽丝”的音乐声,才发现路边那些提着大包小包的“行人’原来不是在避雨,而是特地等候这辆带有伴奏的垃圾车。垃圾车外表没有脏污,更没有让人掩鼻避之不及的异味,居民们撑着伞自觉地排着队,将提前分类好的垃圾装进相应颜色的垃圾袋丢到车上。不一会儿人群散去,垃圾车又响起音乐驶向了下一站。这个雨中看似寻常的小插曲背后隐含的制度、管理以及人们的公德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如果说扔垃圾这件小事看到的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那台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创新也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启发。台北年轻人闲暇常去的文化创意园区里到处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有趣设计,美轮美奂的剪纸灯罩、小巧精致的刺绣首饰、造型百变的陶瓷摆件……传统技艺被巧妙地融合在各种奇思妙想中,通过视觉、触觉的直观感受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用质感表达自己的存在。当然,台北也有各种展馆带领人们全方位、更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看到台北偶戏馆里展出的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的戏服、人物、伴奏乐器、舞台……仿佛一下就穿越回了那个偶戏辉煌的年代。但给我印象更深的是那天在偶戏馆里的参观者,有的是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孩子们玩起皮影戏来有模有样;有的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自发地来偶戏馆参观,还兴奋地自拍留念,也许在他们眼里这不但不老土,还挺酷的呢!不仅是参观者,这里的员工和志愿者也清一色全是年轻人。难怪传统文化在台北能不断创新,生生不息,因为它早就深深地扎根在最有活力的年轻人心里。

关于台北的细节和故事实在难以用文字穷尽,这座城市的气质和魅力值得每个人来亲自体会。台北的细致、温暖、友善,相信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你就能感受得到,也会像我一样,回来这么久依然想念她的美好。

这次台北之行,感谢台北同行朋友们的热心帮助,带领我们认识了这座城市的迷人魅力。感谢龙图腾的罗姐、郝总编和婉真,给予我们很大帮助,还带我们吃到了传说中的芒果冰和其他地道的台北美食。感谢阮义忠、简媜、朱天衣、杨志弘、陈雪、陈念萱、叶永烈老师,在书中分享了你们对台北的记忆,对这座城市的深情。感谢领导相信我并委以重任,让我有第一次写书、编书的机会。感谢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你们的支持让我们动力满满。感谢同行的佩茵、俊华老师,因为你们,每一天寻找细节、搜罗美味的旅程都充满欢乐,让人无比期待。感谢在台北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你们让我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柔软和温暖。

在回到上海写书的这几个月里,我还时不时地会像在台北一样观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欣喜地发现上海的地铁站里也开始装上了AED装置(心脏自动体外除颤仪,一种便携式的医疗急救设备)。相信类似的以人为本的贴心细节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期待有朝一日我们的城市精神里更多一份温暖和友善,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可爱,让人心生向往。这本书是“感受名城细部系列”的第二本,第一弹《我还是喜欢东京》引发诸多热议,金玉在前,我们也不敢懈怠,无奈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的不完美之处敬请各位读者多多包涵指正。台北的美好不仅仅在美食、美景,如果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带给大家尽可能多的思索和感动,那将是我们的幸运,也期待未来和大家相遇在更多的城市,分享更多的细节之美。

艾琳

目录

序 一个台北客想念的台北 杨志弘

自序 无意识散发出来的美德,才是真美德 佩茵

细节,让城市更美好!

 你真懂我!让人暖心的细节设计

 有他们在,我就很安心

 好方便,不用麻烦别人也能自己搞定

 干净又漂亮,你真美

我确信,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真细心!你考虑得比我更周到

 欢迎来到我的王国

 来来来,一起逛吃逛吃

 8小时以外的精彩生活

 在这里我是

为什么台北人这么喜欢文创

 创意无处不在

 就是要颠覆常识

 让人忍不住买买买的文创商品

在台北的大学与医院找细节

 原来医院也能很暖

 让知识唾手可得

 会学习也会生活

台北,浓得化不开的中国传统元素

 看得见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心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台北

 台北不再是谣言 阮义忠

 台北小脸盆 简媜

 我曾有个当杂货店老板的梦想 朱天衣

 城市里的迷宫 陈 雪

 理直气壮遛自己 陈念萱

 浓浓的年味 叶永烈

后记二则

 捕捉细节 拥抱台北 俊 华

 台北最美的不只是细节 艾 琳

序言

无意识散发出来的美德,才是真美德

因缘际会,成年的我得以走过很多地方很多城乡,在柬埔寨巴肯山看过日落,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拜过海神庙,在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饱览亚欧两洲的风情,在美国华盛顿纪念碑前寻找据说是清政府赠送的那块纪念石,在欧洲大陆多国间穿行,就好像穿行在我的中原大地。

