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泰琪著的这本《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主要讲述宋朝时期苏洵、苏轼、苏辙的家族故事。“苏氏文章擅天下,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苏轼文、道并重,是宋朝伟大的文学家,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苏辙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此三人成就之高,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 书名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罗泰琪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罗泰琪著的这本《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主要讲述宋朝时期苏洵、苏轼、苏辙的家族故事。“苏氏文章擅天下,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苏轼文、道并重,是宋朝伟大的文学家,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苏辙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此三人成就之高,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内容推荐 “苏氏文章擅天下,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苏氏父子三人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独占三席,可见其分量。罗泰琪著的这本《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以北宋为时代背景,讲述苏洵著书立说、教子、为子奔波的后半生和苏轼、苏辙少年得志而一生坎坷的家族故事。苏洵的散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 苏轼的散文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苏轼的诗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的词风,成为豪放派的创始人,并提高了婉约词的境界,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辛弃疾一起并称苏辛。 苏辙的诗“温雅高妙,如佳人独立,姿态易见”。 目录 第一章 眉山苏氏一族 一、眉山苏氏始祖 二、苏洵娶妻攀高 三、苏门婆媳佳话 第二章 名动京师 一、成都知府荐苏 二、苏洵名震京城 三、苏轼杜撰应考 四、苏辙殿试波澜 第三章 初涉官场 一、上峰罚铜八斤 二、玉女泉水故事 三、苏辙审判道士 四、王弗苏洵撒手 五、苏轼续娶姨妹 第四章 首度被贬 一、苏辙力缓变法 二、苏轼横遭弹劾 三、巧判妓女从良 四、思弟把酒问天 第五章 诗案风波 一、湖州奏章惹事 二、御史千里逮轼 三、关押调查审讯 四、神宗皇帝断案 第六章 黄州汝州 一、租来东坡种地 二、苏轼离开黄州 三、三、苏辙连升七级 四、四、二苏再反新法 第七章 再遭贬谪 一、车盖亭案惊魂 二、杭州为官有道 三、苏辙一年三迁 四、二夫人赴黄泉 五、郎舅握手言和 六、侍妾朝云仙逝 第八章 魂归常州 一、苏辙六罪可杀 二、新妇魂散龙川 三、驿站住宿风波 四、颍昌还是常州 五、卖田援助侄儿 第九章 自有公论 一、元祐奸党石碑 二、二、不必破费买坟 三、闭门著书教孙 四、六十年后谥号 五、二苏三苏两坟 试读章节 一、眉山苏氏始祖 1.宰相贬官眉山 1900年前东汉时期,陕西咸阳有个人叫苏章。苏章出身名门,八代祖叫苏建,做过汉武帝右将军;祖父叫苏纯,是东汉年间的奉车都尉,随军攻打北匈奴、车师有功;做过中陵乡侯、南阳太守。这个苏纯性格倔强,脾气急躁,看到别人有错误有缺点,总是毫不留情地当面批评。大家对他爱恨相交,既尊敬地叫他大人,又怕他、躲他。 苏章继承了先辈的优点,喜欢读书,善于写作,品行端正,被汉安帝刘祜任命为议郎。议郎是顾问类闲官,有事就来,无事不用每天上班,但每年享有朝廷俸禄600石。苏章精明能干,办事踏实,深得朝廷信任,职务不断提升,做过武原县县令、冀州刺史、并州刺史。苏章的脾气跟他祖父苏纯一样,刚正不阿。有一年因为触怒豪强,得罪权贵,他被朝廷免去并州刺史,到河北赵县隐居。后来朝廷重新起用苏章,叫他去河南当太守,可他看透官场,不愿再人仕途,婉言谢绝。 苏章的这些故事都有古书记载。南朝人范哗在所著《后汉书·苏章传》里,给我们讲了个苏章不徇私情、秉公处置清河太守的故事。苏章做冀州刺史的时候,接到报告说,清河太守有贪赃枉法的行为,便前去调查,发现果真如此。苏章鉴于清河太守是他的老朋友,先设宴款待清河太守,与他喝酒交谈,诉说平日友好交往的事情。清河太守高兴地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天,而我独有两个天。”苏章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清河太守回答:“你是我的上司,一定会处处关照我,就是我的天。”苏章说:“今天晚上我与老朋友你喝酒是我们的私人感情,明天我作为冀州刺史断案子,那就得秉公执法。”第二天,苏章升堂断案,不徇私情,判处清河太守有罪,给予严厉处罚。这件事传遍冀州,大家都知道苏章办公事不讲私情,于是都害怕他。后来苏章当了并州刺史,为民除害,除掉乡间豪强,违背了圣旨,“犯罪”被免官,便回到乡下不问时事,不与人交往。再后来,朝廷任命他为河南太守,他不接受。这时天下大势越来越坏,老百姓都很悲苦。有人向朝廷举荐,说苏章是国家干才,应当重新起用,但朝廷没有再任用苏章。苏章最后死在家里。 苏章的后人叫苏则,做过魏国东平郡的宰相,家族兴旺,形成苏氏河北赵县体系。到了唐朝,苏章有个后人叫苏味道,秉承先祖遗风,自小聪颖,文采出众,20岁即高中进士,在武则天朝登上宰相高位。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李显即位,苏味道因为犯事连连被贬,最后被贬为四川眉州刺史。眉州位于四川西部,距离峨眉山和成都百余千米,早先的名字叫齐通、青州、眉州,公元976年才正式叫眉山。《眉山县志》说:“峨眉揖于前,象耳镇于后,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象耳镇在眉山城西2千米处,相传是唐朝诗人李白少年时“铁杵磨成针”故事的发生地。 苏味道愤愤离京,长亭短亭,逶迤西行,翻越秦岭入川,正待前往贬地眉山,突然在半道上接到皇帝圣旨,改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益州泛指现在四川、重庆、陕南地区,大都督府治在成都,管辖三十八郡。苏味道接到圣旨后眉开眼笑,心想皇帝还没忘记自己,便吩咐管家轻车快马,兼程前往,没想到年岁已高,辛劳过度,加之十分兴奋,还未到成都,便在中途去世。这是公元705年的事。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做官,老二苏份是一介布衣,伴随苏味道人川。苏味道去世后,苏份料理完父亲后事,便留在了眉山,后来结婚生子,繁衍家族,成为眉山苏氏始祖。这件事经过苏洵考证确凿,记人《眉山苏氏家谱》。P2-4 书评(媒体评论)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 二苏具天授之雄才,而又得老泉先生为之先引,其能卓然成一家言,不足异也。老泉先生中年奋发,无所师承,而能以其文抗衡韩、欧,以传之二子,斯足异也。间尝取先生之文而读之,大约以雄迈之气,坚老之笔,而发为汪洋恣肆之文,上之究极天人,次之修明经术,而其于国家盛衰之故,尤往往淋漓感慨于翰墨间。先生之文,盖能驰骋于孟(子)、刘(向、歆)、贾(谊)、董(仲舒)之间,而自成一家者也……上继韩、欧,下开长公(苏轼)兄弟。 ——清人邵仁泓《苏老泉先生全集序》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