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怎么讲故事?——动画创作思维分享
郭炜华
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次美国的培训,当时我们选了很多主题,包括全面考察卢卡斯、皮克斯、梦工厂等。技术使用方面,我们不输给他们,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差几十年的距离的。但是在故事方面,还是有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为什么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怎么讲?讲完了之后怎么营销?其实也牵涉到了故事的核心,今天我把主题定在了讲故事上面。分享下我在美国学习到的一些内容。
作品的好与坏,故事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觉得动画跟真人节目不一样,有想象力之外的想象力,非常有想象力,特别有热情,不受现实制作条件和现实生活的束缚。 比如说搞笑,让我们精神放松;比如说跨越一切的深刻情感,这是真人之间没有的;人和鬼之间、平行宇宙之间、人和动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这是动画片可以表现的,远超于真人节目。另外一个,动画片本身的表达方式可以无限放大和缩小,外形上面的变化都可以产生动画效果。当然,我觉得不好的动画片,跟现实一样的拘谨,平淡无趣、说教、看低观众的智商、没有想象力的写实等等,不是说写实不好,是没有想象力的写实。
一个好作品,要完成哪些东西?
角色、设定、故事、场景、主题。这当中,排序也是有道理的。讲故事的时候,角色得立住,人是最重要的。举一个例子,很多人看过《老炮儿》,其实它的情节在逻辑上面是有问题的,价值观也引发很多争论,但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因为这个人。所以角色是最重要的。
角色为什么能够唤起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情境当中产生动作,有愿望、有动作,产生了故事,这个故事有它的情节线、背景、目标。这些故事发生在哪里?不是坐上一天,超现实主义的,一定是一幕一幕、一场一场发生的,所以要有场景。所有这些完成之后,就是好的故事了,哪怕主题是薄弱的,或者是你不认同的,但还是会打动你,所以我们把主题放在最后。
“设定”当中很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呢?你要让主人公永远处在那个选择当中,就是我得到美人就一定要失去江山,得到江山就一定要失去美人。如果一开始就江山、美人兼得,就没有故事了,因为不存在选择,不需要选择就没有行动,就没有办法打动所有的人。“设定”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想主人公为了追求他的梦想,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还有个词,他们讲的是“韵脚”。比如《老炮儿》,大家注意到有几个场景,鸟笼子里面的鸟以及门口抽烟的老头,在整个电影当中出现了几次吗?大概是三次到四次。其实在整个故事当中,包括我们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有一个点出现以后,是有暗示的,是别有意味的,一般出现三次,出现三次的时候就有特别的意思。
另外是视觉表现的问题,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全世界讲故事的方式。可能中国特殊一些,中国很多故事是章回体,相应的电视剧也是这样,但大都是标准的三幕式的结构。开场时候的状态和结尾时候的状态发生180度的转变,最重要的一场戏在第二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我们之前没有意识到,其实一个故事、一个好的电影有好多条情节线,情节线当中,A情节线构成这个戏剧的外部动作,比如说打怪兽,去夺宝,或者赢得美人,这都是基本的情节。但一个好的故事最后隐藏的是B情节。什么是B情节?是你内心的动机,是打动你的东西,是你这部片子跟其他所有同类型片子不一样的地方。
如何讲一个好的故事?
