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兰君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兰君著的这本《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为关于婚姻的随笔集,讲述婚姻里,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人,都有一颗柔软的心。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刺猬一样蜷起来,拒绝伤害,拒绝温暖,目视前方,奋力向前。本书通过对张爱玲笔下的各种人物的情感一一剖析,结合现代婚姻里出现的问题,折射出张爱玲的精彩在于她把自己做到了极致,她的超然和坚守把悲剧推到了人类情感思想的前沿。

内容推荐

张爱玲,一个风靡于1930年代的上海女性,她以犀利的目光和独到的见解,为爱情与婚姻写出了教人叹服的哲理。诚如其所言,无论是爱情抑或是婚姻,都只是“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阅读兰君著的随笔集《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在张爱玲的世界里,邂逅爱情与解读婚姻。

目录

第一章 红玫瑰与白玫瑰

 □男人的欲望与荒诞的婚姻

 □爱情与婚姻的错位

 □爱情的下一步未必是婚姻

 □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依附

 □爱情和婚姻,藏猫猫游戏

第二章 爱是相吸,嫁是相守

 □让你的家庭有爱

 □爱这个东西

 □相守时,要用尽真诚

 □婚姻没有禁锢你的爱情

 □怎样才算是“家主”

第三章 我有时觉得,我是一座岛

 □女人的原欲

 □不要只想孤独地同一个男人在一起

 □我们结婚吧

 □寻找爱不如收获婚姻

 □做个万岁太太吧

第四章 物质包围下的婚姻

 □为钱为寡的选择

 □把悲伤留给自己

 □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

 □婚姻里面没有爱情,也不是什么悲剧

 □物质生活的成全

第五章 爱错了

 □爱情与婚姻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别看衣裳

 □寂寞才是元凶

第六章 终知不过一场误会

 □时代是仓促的

 □一见钟情

 □善意的谎言

 □你愿意相信和男人之间的友谊吗?

 □别去臆测你的婚姻和感情

第七章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应该世俗一点

 □气短情长小女人

 □会心的微笑

 □门当户对

 □没有百看不厌的花

第八章 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

 □给自己备个止痛片

 □蔷薇与荆棘

 □不要奢求永恒

 □你依从婚姻,他依从爱情

 □做个叫人不安的女子

第九章 苍凉爱情

 □爱情的另一主角是男人

 □为爱归去来,到头易成空

 □女人是一口井,等男人来淘

 □如果,爱

 □只有无私的爱才是真的

第十章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见好就收

 □真性情下的岁月静好

 □脱不去的牵绊

 □仍愿相夫教子

 □就让我永远等你吧

结语:永远的张爱玲

试读章节

婚姻对女人和男人而言,是两种不太相同的概念。当女人还只是个女孩子时,会常听她的父母长辈说:生得好,干得好,其实都不如嫁得好。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通俗点儿来说,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于是,所有的女孩在长大后就知道,20岁左右,将面临着关乎下辈子幸福与否的重大选择。而能否找到一个善良靠谱,又有经济能力的男人,就成了关键的转折。

婚姻的重要性,通过我们父母一辈人的生活可以瞥见一些,通过被他们反反复复地唠叨与警戒,也可以了解一些。

其实,人就算生而孤独,又有谁不渴望能够拥有一段美好幸福的婚姻——生病了,有人递上不烫不冷的水和药品;有心事了,有人愿意竖起耳朵倾听;下班遇到下雨,忘记带伞正愁眉不展时,却发现那个人正一步步朝你靠近……

人是在社会里群居的动物,再习惯独自生活的人,也会渴望家庭的慰藉。

这点,男人也是一样。但在对婚姻的看法上,男性因其自身的特质,仍然保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

他们永远不会像大多数女人那样,对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充满过分的期待。一如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留洋回来的振保,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但他却难抵老同学太太的诱惑,非常不道德地和她搞在了一起。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说:“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子,一个是热烈的情妇。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黏饭,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但没想到,这位风情万种的“红玫瑰”动了真情,一心要跟自己的丈夫离婚,嫁给振保。

玩过界的振保这才心生害怕,原本他只想获得肉体上的快感,却不曾想,事业或许要因此受到牵连。为此,他狠心与红玫瑰断绝联系,并迅速搬离同学的老屋。

在母亲的撮合下,振保很听话地娶了性情安稳、看起来非常贤惠持家的白玫瑰——正如她给人的感觉,纯洁无瑕。但她的个性有些内敛,甚至毫无风情可言。

妻子满足不了振保对性的欲望,振保开始在外面嫖娼。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一直被自己视为纯洁女人的妻子,竟和一个形象猥琐的裁缝关系暖昧。疯了的振保,开始在外面疯狂地玩女人,以此惩罚妻子的不忠。  有一天,他在公车上巧遇当年被自己抛弃的红玫瑰娇蕊,发现她已是一位艳俗的妇人,正拉着一个孩子,像任何一个会关心自己孩子的中年妇人。

在泪光中,振保终于明白:男人一生中渴望的红玫瑰、白玫瑰,早已是现实里凋谢的幻影。于是,他幡然醒悟。

听起来,男人的欲望总是如此强烈,他们要只忠诚于自己的、纯洁的白玫瑰,又要能跟自己巫山云雨,各种放浪的、性感的红玫瑰。

为什么这两种特质不可以属于同一个女人呢?

