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舞文詅痴(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黄恽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927年苏州易帜中申听禅的遭遇

1927年元旦,《苏州明报》发表署名柳桥的社论《民国十六年之小希望》,文中说:

民国十六年,犹如儿童之十六岁矣。古者以男子十六岁成丁,当立身处世,为社会宣力,为家长扬名。今民国十六年,亦可作如是观。以前之事,譬如儿童之年幼齿稚,完全儿戏,今届成人之年,自当一洗积习,与年更新。来日方长,定有新猷可观。吾愿一般军阀家,自今以后,宜早息兵争,共谋国事,勿效儿童之口角打架,以为快事。须知年届成人,当有成人之气象,切不可嬉皮笑脸,仍不脱幼稚之状态,庶几大好山河,勿致陷于万劫不复之地为幸也。

当年苏州是苏松常道的首府,新正伊始,大家并无北伐成功之虑,说的还是眼前军阀的事,几年前的齐卢之战,于苏州人尚有余痛,军阀们虽然大打电报之战,骈四俪六,典雅矞皇,然行事只是幼稚和流氓习气,不是嬉皮笑脸就是干戈相向,受苦的还是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是年2月底,情况就有了变化,苏州报纸上部队调动消息频繁,南方北伐党军和北方军阀部队已经在江苏正面接触,如“沪杭线战甚烈,联军方面,孟昭月为总指挥,鲁军俄兵四千人加入作战,党军白崇禧为总指挥”,可见北伐军进展迅速而顺利。处在北洋吴佩孚、孙传芳统治下的苏州城风鹤频惊,防务严密,城墙上军队荷枪实弹,城门虽设而常闭。

3月初,《苏州明报》有一署名恨世的记者在苏州城墙上转了一周后写道:“自军队调防,运输频繁,以致胆小居民,城外裹足……西汇道(今齐门外西汇路)上,行人绝迹。惟有三数商警(笔者按:商团武装人员)徘徊其间……至车站货栈左近,有鲁军一营之众,乘船开拔,似水道往吴江而去。时河畔泊舟,大小约三十余艘,军士肩负行囊枪械,有输送篷帐面粉等物,行色匆匆,似即将离苏之状……及绕道阊门而归,马路市面,平日锦绣,今者萧条异常,不复如往日之花天酒地矣。”

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3月20日,薛岳军已占领松汀,直鲁军溃败退却。在苏州,警察厅长李珏林忽然请假离苏(笔者按:到5月11日,李珏林也被通缉),职务委卫生科长张一新暂代,吴县接任前县知事张仲甫的姚浚也同时不安于位,请假离苏,由县府第一科长金国书暂代。所谓请假,比弃职好听点,官员守土有责,弃官而逃是要治罪的,请假则可进可退,留有回旋余地而已。然而,情况分明于北方不利,所以官员先请假看看情势再说。

22日,薛岳部进入上海,直鲁方驻守上海的毕庶澄易帜,声明愿受蒋指挥。

这时的苏州,已经处于一个时代的转折点——政权易手,五色旗变成了青天白日旗,军代更迭,首都南迁,从北洋军阀转向国民党统治。从北洋政府转而为国民政府,说起来,就是改朝换代,或者可以说,进入“民国之第二共和国”阶段。

3月24日,苏州已经处在北伐军控制之下,苏松常道尹府被撤销,道尹李维源卸职。苏州首席士绅张一麐很不寻常地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启事:

一摩终养守礼,闭门思过,于政治上本无关系,惟以桑梓猝受兵祸,不能不披发缨(撄?)冠为义务而尽义务。古云: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每诵二语自岛。今幸青天再见,垂怜赤子无辜,垂白鲜民得以休息。除文字生涯外,所有军政各界,誓不为人说项,如有委托,恕不招待,函件恕不答复,幸垂谅焉。

张一鏖对新局面颇有疑虑,面临着进退的抉择。他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此前自己的作为,国民党会怎么看?会怎么对待自己?因此,他先强调自己早先只是为桑梓和乡民尽一份义务,和北洋军阀之间的关系进行切割。对于国民党,他先言不由衷地颂扬了一句:青天再见,然后马上强调自己可以休息了。很明显,在形势远未明朗之时,他还需要观察一阵,看看形势发展再说。在他看来,现在也只是换了一拨军阀,行的也是军事统治,且北洋那边未必不会反戈一击,转败为胜,胜败还远未分明呢。而以革命党自居的国民党,还主张铲除绅阀和土豪,并高唱过打倒土豪分田地,能否和他们合作还在未知之数。

