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的眼泪(2017年东莞市优秀环保作品选编)
分类
作者 东莞市环境保护局编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打捞工阿仲

袁有江

一段不到一公里的河道,连接的是东江和运河。其间主要经过莞城老街振华路段,沿途散布着的房舍大都是老街店铺、旧宅等建筑。古风色调的房屋、青苔爬过的楼墙,衬以上百年、数十年不等的老榕、玉兰和芒果、龙眼等树。即使是炎炎盛夏,河道上阴翳蔽日,树荫连着树荫,一片凉爽之气。每当走在河道边,我总会慢下脚步。沉浸于树荫的庇护,流连于老街的沧桑,感怀时光在这里刻下的种种痕迹。繁华的气息已然不再,留下的只是老街今日的萧条和幽静。于我,于喜欢安静的人们,却是再好不过的去处。

我时常想,如果倒退二十年、三十年,这样缓缓流淌的河道,这样古朴而清寂的旧城街风貌,当是一阙小桥流水、枯藤老树似的小令,更如嵌于闹市之边、别有洞天的农家乐园。然,我不能——或者说,是时光的不可回转,更是河道无法往复。原因在于,今日之河道,与往昔之河道,已然天壤之别、昔非今比。

而我时常于清晨走到这里,既为久居城市鲜有的安静,亦为河道上那个摇曳的身影。我和其他熟识他的人一样,唤他阿仲。“阿仲,咐早返工(上班)”“阿仲,食佐早餐未”。这多是本地阿婆阿公对他的问候。“阿仲,上来抽支烟。”“阿仲,中午去你家喝两杯。”这多是我和寄居于此的外地朋友对他的招呼。那时,阿仲往往还在河道之上、树荫之间穿梭、忙碌。虽然阿仲五十好几,年龄上大我差不多一轮,但还是不让我叫他仲叔,而喜欢我叫他阿仲。

忘记告诉你的是,清理河道的漂浮物、垃圾等就是他主要的工作。每听到招呼,偶尔,一个半秃的脑袋就会从厚密的树枝间探出憨傻的笑脸:早晨,依噶忙哽(早上好,现在正忙着呢)。随之而来的是他那咧开的大嘴和被烟垢染黄的牙齿。树叶拨开之际,时有浓郁的腥臭味飘来。令我后退几步,作捂鼻摇头欲呕状。虽有几分故作姿态、夸张之嫌,但终是难以忍受那股异味。招呼完毕,我即前往早餐店用餐或去老街溜达,阿仲则继续摇着他的小船,埋首打捞河道上的漂浮物,却难见其身影——那沿河的树木委实是茂密至极。只能想象着他站在小船的腹部,将绑有网兜的竹捞伸向河面,不厌其烦地将树叶、塑料袋、瓶子、泡沫碎片等物一一打捞进船上的竹筐。每每我归来,阿仲还在忙碌,或打捞,或将打捞的脏物端上码头,或拨开浓密的枝叶慢慢划行。偶尔,也能见他小憩于河道边的凉亭。或看打牌、喝茶的阿公阿婆,或听一群妇人的家长里短。多数时候,他则点一支红双喜烟,做吞云吐雾深思状。他思考什么呢,难以揣摩。

河道虽短,但要在流动的水面之上尤其是浓密的树枝间穿梭、打捞,其实并非易事。一边要保持船儿的稳定和自身的安稳,一边还要注意随时阻挡过来的枝叶并打捞起漂浮物,这不是三五日能练就的功夫。“哎,干这活十多年了。”某次与他闲聊,我探得他打捞工的工龄。听他那口气,应是早已起腻,却为生计又不得不干下去。这个时候,他原本满口的本地白话也因我这个外地的朋友而变得一嘴白话和普通话混杂。这当然是他的真诚与憨厚之处,白话顺口,于我却往往云里雾里。因此,他选择的是自己的改变。正如他选择这份看似简单实则让人生厌的工作,亦是不得已而为之。虽有土著的身份,却是一家老小艰难求活于世。他没有技术,更无学历,原本以在东江打鱼为生,今却无以为继——除了政策的不许,亦有今日之东江天翻之变,江里鱼倒是不少,那鱼岂有往日之鲜、之肥、之净?而更让他难受的是内心处对现实变化的难以接受与面对。往日生活多艰辛,可谓风雨飘摇,然则衣能遮体、食能果腹。清贫之外多的是生活的恬淡和纯净,月明风清,水亮天蓝,那也是世外桃源般的享受。细说起来,这份工还是社区对他的怜悯,十六年前正式交付于他。摇摆、往复之问,一晃青丝变白头。

而即便再多的留恋、不舍甚至谩骂、痛恨,于他,又能若何?时代在变,工业要兴起,经济要发展,大势所趋耳。更上有白发苍苍老母,下有嗷嗷待哺之弱儿。正如我等离乡背井之浪子,亦属无奈之举。

