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南主编的《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立意于“落地式”“渗透性”的政治史研究,希望能有具体实在的讨论。“点”状研究本身并不意味着“碎片化”,关键在于研究者心中是否有开阔的格局。本书尝试将政治理念及其实施、政令文书的运行、政治事件及政治文化人物、制度运转催办的方式、宋辽之间的内外关系等,置于政治过程、政治空间中予以认识;讨论中注意潜运默移的常态层面,注意日常秩序的形成与维系。
邓小南主编的《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为《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文书·政令·信息沟通:以唐宋时期为主》二书的姊妹篇,分“文书性质与日常政务”“制度因革与政治理念”“地方军政与中央决策”“仪式空间与政治文化”“周边关系与内政措施”五个部分,对宋代政治史进行动态考察。诸文作者自过程和空间两个视角出发,关注政治史的演变“路径”,考察宋代政治史的不同议题,探索制度运行与人物活动的实态,以期丰富对于宋代历史的认识。
序言
文书性质与日常政务
从堂帖到省札——略论唐宋时期宰相处理政务的文书之演变
中书、尚书省劄子与宋代皇权运作
御笔、御笔手诏与北宋徽宗朝的统治方式
南宋地方行政中的文书勾追:从“匣”谈起
宋代书信的政治功用——以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为线索
制度因革与政治理念
“正名”与“正实”——从元丰改制看宋人的三省制理念
北宋前期日朝的形成与运行
宋代的转对与轮对制度
论宋代“对移”制度——兼论监司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体制
地方军政与中央决策
宋代转运使之“模范”——北宋后期到南宋的中央政治和地方统治
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
南宋后期东南军需供应与两淮浙西发运司
南宋晚期对两淮防卫军的驾御体制——从浙西两淮发运司到公田法
仪式空间与政治文化
梅尧臣与东京——兼论北宋地方士人融入京城社会的若干问题
北宋徽宗时代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政治文化和对都城空间的观感为中心
南宋宫廷的建筑布局与皇权运作——以选德殿为中心
宋代地方官的到任礼仪——以与官学之关系为中心
周边关系与内政措施
北宋陕西地区形势与将兵制的建立
辽宋皇帝间拟制亲族关系小补
从《耶律曷鲁妻掘联墓志》看《记室备要》之北传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