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全译本)(精)/大悦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契诃夫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契诃夫著的这本《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全译本)(精)》对小市民的庸俗、保守、空虚、自私和麻木的特性有着刻骨的憎恨,他深刻了解小市民的弱点,既贪婪又好逸恶劳;既向往奢华的生活又胆小怕事;这些小人物对人类、对未来很少关心,只在身边百无聊赖的琐事上寻找刺激。契诃夫的小说善于通过对这些小人物幽默可笑的描写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墨诙谐、寓意深刻,这些作品或嘲弄官场丑态,或调侃人生尴尬,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内容推荐

契诃夫著的这本《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全译本)(精)》所收入的这些小说都是具有很高艺术成就,不仅是作家的代表作,也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文学的杰作。契诃夫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真实、朴素、幽默。他把文体的简朴和语言的洗练看作是艺术的最高标准。他的作品取材于平凡的生活,表现的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内容深邃,文笔精练,形象鲜明,语调舒缓,读者在掩卷之余,总有余味无穷之感。

目录

小官吏之死

嫁妆

胖子和瘦子

变色龙

凶犯

厨娘娶亲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

哀伤

苦恼

风波

爱情

巫婆

歌女

丈夫

磨坊外

万卡

第六病室

带阁楼的房子

套中人

瞌睡

农民

醋栗

约内奇

试读章节

小官吏之死

在一个美好的夜晚,庶务官伊凡·德米特利·切尔维亚科夫怀着如这夜色一样美好的心情坐在剧院第二排,拿着望远镜观看歌剧《克尔聂维里的钟声》。他看着演出,觉得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可突然……这个“突然”我们倒是经常可以在小说中碰到。小说的作者们确实没错: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就是这样随处可见!可突然间,庶务官的脸紧绷着,眼珠上翻,呼吸停止……他赶紧取下望远镜,头一低……“啊欠!”您瞧,他打了个喷嚏。不论是谁,不论在何处,打喷嚏总是没办法禁止的。农民、警察局长都要打喷嚏,就算是三等文官有时也免不了要打喷嚏。没有从来不打喷嚏的人。切尔维亚科夫一点儿都不觉得难为情,用手绢擦了擦脸,礼貌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看自己的喷嚏是否影响了别人。可就在这时,他不得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看到,坐在第一排的一个老头正在用手套使劲地擦着自己的秃顶和脖子,嘴里似乎还在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识这老头,他是将军级文官u布利茨扎洛夫,在交通部工作。

“我的唾沫溅到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尽管他不是我的上司,管不着我,但终究是我不对,应该向他说声‘对不起’才是。”

切尔维亚科夫清了清嗓子,探过身去,在将军的耳旁低声说:

“对不起,大……大人,我的唾沫星子溅到您身上了……我是无意的……”

“没关系,没关系……”

“看在上帝的面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可不是故意的……”

“哎呀,您坐下吧!听歌剧!”

切尔维亚科夫觉得难堪极了,傻笑了一声,开始看戏。他虽然在看演出,但已幸福不再。一种不安折磨着他。戏间休息时,他走到布利茨扎洛夫身边,在他身旁转了好一阵子,最终才克制住恐惧,低声说道:

“我的唾沫溅到您身上了,大……大人。请原谅,我可不希望那样……”

“哎呀,够了……我都把这事忘了,而您却老提起这件事!”将军说完,不耐烦地努了努下嘴唇。

“忘了?可他的眼神多么阴险!”切尔维亚科夫想,还不时怀疑地看看将军,“他连话都不愿和我说了,但我还是应该向他解释清楚,我根本不希望这样……而且打喷嚏也是自然规律,要不然他会以为我是故意把唾沫吐到他身上的。即使他现在不这么认为,事后也一定会这么想!……”

回到家后,切尔维亚科夫向妻子说起了自己的冒失,可他似乎觉得,妻子对待这件事情过于草率:刚开始她还有些担心,可后来,当她得知布利茨扎洛夫不是丈夫的顶头上司时,便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得去一趟,道个歉,”她说,“要不他会觉得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得体!”

