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缅怀毛泽东编辑组编的《缅怀毛泽东(下)》以表达对毛泽东的深切怀念。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自1990年3月开始,陆续约请了部分长期追随毛泽东进行革命和建设工作的老战友、老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撰写回忆文章,编成《缅怀毛泽东》一书,以表达对毛泽东的深切怀念。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已于1992年8月编写,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收入下卷的48篇文章(约55万字),同上卷一样都是作者不顾年迈、体弱和工作繁忙,专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撰写的。有的文章的基本内容虽已见诸报端,但作者这次又重新作了改写和增补。
本书是下册,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缅怀毛泽东编辑组编。
回忆六十年代初毛主席
倡导的调查研究新风
薄一波
今年12月26日,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100周年诞辰。
对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我曾在1981年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写过两篇回忆文章,分别发表在《红旗》第13期和12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
近年来,我在研究、思考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事件时,接触到六十年代初毛主席倡导调查研究的宝贵文献,感受很深。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希望我写一写,作为“纪念文集”中的一篇。
毛主席历来重视调查研究。
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亲自做过大量调查研究,写下了许多名篇,为全党同志认清我国的国情,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和政策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为了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曾用两个月的时间听取34个部委的汇报,写下了《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著作。
六十年代初,为了纠正1958年以来农村工作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中的工作失误,毛主席带领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制定了“农村六十条”,对我国农村克服严重困难、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
1960年夏,因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共产风”又重新刮了起来,农业大幅度减产。中央和地方一些负责同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曾深入基层作调查研究。11月15日,毛主席代中央起草的《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提出:“省委自己全面彻底调查一个公社(错误严重的)使自己心中有数的方法是一个好方法”,“省委不明了情况是很危险的。只要情况明了,事情就好办了”。同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召开的北京工作会议和1月14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主席表扬了湖北省委对沔阳县通海口公社纠正“共产风”的调查,表扬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对河北省宝坻县(今属天津市)江石窝生产队的调查,并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1961年要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
八届九中全会闭幕后,毛主席率先身体力行,派出田家英、胡乔木、陈伯达三位秘书各带一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调查,为期10天至15天,各调查一个最坏的生产队和一个最好的生产队,然后到广州会合。
三个调查组1961年1月21日离京,赶赴农村。1月26日,毛主席也带着急于了解农村情况的紧迫心情,乘火车离开北京,经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于2月24日到达广州。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沿途听取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和广东七个省委和田家英、胡乔木、陈伯达三个调查组组长的汇报,还同一些县委书记谈了话,做了一路的调查研究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动员工作。
这一时期,有些省市自治区党委也在做调查研究工作。
3月10日,毛主席主持的“三南”(中南、华东、西南)会议在广州开幕。与此同时,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同志主持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会议在北京开幕。两个会的主要议题,都是讨论农村工作。11日,毛主席把他1930年春写的《关于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加上批语,印发给“三南”会议各同志。
毛主席刚到广州时,就看到中央广东调查组2月19日报送的《调查纪要》。“纪要”讲到:“公社各级的关系,在解决了自下而上的‘共产风’问题后,似乎应当注意更适当地解决队与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在分配上的某些平均主义。”关于队与队的平均主义,“纪要”举例说,新兴县里洞公社蒙坑大队是由原来的两个高级社合并起来的,一个在山上,副业门路多,收入高,一个劳动日1.2元;另一个在平地,副业门路少,收入低,一个劳动日O.7元。现在,都降低了,而且降成一样,都是0.4元,两个大队的社员都有意见,收入降低多的社员意见更大。关于社员与社员之I司的平均主义,“纪要”认为,主要表现在供给与工资的比例、公共食堂的某些制度上。大沥公社平均每月共发工资500元,可是按人口平均供应的粮食、菜、油、盐、柴等合计每月需2600元,按劳分配的工资部分还占不到总分配数的20%,而按人口平均分配的供给部分却占了总分配数的80%多。公社干部认为,“劳动力强的和弱的都一样地吃,能挑百斤泥的人没有劲了,劳动力弱的也不积极,有些人就‘走自发’,谁也瞧不起工分了。”据典型调查,。农村里劳动力多、人口少的家庭和人口多、劳动力少的家庭,大体都占农户总数的40%左右。人民公社要分配合理,重点就是处理好这两类户之间的矛盾。“纪要”提供的这些情况和所作的分析,受到毛主席的重视。他看后察觉到:1960年11月3日,中央发出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中规定的12条,只解决了“调”的问题,没有解决“平”,即平均主义问题。P1-4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自1990年3月开始,陆续约请了部分长期追随毛泽东进行革命和建设工作的老战友、老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撰写回忆文章,编成《缅怀毛泽东》一书,以表达对毛泽东的深切怀念。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已于1992年8月编定,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收入下卷的48篇文章(约55万字),同上卷一样都是作者不顾年迈、体弱和工作繁忙,专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撰写的。有的文章的基本内容虽已见诸报端,但作者这次又重新作了改写和增补。
参加本书编辑工作的有赵福亭、蒋建农、蔡钊珍、刘益涛。汪裕尧审阅了部分文稿,冯蕙、黄允升、张素华等也对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帮助。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缅怀毛泽东》编辑组
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