河道边的凉亭聚集者大多是或退休或无事可做的本地老者,带小孩的、清闲的妇人。因为经济的发展,振华街往日的繁华带动,富裕起来后的人们多以饮茶、打牌娱乐消遣。每到上午九点左右,人们准时来到这里,品茶,“搓麻”,聊天……其乐融融,好不热闹。虽时有河水的异味袭来,却也每日定点围坐于此,不聚不欢,不晚不散。当然,热闹是他们的,阿仲多是旁观。虽是旁观、凑热闹,但阿仲还是喜欢这里。这个点也是阿仲上午下班的时间,家中黄脸婆爱唠叨,孩子念学住校,下班的阿仲常选择留在河道边。除了偶尔加入到老者们之间,凝视、观看自己清理过的河道,是阿仲最喜欢做的事。他维护的水域短短不足千米,却每日都能从河道里捞出数百斤重的污物。这些漂浮的脏物,以往多是工业垃圾,如今政府加强了环保,现多以生活垃圾为主。说到底,还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加上临近热闹至极的细村市场,周边各色人等鱼龙混杂。很多人为图方便随意乱扔弃物、倒置倾泻生活垃圾和污水。很多时候阿仲也无奈,毕竟每个人的素质不一,又都是邻里街坊,他不好一一去指责、规劝。