“问题就在这里!我向他道歉,可他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他始终没给过我一句客气点儿的话。再说也的确没有时间说这些。”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理了发,去向布利茨扎洛夫解释……他进了将军的接待室,看到里面早已聚集了许多求见的人。而将军本人已经被求见的人团团围住,他已经开始接见来访者了。在依次询问了几个来访者后,将军刚一抬头,便看到了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如果您还记得的话,大人,”庶务官向将军汇报说,“我打了个不该打的喷嚏……所以无意中溅了您一身唾沫……请原……”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提了!您有何贵干?”将军转过脸去,对下一名来访者说。

“他连话都不愿意和我说了!”切尔维亚科夫一想到这儿,脸就开始发白,“这说明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就完了……我还得向他解释……”

当将军和最后一名来访者谈完话,转身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立即跟上去并小声说道:

“大……人!如果说我妨碍大人有些冒昧的话,只能说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后悔!……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务必请您了解这一点!”

将军真是哭笑不得,挥了挥手。

“您简直在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就进到内室里去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呢?”切尔维亚科夫想,“这绝对不是开玩笑!亏您还是将军,连这一点都不明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没必要给这个好摆架子的人赔不是了!见他的鬼去吧!我回去后给他写封信,再也不会来这儿了!真的,再也不来了!”P1-3

序言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出生于俄国罗斯托夫省塔干罗格市。他的祖先是农奴。直到1841年,他的祖父才以三千五百卢布的赎金换取了本人及家属的人身自由。他曾经这样说:“在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早在1844年,他的父亲便来到塔干罗格市做店员。十多年之后,他自己开起了一个小杂货铺,后因经营不善于1876年破产。为了躲债,他悄悄地前往莫斯科谋生。接着,一家人相继迁居莫斯科,只留下契诃夫一人在塔干罗格市完成中学的学业。他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生活十分艰辛。1879年,契诃夫进了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他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契诃夫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常常以安多沙·契洪特等笔名向一些无聊的幽默杂志(如《蜻蜓》《断片》)投稿。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他写下了大量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其中很多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笑料和趣事,只有少数作品是比较优秀的,如《小官吏之死》《胜利者的胜利》《变色龙》《普里希别耶夫中士》等。当时他迫于生计和缺乏经验,只求速成和多产。1886年3月,名作家格里戈罗维奇写信要他尊重自己的才华,他深受启发,开始严肃对待创作。此后,他创作出《万卡》《苦恼》《瞌睡》等优秀作品,表现了作家对穷苦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从1886年起,他开始正式用安东·契诃夫的笔名发表作品。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契诃夫创作的早期。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期是契诃夫创作的中期,即他世界观和创作的转型期。1888年,他创作了著名中篇小说《草原》。作品描绘和歌颂了祖国的大自然,反映了农民的命运,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而差不多是在同一时期创作的《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等则对小市民伪善、爱慕虚荣的庸俗习气进行了批评和嘲弄。l 888年10月,契诃夫获“普希金奖”,在文学界获得了一定的声望。这时,他出版了五部短篇小说集: 《梅尔波梅尼的故事》(1884)、《五颜六色的故事》(1886)、《在昏暗中》(1887)、《天真的话》(1887)、《短篇小说集》(1888)。他开始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作家的社会责任,认真地思索人生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他说:“如果缺乏明确的世界观,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种负担,一种可怕的事情。”这种思想被形象地表现在中篇小说《没意思的故事》(1889)里。

也就是从这个时期起,契诃夫开始创作戏剧。独幕剧《结婚》(1890)和《论烟草的危害》(1886)、《蠢货》(1888)、《求婚》(1888-1889)、《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1889-1890)、《纪念日》(1891-1892)等轻松的喜剧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接近于他的早期幽默作品。剧本《伊凡诺夫》(1887-1889)则批判了缺乏坚定信念、经不起生活考验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多余人”。

1890年4月至12月,体弱多病的契诃夫不辞辛苦地长途跋涉,去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库页岛,对那里的所有居民和“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逐一地进行调查。库页岛之行提高了他的思想觉悟和创作境界。他认识到:“……如果我是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我至少需要一点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很少的一点点也好。”后来他便与他以前一直为其撰稿的保守的《新时报》等报刊断绝了关系,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库页岛》(1893-1894)、《在流放中》(1892)和《第六病室》(1892)等作品。特别是《第六病室》,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品控诉了像监狱一般的沙皇俄国的阴森可怕,也批判了他自己一度醉心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列宁读了之后,受到了强烈的感染,说自己“觉得可怕极了”,以致“在房间里待不住”,觉得自己好像也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了。