因为男人不自信,也不信人。热浪如潮的红玫瑰,不会只对自己一个人具备吸引力,更不会只忠诚于自己;而纯洁无瑕的白玫瑰,但凡天真,就无法风情万种。

男人最需要的女人,最好白天高贵如白玫瑰,纤尘不染;夜晚妩媚如红玫瑰,妖冶迷人。所以,男人的欲望,从来就不是结婚司以满足的。

这样,振保的婚姻只能是一种荒诞的结局。就像他不会料想到——纯洁的妻子,竟然勾搭了外面的男人;而浪荡的娇蕊,最后竟过起了平凡的生活。

这荒诞的大反转,与张爱玲的个性分不开。如果对生活观察得够仔细,你也能得出些合理的结论,那就是:“你看上去的,并不像你看上去的那样。”

还记得那句耳熟能详的话吗:“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荒诞离奇——出身名门,却有一位沾染一身陋习的封建遗少父亲和一位深受西化、优雅而敏感的新女性母亲。

这样的家庭,无法不支离破碎。两人日后恶化的婚姻关系,更一度令张爱玲的童年充满阴冷和悲剧。于是,她长成一个我行我素、与世隔绝、孤僻高傲的少女。

1944年2月,这位与众不同的少女,遇到一个狡猾的知识分子,她满腔的热情被打开,对他涌动出汩汩而不计后果的爱意。

孰料,这个长她14岁的男子,并没有以她期望的那种父爱式的热情来回馈她——结婚没多久,他就喜新厌旧,很快与其他女人勾搭在一起。

伤透心的张爱玲,忍着痛苦与胡兰成诀别,理智地中断了自己的初杰。

P2-5

序言

听张爱玲说婚姻

关于婚姻,女人显然比男人拥有更多的困惑。尽管已和相爱的入结为夫妻,她们却仍然不能获得心灵上的平静:他怎么忽然对我冷淡了?为什么现在吵架他也不会像谈恋爱的时候那么哄我?他怎么每晚都不回家,是不是在外面有了更好的留恋?

或许婚姻这个东西,是上天设给所有女人的一道重要关卡。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或许我们看不清婚姻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身处牢笼中,目光变得短浅。

想要寻求到新鲜的观点,跳脱出思维的局限,就需要暂时抛开自己所处的情境,逃离自己当下的身份,去看看别人的观点。张爱玲,这样一个风靡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传奇女性,用她犀利的目光和独到的注解,为爱情更为婚姻,写出了许多鞭辟入里,令人叹服的哲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张爱玲离开我们22年了,但是人们对她本人和她的作品的喜欢却与日俱增——她的神秘、传奇、才情和悲剧人生,构成了读者的“张爱玲情结”。

更多的人毫无防备地沦为“张迷”,反复阅读她的文字和书籍,渴望了解一个真正的传奇——如我身边,就有非常多的精英女性在研读,而她的那些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精辟句子,也纷纷不胫而走,成为现代人口中的流行语,如“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爱是相吸,嫁是相守”等。

如果你读过张爱玲的作品,就能知道她对于爱情与婚姻的看法有多犀利——她总是能一眼看穿繁华景象下的虚假人性。在那些早年助她成名的小说里,诸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和《金锁记》,描写了很多住在阁楼里的小姐和她们悲惨失败的婚姻。

一如她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爱情与婚姻在她的笔下也透出人性的虚假与繁华落幕后的苍凉。所谓相爱,是一件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

相爱是难的。太聪明的人,没办法好好相爱;太虚假的人,自然更无缘爱神的馈赠。

文如其人,就像她总习惯冷眼看世界,她的笔下从未有虚假的繁华、自欺欺人的海誓山盟;仅仅短暂的两心相悦,也常常架不住时间与现实的考验——有的只是虚伪、利益、冷漠,那些女孩的爱情与婚姻,总是惊人的相似,充满了千篇一律的苍凉,有着近似残酷的美。

但这样冰冷的张爱玲,也常有温暖感人的语句,那篇写《爱》的散文,为我们描绘出爱情来时的美好:“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只这一句“你也在这里吗”,悄无声息地藏匿了所有的波涛汹涌。

这样一个洞察世事的精明女子,原本该有一场令人艳羡的婚姻。可是,她却喜欢上了风流成性的胡兰成,最终被他伤得体无完肤,青春与才华同时萎谢。

为此,很多人为她愤愤不平,“爱屋及乌”地憎恨着她的愚蠢,包括以前的我。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我开始能够理解她的遭遇与苦楚,这才明白:并不是一个看待事物聪慧的女子,就一定能免于痛苦的爱情与婚姻。爱着一个人的时候,谁不是飞蛾扑火宁死不屈,谁又不是痛彻心扉才偃旗息鼓。张爱玲,也不过只是一个渴望“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平凡女子。