政治革新,同时带来教育权的收回问题。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和东吴一中,对于北伐军的到来,为保存大学,不受影响,也不得不作出心不甘情不愿的应对。一直任东吴校长的美国人文乃史,随即发表启事,强调教会学校亟谋改私立学校进行立案,自己宣布辞职,请理科教授潘润民任教务长和代理校长,以求少受革命带来的冲击。苏州的其他教会学校也以东吴大学马首是瞻,在同一时间作出了调整,外籍教师纷纷返国,外籍校长卸职,暂时换了校内亲信作自己的傀儡(或称代理人)。P3-6

目录

自序

上辑 如梦记

 1927 年苏州易帜中申听禅的遭遇

 陈衡哲轶事二题

 李金发对周作人的隔膜

 阿部淑子与周作人

 联萼坊李、童露水缘

 陶其情《矛盾集》中的巴金

 不够知己:温源宁与胡适交恶内幕

 故纸堆:节日里的作家

 别了,梁实秋教授

 从一次笔战看徐悲鸿和刘海粟的恩怨

 苏州美专的女模特儿

 张充和北大入学记

 1935 年:吕叔湘的转折年

 不幸而“言”中:言慧珠在苏州

 高长虹谈他与景宋的交往

 鲁迅和谢六逸

 胡山源与鲁迅:没有交集,但有怨艾

 徐懋庸:鲁迅该骂

 给鲁迅照相的雪怀照相馆

 云南龙云时期的一桩文字狱:李长之被驱逐

 金性尧谈苏青

 北京《中华周报》中的张爱玲的消息

 惊鸿一瞥:俞平伯的留学生活

 李辰冬剽窃俞平伯疑云

 刺杀李根源

 失去了儿子的刘文典

 远去的董鼎山

 陈白尘被枪击事件

 民国苏州的首届集体婚礼

 清末苏州名妓金凤

 沙曼翁以诚待友

 沈三白的胞弟启堂

 曲园女弟子张贞竹

 《李超琼日记》五题

 汪异三吃河豚

 文乘之死

下辑 烟云录

 徐枋与汤斌

 从《林则徐日记》看清朝中期的通信方式

 《纯常子枝语》的稿本

 邓邦述与“三李堂”

 曾国藩家书论方苞

 《许宝蘅日记》中的宣统故事

 许宝蘅与《读书堂西征随笔》

 吕思勉谈《古文观止》

 翻译家项星耀的少作

 俞平伯的诗 顾颉刚的手

 夏承焘评陈寅恪《评〈长恨歌〉》

 文育山房买签名本《人之窝》记

 《狂欢之夜》的《奔》

 彭子冈的一篇少作

 “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

 王文濡与苏州毓元学堂

 《郑孝胥日记》所记商务印书馆清退日股

序言

这是一本我新编的掌故小品集,命名为《舞文詅痴》。

我本是不会写文章的人(当然,没有人生来就会写文章),却慢慢弄成以编文章和写文章为生,真是做梦也没有梦到,却也欢喜赞叹,认作我人生不易之轨迹。

怎么办?学着写。十佘年来,埋头读书写作,一写就写了很多,承编者、读者不弃,至今已问世六册,这是第七册了。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说:“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

才思有无,丑拙与否,还俟读者品评。

且再作一回詅痴符吧。

书分两辑,上辑如梦记,下辑烟云录。如梦记所收文章,都是讲人的故事,一鳞半爪,片言只语,都是碎片。人生如梦,可不是么?烟云录所收文章,都是讲书的故事,书的得失生灭,于人更是烟云过眼,在此撷取云霞一片而已。

内容推荐

黄恽著的《舞文詅痴(精)》讲述了众多人和书的野史掌故,有料有趣。有鲁迅、张爱玲、俞平伯等名人的故事,也有《古文观止》《许宝蘅日记》《郑孝胥日记》等书的故事。所引材料视角独特,且多为当今学界所未见或忽略。书分两辑。上辑“如梦记”讲人的故事,人生如梦,一鳞半爪,片言只语,都是碎片。下辑“烟云录”讲书的故事,书的得失生灭,于人更是烟云过眼。本书不仅可为研究者提供新的史料和视角,也可供普通读者细细体味民国的丰富与驳杂。

编辑推荐

《舞文詅痴(精)》作者黄恽是著名的掌故学家,一直潜心阅读民国报刊资料,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掌故逸闻,本书讲述了众多人和书的野史掌故,有料有趣。所引材料视角独特,且多为学界所未见或忽略的。本书分为两部分,有鲁迅、张爱玲、巴金等名人的故事,也有《古文观止》《林则徐日记》《郑孝胥日记》等书的故事,不仅可为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参考,也可供读者细细体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