1890年至1900年间,契诃夫曾去米兰、威尼斯、维也纳和巴黎等地疗养和游览。从1892年起,他定居在新购置的莫斯科省谢尔普霍夫县的梅里霍沃庄园。1898年,身患严重肺结核病的契诃夫迁居雅尔塔。1901年,他同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奥尔嘉·克尼碧尔结婚。在雅尔塔,他常与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布宁、库普林和列维坦等人会面。

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是契诃夫创作的全盛时期,即他创作的晚期。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优秀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当时,俄国的解放运动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契诃夫渐渐地改变了不问政治的倾向,积极投入社会活动:l 892年,在下诺夫哥罗德省和沃罗涅什省赈济饥荒;1892年至l 893年间,在谢尔普霍夫县参加扑灭霍乱的工作;1897年,参与人口普查工作;1898年,支持法国作家左拉为德雷福斯辩护的正义行动;1902年,为了抗议沙皇当局取消高尔基的科学院名誉院士资格的决定,和柯罗连科一起放弃在1900年获得的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03年,资助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受迫害的青年学生。他的民主主义立场日益坚定,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更为深刻。

……

《胖子和瘦子》中的笑,包含着轻微的蔑视;《变色龙》《普里希别耶夫中士》等作品则表明,作家在以笑为武器,辛辣地嘲讽那压迫普通百姓的势力;而在《牡蛎》《哀伤》《苦恼》和《万卡》等描写劳动者遭遇的作品中,笑会引起读者对人物的同情和爱怜。《第六病室》《醋栗》和《套中人》等作品里辛辣的讽刺常常和淡淡的幽默交织在一起。列夫·托尔斯泰很喜欢短篇小说《跳来跳去的女人》。据说,他在读这个作品时,“笑得很厉害”,并且赞美说:“多么细腻的幽默!”《跳来跳去的女人》《宝贝儿》和《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的幽默都是很细腻的,它的表现手法是极为普通的:抓住人物性格和言行中的内在不一致性,以正常的语言加以叙述和描绘。但在塑造“套中人”这个形象时,契诃夫却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作家通过一系列的细节,从雨伞、雨鞋、虎皮手套、黑眼镜、帐子直到棺材,夸张地强调着别利科夫的“套子性”。值得注意的是,契诃夫的笑再次证明了他创作的民主主义性:他对劳苦大众的笑总是善意的、同情的,而他一向讥讽的则是形形色色的丑恶势力。

五、契诃夫的小说还有一个举世公认的重要特色:紧凑、言简意赅,“内容比文字多得多”。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主张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含意。他认为“在短小的短篇小说里,留有余地比说过头要好”。契诃夫在写作实践中认真贯彻了这些主张,因而他的中、短篇小说总是紧凑和简练的,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又总是鲜明的。读他的作品,总会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总会感到回味无穷。

在世界文坛上,契诃夫是一位罕见的艺术家。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他都独辟蹊径,其艺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他和莫泊桑齐名。同被誉为“短篇小说大王”。关于契诃夫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他创造了新的形式,因此我丝毫不假作谦逊地说,在技术方面,契诃夫远比我高明……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说过:“毫无疑问,契诃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是属于最优秀的一类的。”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同样高度评价了小说家契诃夫的艺术:“人们对我说,卡特琳·曼斯菲尔德写了一些好的短篇小说,甚至是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但是在读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之后看她的作品,就像听了一个聪明、博学的医生讲的故事之后,再听一个尚年轻的老处女竭力编造出来的故事一样。”被誉为“英国的契诃夫”的卡特琳·曼斯菲尔德本人对契诃夫也敬佩得五体投地。她在写给丈夫的一封信中说:“我愿意用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而在1921年写的一篇札记中,她写道:“如果法国的全部短篇小说都付之一炬,只有这篇短篇小说(《苦恼》)留存下来的话,我也不会感到可惜。”

在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室》等小说被译介了过来。他的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于1921年和1925年先后被译成了中文。后来,鲁迅艺术学院曾在延安演出《蠢货》《求婚》和《纪念日》等作品。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瞿秋白、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都高度评价了契诃夫的作品。今天,契诃夫的作品已经全部被译成了中文,受到了广大中国读者的欢迎。  朱宪生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