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老郑的女人(魏微短篇小说精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魏微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大老郑的女人(魏微短篇小说精选集)》作者魏微在细微处描写人的情感变化和人情世故的变迁。对人物的微妙情感的描述很到位。每个短篇都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活动的生活画卷。她把现代与古典叙事手法融为一体,层层推进讲故事,语言简洁、故事好读。作者对每个主人公都充满怜悯与温情,在叙事中有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灵活地描述出每个人物的生存精神和生命体验。

内容推荐

《大老郑的女人(魏微短篇小说精选集)》是魏微的短篇小说集。包括:《大老郑的女人》、《化妆》、《姊妹》、《储小宝》、《胡文青传》、《姐姐》、《乔治和一本书》、《乡村,穷亲戚和爱情》八篇。每个短篇都是魏微各个时期发表在各大名刊上的经典之作,用简练的笔触讲故事,好读、好看。

目录

1 大老郑的女人

2 化妆

3 姊妹

4 储小宝

5 胡文青传

6 姐姐

7 乔治和一本书

8 乡村,穷亲戚和爱情

附:回乡者·亲情·暧昧年代 郜元宝

附录:魏微中短篇小说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大老郑的女人

算起来,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大老郑不过四十来岁吧,是我家的房客。当时,家里房子多,又是临街,我母亲便腾出几间房来,出租给那些来此地做生意的外地人。也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这个小城渐渐地热闹起来了,看起来,就好像是繁华了。

原来,我们这里是很安静的,街上不大看得见外地人。生意人也少,即便有,那也是祖上的传统,习惯在家门口摆个小摊位,卖些糖果、干货、茶叶之类的东西。本城的大部分居民,无论是机关的、工厂的、学校的……都过着闲适、有规律的生活,上班,下班,或者有周末领着一家人去逛逛公园,看场电影的。

城又小。一条河流,几座小桥。前街,后街,东关,西关……我们就在这里生活着,出生,长大,慢慢地衰老。

谁家没有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说起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东家长西家短的,谁家婆媳闹不和了,谁离婚了,谁改嫁了,谁作风不好了,谁家儿子犯了法了……这些事要是轮到自己头上,就扛着,要是轮到别人头上,就传一传,说一说,该叹的叹两声,该笑的笑一通,就完了,各自忙生活去了。

这是一座古城,不记得有多少年的历史了,项羽打刘邦那会儿,它就在这,现在它还在这;项羽打刘邦那会儿,人们是怎么生活的,现在也差不多这样生活着。

有一种时候,时间在这小城走得很慢。一年年地过去了,那些街道和小巷都还在这,可是一回首,人已经老了。——也许是,那些街道和小巷都老了,可是人却还活着:如果你不经意走过一户人家的门口,看见这家的门洞里坐着一个小妇人,她在剥毛豆米,她把竹筐放在膝盖上,剥得飞快,满地绿色的毛豆壳子。一个静静的瞬间,她大约是剥累了,或者把手指甲挣疼了,她抬起头来,把手甩了甩,放在嘴唇边咬一咬,哈哈气……可不是,她这一哈气,从前的那个人就活了。所有的她都活在这个小妇人的身体里,她的剥毛豆米的动作里,她抬一抬头,甩一甩手……从前的时光就回来了。

再比如说,你经过一条巷口,看见傍晚的老槐树底下,坐着几个老人,有一搭无一搭地聊着什么。他们在讲古诫。其中一个老人,也有八十岁了吧,讲着讲着,突然抬起头来,拿手朝后颈处挠了几下,说,日娘的,你个毛辣子。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小城还保留着淳朴的模样,这巷口,老人,俚语,傍晚的槐树花香……有一种古民风的感觉。

另一种时候,我们小城也是活泼的,时代的信息像风一样地刮过来,以它自己的速度生长,减弱,就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了。时代信息最惊人的变化首先表现在我们小城女子的身上。我们这里的女子多是时髦的。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我在报纸上看到,广州妇女开始化妆了,涂口红,掸眼影,一些窗口单位如商场等还做了硬性规定,违者罚款。广州是什么地方,可是也就一年半载的工夫,化妆这件事就在我们这里流行起来了。

我们小城的女子,远的不说,就从穿列宁装开始,到黄军服、连衣裙、超短裙……这里横躺了多少个时代,我们哪一趟没赶上?

我们这里不发达,可是信息并不闭塞。有一阵子,我们这里的人开口闭口就谈改革,下海,经济,因为这些都是新鲜词汇。

后来,外地人就来了。

外地人不知怎么找到了我们这个小城,在这里做起了生意,有的发了财,有的破了产,最后都走了,新的外地人又来了。

最先来此地落脚的是一对温州姐妹。这对姐妹长得好,白皙秀美,说话的声音也温婉曲折,听起来就像唱歌一样。她们的打扮也和本地人有所区别,谈不上哪有区别,就比如说同样的衣服穿在她们身上,就略有不同。她们大约要洋气一些,现代一些;言行淡定,很像是见过世面的样子。总之,她们给我们小城带来了一缕时代的气息,这气息让我们想起诸如开放,沿海,广东这一类的名词。

也许是基于这种考虑,这对姐妹就为她们的发廊取名叫作“广州发廊”。广州发廊开在后街上,这是一条老街,也不知多少年了,这条街上就有了新华书店、老邮局、派出所、文化馆、医院、粮所……后来,就有了这家发廊。

P1-3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