P3-5

目录

序一 感恩地球,感恩生命 _香杰新

序二 水的眼泪 _姚天予

做一滴映出太阳光辉的水

 打捞工阿仲 _袁有江

 水上漂来的小镇 _张成华

 在东莞,水声将我舒展(组诗) _蒋志武

 厚良治水 _汪雪英

 劈山引水之梦 _周齐林

 呼呼呼呼…… _洋羊张

 洗澡小记 _朱方方

 野湖水事 _沈汉炎

 云霓之望 _何佳

 向每一滴水致敬 _陈苑辉

 马颈坎 _万传芳

 时光的水印 _刘枫

 水的悲喜(组诗) _黄吉文

 江景杂感及环保话题 _范雪芳

 做一滴映出太阳光辉的水 _王松平

 停水后 _叶雪茹

 拯救茅洲河 _唐泽明

 “小气”保姆 _刘庆华

 凝结生命之水 _薛斐

 病由心生,水因贪浊 _黄秀玲

 消失的疍家人 _陈荣泽

 水之谣 _曾楚涛

 水:爱的呼唤 _董烈梅

 父亲母亲的节水情缘 _刘泽环

 父亲的渔竿 _古颖芝

 观生命源于自然·萌健康来自环保 _尹东成

水精灵的悲哀

 水问 _黄爱涛

 水不知道,我们知道 _董鑫

 湖水过滤实验观察日记 _张馨悦

 味道 _郭映雪

 渔家 _蔡筱晴

 珍爱生命之源——水 _石艺锦

 眸中清流,心底愁 _白冰冰

 故乡有条河 _黄爱涛

 东江水,生命情 _刘伟峰

 水——生命之源 _周琦

 我与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_莫燕渔

 大漠中的那个夜 _盘欣灵

 节水大赛 _高欣欣

 水桶里的秘密 _张家豪

 奶奶与水的故事 _林心如

 重塑水魂 _张婉盈

 水说 _曾慧蕾

 变迁 _张雅琳

 我的“报复”计划 _叶彤

 寻水 _邓雅婷

 生命之水 _梁琬婷

 淼淼归来 _孙璐璐

 那河、那水、那女孩 _唐楚彦

 念念不忘故乡的水 _欧阳冠芳

 小水滴写给人们的信 _林丹

 一滴水,一个地球 _王睿鹏

 百乐归溪 _曾爱

 被教育用水的日子 _刘翠雯

 东莞的水 _李易

 较量 _朱乾维

 井与水中的宛转流年 _丁佩雯

 邀请 _林嘉欣

 让我们成为滋养生命的一滴水 _钟紫媛

 珍惜我们的生命之源 _李铭轩

 一场噩梦 _李英豪

 悠悠古井 _赖妙爱

 水龙头关紧了吗 _邵杰镭

 善待我的好“朋友”——水 _蒋俣

 节约一滴水,汇成一条河 _裴嘉译

 请善待人类的好朋友——水! _邹永康

 水歌荡漾,万物生长 _钟雪杨

 保护水资源,共创我们美好的明天 _田卓

 妈妈挑水 _蔡润琛

 生命之源——水 _陈玉婷

 那个进男厕所的女生 _曹轩烨

 水——生命之源 _邱子凌

 水——生命之源 _张鑫磊

 看,水“哭”了 _唐萌

 天更蓝,水更绿 _付佳欣

 生命中的水 _张博睿

 大海与小溪 _周桦

 水的思考 _陶锐

 泪,水 _谢蔚雯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_蔡乐帆

 当节约受到表彰 _李雨珊

 节水!节水! _黄建华

 水——生命之源 _李宇淇

 觉醒吧,人类! _李雨露

 水知道答案 _李司晨

 水精灵的悲哀 _李欣妍

 水王子 _梁雨馨

 水,贵也不贵 _刘达凯

 水——生命之源 _刘一涵

 水——生命之源 _张惠淇

 太姥姥与水塘 _许恬

 同沙水意 _黄欣欣

 与众不同的旅行 _魏子淇

 水之声 _王滢

 我与水的故事 _罗媛心

 孝子 _谢露莹

 生命之源 _杨丽桦

 拯救生命的天使 _邬嘉琪

 节约水,创造美 _罗梓仁

序言

水的眼泪

撰稿者:姚天予 演讲者:邹若岚

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孕育了千年未绝的华夏文明;神圣古老的恒河,添上了古印度历史的妆容;迂回蜿蜒的尼罗河,赋予古埃及历史的荣光。水,流淌成了时光,见证斗转星移,岁月沧桑;水,编织成了历史,从大河文明,到工业时代,陪伴人类步步成长。

在中国的南方,有一条江,启迪先民的智慧,灌溉广袤的土地,形成四季如春的美景,孕育独具一格的文化。东江,与东莞一起,沐浴改革的春风,引领新世纪的航标,谱写独一无二的时代华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工业化的车轮滚滚向前,为我们带来经济的繁荣、多彩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拔地而起的烟囱,沿江而立的工厂。我们的生命之源——水,为人类的发展付出巨大的代价。清脆动听的欢唱变成痛苦无奈的呻吟;清澈透亮的水流变成乌黑浑浊的液体;散发泥土芳香的气息变成让人闻而远之的恶臭!水,在哭泣,然而它晶莹的泪珠在滚滚而来的废水大潮中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沉浸在利益世界中的人类,又怎能静下心来去听听水的哭泣?又怎能擦亮眼睛去找找看看水的泪光?

东莞这座美丽的城市地属南方丰水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缺水”这词似乎从来与东莞绝缘。可是,东莞的用水量排全省第一,但人均占有的水资源百分比却十分低,东莞是本地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为什么会这样呢?水质!因为水质!相关的实地考察告诉我们:东莞市境内大部分的河涌的水质不能供用,大部分用水依赖东江,造成供水量单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瞧,莞城的运河水污染让我们痛心疾首,你看,松木山水库出现大面积死鱼的现象让我们不堪回首,你听,许多镇区的河涌正在集体哭泣!流水载物,古人早就知晓,然其所为,也只是泛舟履波,而现代人想让所有的垃圾和排泄物都搭上这趟免费公交车!水,终于盛不下了,载不动了,气喘吁吁,奄奄岌岌。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开发中,充分利用海、江、山、田等的自然神韵进行城市建设,圈定了水源保护区,把水景引入城市,依山势进行建筑布局,增加城市动感,构筑“山水东莞”的神韵,在打造山水城市时,重点抓好“四还工程”,还绿于民、还靓于民、还水于民、还气于民。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潺潺流水能重归故里的希望。东莞,这座城市正试图并且很努力地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条平衡之路,努力为后世留下金山银山,也留下绿水青山。

“逝者如斯”,若不逝,孔子怀里的表如何走动?“曲水流觞”,若无流潺载杯,我们何处寻觅人生的朦胧诗意?王开岭在《古典之觞》中说:“江之污,即心性之污;河之腐,即时代之腐;流之枯,即精神之枯!”莫让水的灵魂再被侵害,莫让人类之心被利欲所熏,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水资源,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重现人世,让“孤鹜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致重返人间,让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让东莞拥有更美好的明天,让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将来!

(姚天予,东莞市第六中学学生;邹若岚,东莞市第六中学学生,曾获得广东省环保演讲比赛第一名)

内容推荐

东莞市环保局、教育局、市文联于2017年5-7月举行了“水——生命之源”环保征文比赛。本次征文比赛分为学生组、成人组两个组别进行作品征集。大赛主办方将此次比赛的获奖作品共100篇汇编成集。香杰新主编的《水的眼泪(2017年东莞市优秀环保作品选编)》有相当一部分成人组的作者是小有名气的作家或职业文字工作者,作品有较高的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学生组的获奖作品是由近4000篇投稿作品中优选而出,获奖作者遍布东莞全市各中小学。此书的出版以期带动更多公众关注环保,保护水资源。

编辑推荐

“水—生命之源”环保征文比赛以提升广大市民、中小学生的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为主题,发掘保护水资源的好人好事。

在首届环境文化节举办期间,该活动受到广东东莞市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和踊跃参与,共收到近5000余件参赛作品。作者们在文章中表达环保观点,讲述环保故事,抒发环保情怀,最终评选出的100件优秀作品并集结成《水的眼泪(2017年东莞市优秀环保作品选编)》征文作品集。

本书由香杰新主编。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