要说,这些地方,都那么美,那么唯一,那么迷人,无一不让人想念,但是,我最想念的还是台北——离我最近的台北。

去台北的旅行计划,我从来没有安排在首当其冲的位置。我总觉得,不急不急,我总是有机会去台北的。就好像我住在上海,我还没有登过东方明珠、没有逛过豫园、没有玩过迪士尼,因为我总觉得,自家的地方,不急,以后再去也不迟。

但是缘分就是,你自己没安排去,命运安排你去了。作为“感受城市细部丛书”的开山之作,“我还是喜欢东京》)出版后大受欢迎。策划者大受鼓舞,便又规划了台北、波士顿、布拉格三个城市的拍摄与写作任务。作为属下,又号称文青,我便义(颇)无(为)反(踌)顾(躇)地接受了台北这个城市的编写任务。

于是,台北,我来了。

于是,台北,我走了。

于是,台北,我开始想念你了。

多年的行走经验,我深以为然: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她的文化人格。探寻一个城市,就要探寻她的文化根源。你登上台北最高的101大厦,你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繁华建筑与升腾不绝的经济活力。你钻进台北西门町午夜12点还拥挤不堪的人流,你看到的是都市喧嚣的灵魂与生生不息的市民气息。

但是,这是台北吗?类似的风景,在纽约、在法兰克福、在布加勒斯特、在上海,都能看到一样的。

台北人,为什么还在阅读竖排繁体文字图书?为什么开出租车的人也显得那么文质彬彬并且谈吐从容不迫?为什么市民能够一丝不苟地遵守着垃圾分类的规定、大雨天拎着垃圾袋站在路边等着垃圾车的召唤?为什么对政治上风潮不断的蓝绿相争能一笑而过且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这些仿佛才是台北这个佳人绝世而独立的地方。

对一个城市的描绘,有很多种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历史的方法,比如讲城市的进化史;一种是艺术的方法,比如讲城市的建筑;再一种就是人文的方法,比如讲人们的生活。

本书的写作方法,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用眼睛观察,用镜头记录。文字不多,点到为止。图片不美,关键是打动人心的细节。不是故事情节,而是城市管理和人文关怀的细节。

比如说,地下紧急避难所的标识牌,不仅标识了能容纳的总人数,还区分了当地居民以及路人的分配比例,而且标识了责任人。再比如,大街上的路牌,不仅标明了地名与方向,而且标明了与目的地的距离。多么贴心!商场餐厅,挂出了厨师的大幅招贴画,给予美食制作人最高的敬意。满街可见的便利店,大部分都贴出了免费使用公共卫生间的标识。多么可爱!

但是,当我就这些可爱之处跟台北人交谈的时候,他们却熟视无睹、毫不在意,觉得这些太普通了,甚至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认为这是一个城市的应有之物。应有之物?在我们大陆,有多少城市,经济可能比台北更发达,城市建筑可能比台北更豪华,可是,这些彰显城市管理水平、特别是人文关怀的细节,却远远比不上台北!

人的美德的形成,自然要经过灌输、训练,在现实中不断得到正反馈与负反馈,最终将其习得为自己品质的一部分。这种自然而然、无意识散发出来的美德,让人如沐春风。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由衷地认为,无意识散发出来的美德,才是真美德!

城市也是如此!一个美好的城市应该是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的、以人为本的美德,市民身居其中,舒服得感觉不到美德的存在。就像鱼儿在水中,感觉不到水的存在,台北就是这样的城市。

这样的台北,叫人如何不想念!

佩茵

2017年3月

内容推荐

佩茵、俊华、艾琳编著的《我还是想念台北/感受名城细部丛书》是“感受名城细部丛书”之一。全书500多张图片从城市公共设施、生活态度、文化创意、传统底蕴等多个视角,用细致入微的视觉细节捕捉台北这座城市更深层的人文气质与精神。同时由多位文化名家讲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深情,如摄影师阮义忠、作家简媜、朱天衣、叶永烈、杨志弘、陈念萱、陈雪等。

本书图文并重,希望通过视觉感受与文字想象的结合,与你分享以人为本、温暖美好的台北城市细节。

编辑推荐

美好、温暖……佩茵、俊华、艾琳编著的《我还是想念台北/感受名城细部丛书》用真实接地气的照片带你认识一个从未见过的台北。

了解台北从这一本开始!

关于台北的细节和故事实在难以用文字穷尽,这座城市的气质和魅力值得每个人来亲自体会。台北的细致、温暖、友善,相信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你就能感受得到,也会像我一样,回来这么久依然想念她的美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5: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