她那些犀利的、一针见血的观点,只能给对爱情充满美好幻想的女孩看,使其警惕沉湎于虚幻的假象、亲手将自己的幸福断送;也只能给历尽千辛从绝望中爬起的女人看,使其加深印象,理智、清醒地去爱。

虽然她的这些名言警句并不能彻底帮助女性在爱情与婚姻中幸免于难,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在一切看似美好的这个年代,我们更有必要重拾张爱玲的原因了。

聪明的人都知道,人应该怀着美好的心愿期待未来,但要做踏实的准备,应对当下。

面对爱情,我们都有“低到尘埃,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经验;面对婚姻,我们也都有如何“相看两不厌”的懊恼。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性关系的好坏总是关系到很多方面——不得不承认,家庭和睦是一个人在工作和其他方面成功的基础。

回顾张爱玲的一生,少年成名,轰轰烈烈的爱过、失败过,年老时认清宿命,心息于爱火,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修养上。虽然她没能获得与其作品同等分量的、令人击节称赞的美好婚姻,却也用她的实际经历告诉世人:爱着一个人,我们可以卑微到何种程度;离开一个人时,我们可以勇敢到何种地步。

于是,传奇不愧为传奇。

拿得起,放得下,哪怕注定一个人流浪,也要坦荡荡。

后记

永远的张爱玲

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世间有那么多文采飞扬的作者,为什么偏偏只喜欢张爱玲?难道仅仅因为她的旷世奇才吗?不,林徽因亦是奇女子,我却不喜欢。难道是因她生在我喜欢的城市吗?不,巴金亦生在那阴雨绵绵的上海,我却也不喜欢。

我喜欢张爱玲,与其说喜欢不如说敬慕。我敬慕她清泠、宁静,敬慕她独立、自信,敬慕她洒脱、勇敢,更敬慕她直接、真性情。

百余人眼中便有百余个张爱玲,或明或暗、或黑或白,她的一生好似泠洌之秋,静美而悲凉。我想,张爱玲一世的选择和创作,与她的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那样或明或暗的生活,才铸就了这个传奇女子。

张爱玲身出名门,好似那温室里的桔梗,清新而淡雅。然而,她的父亲张廷重却从不正经过。有人说,正是因为张爱玲缺乏父爱,所以才会与胡成兰相爱。

我却不以为然,张爱玲在自传性散文《私语》中写道:“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的这边必定是不好的。”

我敬慕张爱玲的勇气和决绝,在她逃离痛苦而罪恶的家庭后,便独自一人生活——她具有常人没有的气魄和勇气,她渴望掌握自己的灵魂和生命。

如果说,这世间有两样东西能叫一个扬眉女子低头,那便是爱情和政治。

不幸的是,张爱玲以后的生命,始终与这两样东西纠葛不清。张爱玲经过少年时动荡不安的生活,便一心只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悲的是,她偏偏爱上了野心勃勃的政客胡兰成——便注定她一生悲凉。

《对照记》的古老相片中,张爱玲一袭旗袍,好不曼妙。她一只玉臂背在身后,另一只手轻抚腰间,入鬓的长眉多了几分清丽。她微微颔首,清冽的眸子眺向远方,不像个作家,倒是一副大家闺秀的端庄模样。

这大概在她青春妍丽的岁月,便是这样一个内秀的女子,柔弱的肩头竟扛得起那般沉重的生活。

与胡兰成相识后,张爱玲爱他胜过爱自己,她对他说“愿意这世间女子都喜欢你”“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我恨不得把你包包起,像个香袋儿,密密的针线缝缝好,放在衣箱里藏藏好”,就连胡成兰走过的路,张爱玲也要走上一遭,如影随形。

不过,张爱玲不同于其他痴情女子,当她知道自己心心念的男人一而再地喜爱其他女子时,她便决定终止这段婚姻,遗世而独立。正如她写道:“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若胡兰成非那般负心薄幸之人,我想,张爱玲便可在她的笔中,度过那璀璨而静好的余生,她的诗作将被更多世人歌颂和怀念。

然而,现实是,这段悲壮的婚姻,使她的生活和事业皆跌入谷底一一她离开家乡,漂洋过海赴美定居。尘世间的路有千万条,可她偏偏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

张爱玲把所有的情感皆倾注在文学作品中,她的生活、情感,乃至自己的全部,都寄托在那杆笔上。她的作品精彩就在于,她将自己的感受发挥到极致,无论是思想还是情感。所以,当我们看到她的遗作时,还能感受到她作品的灵魂,令人引起共鸣。

在1920年的一个月圆之夜,张爱玲来到尘世。而在75年后的月圆之夜,她悄悄离开了尘世,留给世人的除了那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便只是那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