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傅作义(上中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崔正来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崔正来编著的《傅作义(上中下)》是一本关于傅作义的纪实小说。傅作义一生经历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平津战役的关键时刻,他毅然率部起义,使古都北京的文物古迹和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任命他为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长,并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本书作者与傅作义同为晋南安昌村人,经过半个世纪的搜集、寻访,用近五年时间创作了《傅作义》。

内容推荐

崔正来编著的《傅作义(上中下)》讲述了,傅作义是一位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北平和平解放的著名历史人物,一生充满传奇色彩。1933年他率部在“长城抗战”中与关东军战斗到最后,拦住了日寇进军华北的铁蹄:1936年他率部进行“绥远抗战”,激发张、杨发动“西安事变”;1939年底他率部进行“包头战役”,不久获得”五原大捷”,歼灭日伪军数以万计。抗战胜利后,他不愿意与共产党打内战,四次请辞,未获蒋介石批准,被迫卷入内战。但在“平津战役”的关键时刻,他毅然率部起义,使古都北京的文物古迹和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任命他为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部长。他先后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小说故事真实,人物性格鲜明,事件纷繁,情节曲折,通过对傅作义这一历史人物的挖掘和塑造,展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的绚丽画卷。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端午节到了,天气变得闷热起来。

从早晨起,晋南荣河县黄河岸边安昌村近百户人家陆续在门口插上了艾草,给娃娃们胸前挂上了香包。吃早饭的时候到了,人们碗里盛着香喷喷、甜丝丝的粽子,有的人家还在粽子上面撒了黑糖或蜂蜜,于是,艾草、香包和粽子的香气,便在庄户人家的院子和巷道里弥漫开来。在这些香气中,傅家西厢房里传来一阵初生婴儿的啼哭。

“啊,又是一个男孩子!”拾娃的接生婆一面用开水煮过的剪刀熟练地剪断婴儿的脐带,一面高兴地对产妇孙氏和焦急地等候在产房门口的傅家男人们报喜:“掌柜的,恭喜!恭喜!玉皇峒上庙里的王母娘娘,又给你们傅家送来一个带把的!”

由于十多年前孙氏已经生过一个男娃,所以接生婆报喜的时候便加了一个“又”字。

听说儿媳妇孙氏又生了一个男娃,孩子的爷爷傅文鼎满脸堆笑,高兴得合不拢嘴,一边摇着手里的旱烟袋,一边迈着八字步走出院门,向邻居和村中的好友夸耀去了。孩子三十四岁的父亲傅庆泰的喜悦心情更是难以自制,一听说夫人又生了一只“小老虎”,便一口气跑到村西黄河岸边的滩坡底,把喜讯说给和自己一起下船、拉纤的好友屈水生……

转眼间,孩子满月了。傅庆泰备了三桌酒席给孩子过满月,并打算给儿子起个好听的名字。由于祖上家境贫寒,傅家原先在安昌村里只有几亩坡地和数亩时有时无的河滩地,家里几辈人都未正式进过学堂,所以参加这次满月宴的客人除了亲朋好友外,特地请来了离家六里远的白马庙私塾的周敬答先生。傅庆泰的长子傅作仁的名字就是周敬答先生给起的。只是那时傅家的光景过得比现在还要艰难,摆不起酒席,傅庆泰便提着自家人舍不得吃、攒下来的十颗鸡蛋,到白马庙私塾里请周先生给长子起了“傅作仁”这个名字。

周先生年近半百,中等个子,甲字脸,两鬓已经染霜,肚子里装满了四书五经和医书,是周围几十个村庄中有名的儒生和中医。

酒过三巡以后,傅庆泰请周先生给孩子起名。周敬答先生不慌不忙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将头上的长辫子朝后一甩,右手向上扶了扶石头眼镜,然后面向傅庆泰双手抱拳,身子微微一躬道:“恭喜傅先生又得贵子!傅先生,既然几年前我给先生长子取名叫‘作仁’,此子之名也就早有定数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以上‘十德’是圣人先贤所定人间美善之大德。以敬答之见,次子之名依序应叫‘傅作义’,意为:终生做‘义’事,非‘义’绝不为!倘若庆泰、庆玉两位先生以后再添若干男丁,可以按照以上圣贤所说‘十德’依次取名即可,不必再费事请人另给子嗣起名了!”

“先生的意思是这孩子名叫‘傅作义”’?傅庆泰问。

“正是!”周敬答回答道。

听了周先生的话,孩子的爷爷傅文鼎高兴地说:“好好好!好好好!我的长孙名叫‘作仁’,次孙取名‘作义’,这样我们傅家既有‘仁’、又有‘义’,成为‘仁义之家’了,周先生这个名字起得实在好!”