第一,这个故事是要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但要让我们觉得新鲜,不能是简单生活的重复。
第二,要跟观众有关联,让观众对于角色、对于故事,产生相应的同情。
第三,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这个设定本身要有讲究,熟悉的环境陌生化、陌生的环境熟悉化,这就是跟我们的同构。
第四,要有惊喜,不能是很平常的表达方式。
第五,要简洁,不能想表达的东西特别多,如果做给孩子看,要打准,不能乱糟糟的。
第六,可视化,故事的讲述要可视化。
第七,要能够打动人的内心,如果不能感动别人的话,可能这个故事也是不成立的。(P1-3)
序:怀着年轻的心前行
迪斯尼怎么讲故事?——动画创作思维分孚
“不忘初心”——英国传统媒体的转型之避
像候鸟一样的赵波
跨越时空:贾科旃蒂的上海之行
文学在网络上的意义
人一生当中实际发生过的故事,才是最美好的
旅行可以让一个人宽容和感受这个世界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解读
“战争的历史”还是“历史的战争”——谈当代社会的二战记忆
上海和巴黎之间隔着几个纽约
一些些想象力——一个台湾文创品牌的诞生
站在悬崖边——G20峰会开幕演出创作谈
生命的赛度,影像的深度
世界舞蹈之巅的中国人
从《中国诗词大会》看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
序:怀著年轻的心前行
陈雨人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什么专业的毕业生适合从事传媒工作?”时常有人问,是形形色色大学的各类广电专业、传媒专业的学生吗?当然没有错,但也一定没有全对。
就SMG而言。多年的实践已将答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冲击全球、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传媒从业人员,其知识结构、学业背景,已完全不局限于广电、传媒专业。我们认为广播电视的手段只是这一行业的基础门槛,当你跨过这一扇门,未来的路能延伸多远,起作用的可能恰恰是那些广电专业之外的东西。因此广电传媒行业既欢迎广电、传媒专业的学生,同时也青睐具有哲学、历史、文学、法学,乃至数学、经济学等各类专业背景的人才。当然,在学术训练、知识背景这些不同表象的背后,还必须有一个共通的人格,即强烈的责任感,持续而浓厚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以及认准目标、锲而不舍、用心专一的执著精神。
多年前,我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有过一次短暂进修。当时所在的哥大公共事务与传媒学院每周都会有一两个中午举行午餐研讨会,称为Brown Bag Session,所谓的brown bag就是装三明治等午餐的棕色纸袋。每到有Brown Bag Session的中午,学院提供专门的会议室和免费的咖啡,邀请到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与师生们进行研讨、交流。参与Brown Bag Session的师生,不论学院、年级、专业,人手自带一份brown bag,一边随意午餐一边享受着脑力的激荡。我在BrownBag Session上,有幸感受过几次世界级顶尖专家激烈的思想交流和交锋。那些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时间如水流过,头脑和心灵却获得难得的满足与释放,那种智慧的饱胀感和弥漫四周的咖啡香味,至今令我难忘。从此,我每至一个单位工作都讲过这一种思想的经历,我觉得在知识高速迭代的时代,不仅学校,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BrownBag Session。
Brown Bag Session也是BBS,与Bulletin Board System有得一比。它是现实世界的公共空间,是洋溢着咖啡香气、可感知彼此体温的思想交往空间,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始终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标识。
SMG是一个注重创意的企业,几年前在紧张的办公空间里专门辟出一个楼面作为文创空间,并将其中一个阳光最充裕的房间命名为“机房咖啡”,而台领导支持总编室将“机房咖啡”办成学习的场所。 当时我正在总编室工作,我于是就希望“机房咖啡”成为我们的“.BBS”.我们称之为“咖啡学校”,邀请跨行业、跨领域的杰出人士,来分享他们的新锐观点、审美方式和生活态度。从收录在本册书中的讲稿即可一窥“咖啡学校”讲座主题的丰富多彩,既有与媒体转型发展紧密相关的《迪斯尼怎么讲故事?——动画创作思维分享》《“不忘初心”——英国传统媒体的转型之道》,也有纯粹的艺术、电影、文学、历史、舞蹈等领域的创意分享,比如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从他的作品《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聊开,分享其生活和创作体会; “世界舞蹈之颠的中国人”沈伟将他眼中的舞蹈艺术娓娓铺陈,等等。现代人的忙碌往往透着虚张声势的无力感,“咖啡学校”的存在正是试图拽住我们传媒人飞奔不歇的脚步,让好奇心在此膨胀,让学习的热情得以声张,让思维来一个上天入地、信马由缰,进而令企业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源源不绝地进发。我们将“咖啡学校”的内部讲稿进行精选、编辑成册,也是希望同更多愿意了解传媒业的朋友,一起分享我们在“咖啡学校”里收获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创意信息。
做过新闻记者的约翰·密尔曾说,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的好奇心若已衰退,人生就没有意义。我想,一个人,抑或一个组织,都是如此。愿我们永远怀有一颗年轻的心,兴致勃勃地走在前行的路上。
由陈雨人主编的《生命的宽度(节目创新与人文思考)》这本书是上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策划的咖啡学校人文讲座沙龙的演讲结集。收录了2015-2016年间咖啡学校所有受邀嘉宾的演讲。这些演讲嘉宾来自各行各业,但无一例外,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包括郭炜华、赵波、陈村、岩井俊二、陈丹燕、周圣伟、孟钟捷、黄辉、阮义忠、沈伟、方笑一等等。演讲主题包含人文主题和影视专业两大板块,横跨文学、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在娓娓道来的轻松交流中,传递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真知灼见。
由陈雨人主编、上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编写的《生命的宽度(节目创新与人文思考)》这本书包含了《迪斯尼怎么讲故事?——动画创作思维分孚》、《“不忘初心”——英国传统媒体的转型之避》、《人一生当中实际发生过的故事,才是最美好的》、《“战争的历史”还是“历史的战争”——谈当代社会的二战记忆》等15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