爷爷傅文鼎的话音刚落地,众亲友便纷纷附和道:“起得好!起得好!”于是大家纷纷起身向周先生敬酒。周先生推辞不过,一连干了傅庆泰和亲友们敬上的十杯汾酒。

十杯烈酒下肚,周先生的面色略显红润。他乘着酒兴站起来,挥舞着右手,就安昌村的名字,阴阳顿挫地发表了一番见解:“各位先生和女眷,周某今天有幸来到贵村安昌,十分高兴。安昌这个村名不知起于何年何月,但它起得格外浪漫,十分富有诗意。贵村除了西面是滔滔黄河、没有村镇外,东面是南胡村、北胡村,南面有屈村、师家村,北面乃南赵村、北赵村。周围这些村庄皆以姓氏为名,格外平庸,绝无新意!唯独贵村不依姓氏取名,称作‘安昌’。‘安昌,安昌,平安昌盛之谓也!’东南北三面有胡、师、屈、赵六村四姓来护卫,正西面承春、夏、秋、冬万里滚滚黄河来滋润;舟楫南来北往,粮棉千亩供奉,苍天如此眷顾,安昌村岂能不平安昌盛、不兴旺发达?怎能不人才辈出、名扬四海?周某今天冒昧断言:今年是光绪二十一年,按洋人的算法叫1895年,今后不出一个甲子,安昌村必出国家栋梁之才!如若不信,请耐心等待春秋若干!”

世上的事往往有许多巧合,有些巧合巧得叫人不可思议。

数年前,周敬答先生收了傅家十颗鸡蛋,今天吃了傅家一顿满月宴,一连饮下傅家亲友敬上的十杯谢酒,便说傅家的孩子可以按照“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十个字依次取名。后来,傅作义的父亲傅庆泰和叔父傅庆玉,真的不多不少刚好生了十个儿子。于是,傅家便按照周敬答先生的高见,依次为“十兄弟”取名为傅作仁、傅作义、傅作礼、傅作智、傅作信、傅作温、傅作良、傅作恭、傅作谦、傅作让。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傅作义已是“三翻六坐九爬爬,十个月叫妈妈”了。

这天,安昌村里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正午时分,傅家全家人来到奶奶的房间里,大人在土炕上摆了镜子、粉盒、胭脂、木梳、毛笔、铃铛、木刀,冰糖、红枣、花生、板栗、核桃、布老虎、拨浪鼓、纸娃娃等十几种东西,孙氏将宝贝儿子抱起来放在炕沿上,指着炕上的东西说:“作义呀,你看奶奶炕上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娃将来长大了是成龙呀,还是变蛇呀,你喜欢啥就去抓啥吧!”

待母亲两手松开以后,小作义慢条斯理地将炕上的物什看了一遍,便“呼呼呼”朝炕里爬去。爬到墙角以后,他用右手抓起一个木刀坐在炕上挥舞了几下,然后将木刀递到左手上,又翻身将墙角的那只毛笔一把抓了过来,翻身坐在炕中间,将毛笔和木刀换了个手,那只拿木刀的右手不停地在空中挥舞,嘴里“咿咿呀呀”喊个不停。

奶奶一看急了,连忙说:“舞刀弄枪不好,我娃快把刀子扔了,去里面抓个好吃的!”P3-5

序言

序:与历史相伴的精神之旅

阎晶明

崔正来先生是我未曾谋面的文友,四年前他赠我长篇小说《黄河滩》,方知他是一位年过花甲的新闻人。读完他逾百万字长篇纪实小说《傅作义》,更觉其创作上的勤奋,对文学创作追求的执着。而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再要我为这样一部煌煌大著作序,即使再三推托也仍难省却。崔正来先生的理由是“非文学”的:他是傅作义将军的同乡,都出生自山西荣河(时名)安昌村(今属临猗县)。用文学的形式塑造傅作义形象,是他作为同乡晚辈数十年的愿望。他又知我也是晋人,故执意认为我应该为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做一点什么。然而乡情绝不是为本书作序的理由。我的家乡在黄河入晋处,傅作义将军的故乡是黄河已出晋陕峡谷的河东。比距离更遥远、差距更大的是时代和境界的远远不及。傅作义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是中国现代战争史上创造和平伟业、可以彪炳史册的人物。对这样的人物进行塑造,做传记式的创作,崔正来付出了长期的辛劳和大量的心血。而以我之匆匆一览,更加之认知欠缺,何以能够如作序者般居高点评。但情义难却,好在这是一部纪实小说,交流一下无妨。

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为民族英勇作战者甚多,傅作义的英雄行为无疑值得浓墨重彩。但世人知其名字的伟大,还是他1 949年初为和平解放北平所做的贡献。他此前的勇猛是为这一和平之举做铺垫,他此后的贡献是这一壮举的余响与回报。率部起义从抽象的意义上面临“背叛”的道德压力,和平解放也必然面对不战而降的被“谴责”后果:然而历史的潮流自有其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荣辱需要重新考量。以傅作义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以他当时镇守北平的特殊,以他作为军人必须牢记的律令,能够在最后的关头做到为了保护古都、保护人民、保护部下而不动干戈,绝非示弱之举,而是更大勇气的体现;绝非贪图个人保全,而是对历史和人民的真正负责;绝非一时权宜,而是对历史潮流的顺应。从《史记》以来的历史记述证明,战争的残酷与较量,将军的决断与结局,都会在未来历史上留下公正评价。傅作义的抉择是中国战争史上为数不多的特例,这是比作战还要激起反响的事件,为其作传,将其塑造成文学人物,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崔正来的写作看似出于乡情崇拜,事实上却并非乡贤文人为自己故乡的名人树碑立传,而是敏感地看到这样一位人物的人格力量,看到他的抉择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挖掘其行为背后更大的道义力量和担当勇气。

《傅作义》冠以小说之名,傅作义于是成了小说人物。但这小说之名的加注,不是为了将人物生平虚构化,将人物行为理想化,将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刻意分离开来,他努力的方向是忠实于史实。就其创作的过程而言,所准备的是为了更加“纪实”,所描写和表现的是人物曾经经历的真实。小说之名的价值和目的,在于作者想借此将故事细节化,使故事环境情景化,使史实之筋骨融入饱满、丰富而富有质感的血肉,使历史的雕像变成有呼吸的生命。可以说,作者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这一初衷。我一开始阅读作品时,并没有注意到作者的《后记》,大半将其视作纪实文学,而且可以感受到他对这位杰出乡友前辈人生历程的熟稔,对其内心世界的了解把握。不过,对一部纪实作品而言,除去传主经历和故事的主干,更加细节的内容,特别是他与周围的人交往过程中的对话,是一件很难处理的事情。没有细节,故事会显得干巴巴;增加细节,还原现场,通过对话显示其交锋的情景,描述其内心活动的起伏,又容易偏于妄测。如何表现是一个创作上的难题。从其《后记》方知,作者创作的初衷是写一部小说,我想,这也是不得以为之的选择,惟其如此,方可给自己的写作留下较大空间和自由度。崔正来基本上采取了这样的笔法:凡事必须是真实的.不可妄加,不可失真,因为傅作义不是小说角色而是历史人物。他必须保证每一次叙述都是确实可信的。因此他才遍访其家人、亲友、下属,走访其足迹所到之处,爬梳历史资料以求真实。而在叙述过程中,他竭尽文学的才能,力图使故事有场景,有环境,有对话,有人物内心活动。这就使他在克服了创作的天然难点之后,必然也要经受读者的考问:人物是如此表述的吗?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相信他哪怕大意是如此说如此想的?其语言的个性和人物内心的细腻如何既保证了作品的丰满、生动,又不损伤历史故事的真实?

因为是小说,我们就只应当在小说意义上对待故事叙述;因为是纪实,我们又要求看到尽可能确凿的事实。崔正来努力这样做,也尽其可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但我们所说的纪实与小说结合的难题,在他那里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命题。《傅作义》的写作总体上是实在而不讨巧的。作品从傅作义出生那一天开始写起,用一百万字讲述到他离开这个世界。其间则是作为一位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战斗过程、人生难题、重大抉择,以及他的内心波澜。对傅作义人生最艰难也是最辉煌的一次经历,即如何面对1949年的北平局势,作者的讲述是成功的。他把多种因素集于一体,集于一个人身上,集于一个人的内心。让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的复杂内心,艰苦经历,最后一击,都跃然纸上。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电视剧、话剧、传记文学,都有表现和记述,而崔正来以“小说家言”再次重写这个故事,并以更饱满、更独特的方式加以表达,使这部百万字作品具有独立价值。

作者写作态度的虔诚是值得称道的:以严肃的态度投入,以真诚的心面对,以新闻人的辛苦奔走,以历史的眼光去搜集整理,以文学的手法去下笔。《傅作义》可堪称是一次冒险的写作旅程,也是一次艰苦的精神跋涉。虽然写作的脚步仍然有不稳健的时候,创作的笔力仍然有够不到所思所想的地方。然而,任何创作都是在路上的行动,作者以其数十年挥之不去的乡情,以其矢志不移的梦想,以其年复一年的积累,以其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以其尽可能生动的笔触,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这样一次漫长的旅程。他没有辜负这样一个梦想,没有破费这样一个题材,没有枉费自己的创作热情。我希望他在今后仍然能够在创作上走得更远,不图进入小说史,却可满足平生愿望。

是为序。

2015年5月10日于北京

阎晶明,文学评论家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