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路者(世界探险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探路者(世界探险史)》作者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以探路者的路线为线索,从5000年以前的路途开始,以大量的人物、故事、材料和图片为依凭,记录下探险时的文化、政治、技术进步过程,讲述了一部令人愉快和富有洞察力的历史。他从人类的黎明开始,将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进程完全用有趣的语气写了出来。读者即刻可以体验到哥伦布的旅程是多么艰辛!

内容推荐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所著的《探路者(世界探险史)》讲述了人类从最初方圆百里的采集和狩猎,到万里跋涉寻找新大陆,最后足迹遍至各个角落的探险历史,也讲述了伴随着人类的探险而产生的文明的传播和演化的历史。

作者用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的思维和分析方法,揭示了探路者充满激情和幻想的动机,也为我们演绎了人类分分合合的史诗故事。

一改过去或堆砌枯燥资料,或局限于一时一事的方法,本书在讲述世界探险史时,从人类文明不断传布、相互作用、渐次上升的角度,将历史上碎片化的探险活动连缀起来,一气呵成,为我们描绘出人类探险过程的全貌。

目录

第一章 分散

 采集文化到大帝国时代:最初的探路者

 趋异开始

 冰人降临

 趋同开始

 早期地图之谜

 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从地中海到大西洋

 丝绸之路

 探索季风带

 趋同的范围

第二章 抵达

 大约1000年前:海上探险

 最后的趋异:波利尼西亚人的太平洋探索

 大趋同:北冰洋和大西洋

 印度洋:开拓与发展季风航线

第三章 行进

 近古及中世纪:内陆探险

 拓展丝绸之路 

 蒙古的影响

 跨越草原

 日本和欧洲的境内勘探

 基督教区以外的世界

 非洲

 美洲内陆探险

第四章 跃进

 中世纪后期:转向航海和深入大西洋

 为什么会是伊比利亚半岛?

 大西洋转折的开端:从热那亚和马略卡岛起步

 进入伊比利亚

 葡萄牙在非洲大西洋的探险

 绕过非洲的鼓包

 世界其他地方的海上探险

 欧洲奇迹?

 回归风带

第五章 腾起

 15世纪90年代:飞跃

 哥伦布

 卡伯特

 达?伽马

 卡布拉勒、韦斯普奇和安达卢西亚航海者

 哥伦布周围的世界:大西洋以外的探险

第六章 环绕

 约1500—约1620年:环球航线连通

 解密太平洋

 想象太平洋:它有多大?

 深入太平洋:麦哲伦的航程

 解密海风:乌尔达内塔的航行及其来龙去脉

 通晓太平洋的宽广:孟丹努厄和奎罗斯

 印度洋

 勾画美洲

 美洲内陆探险

第七章 连接

 约1620—约1740年:全球文化再度趋同

 航海改革

 航海图兴起

 永久的神话

 美洲:难以捉摸的亚洲

 乌有之乡、想象的海峡:太平洋寻路

 横跨西伯利亚:冰中的黄金之国

 非洲:奴隶制与探险

 世界地图

 地球的形状

第八章 深化

 约18世纪40年代—约19世纪40年代:

 日益清晰的全球图景

 传说继续

 经度

 应对坏血病

 风道以外的太平洋

 再探西北通道

 南极洲

 澳大利亚的故事

 美洲的故事

 浪漫主义之路

 非洲:白人的坟墓

 漫漫前路

 回顾与展望:这个时代的机会与局限

第九章 全球化

 约1850—约2000年:日趋狭窄的地平线

 非洲:笔墨官司

 东南亚:去往中国的慢船

 澳大利亚:通往霍普利斯山之路

 新几内亚:“货真价实的新土地”

 阿拉伯半岛:禁城受挫

 西藏:错置的地平线

 蒸汽机之路:为工业化世界寻觅道路

 极冷之地:南北极的道路

 新相遇

 超级大冒险

 还有什么

试读章节

人类也是灵长目动物,我们的历史自然也会有灵长目动物的特点。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的文化会变化和相异了。可是,问题是:为什么人类各个族群间的差异会那么大?变化会那么快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最佳的切入点就是我们最近的共同祖先:那个大约在15万年前的女人,或者更准确一点,是那组DNA,古人类学家称其为“粒线体夏娃”我们有理由推测,粒线体夏娃时代,在东非生活着的几千人,他们分享着共同的文化:一样的经济状况、一样的技术水平以及一样的食物,而且如果那时他们就已有宗教和语言的话,应该也是相同的。后来,渐渐地、时断时续地,我们所不知道姓名的探路者把各自的族人带离了原来的故土,进人新的环境之中。在那里,他们改变自己以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分离了的人们彼此渐渐失去联系,在相互隔绝中差异越来越大。。

因此,探险史首先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就是:人类是怎样扩张到世界各地的?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谁带领他们的?这些领袖为什么要这么做?一路上人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些问题的确重要,也的确困惑难解,没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可供比照,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其他的物种更愿意固守在自己最适应的环境,即便要迁移,也是为了寻求环境的稳定不变,季节性地来回迁徙;即便分散,也是在邻近的地方徘徊,一俟危机结束通常还是回到原先的栖息之所。狐狸是几乎与人类一样分布广泛的动物,但从一个栖息地到另一个栖息地的种群之间存在着比人类多得多的遗传变异。其他物种适应不同环境的经历也许对我们了解人类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迁移有所帮助。新近的一个细致研究案例是卢旺达的山地大猩猩。这些大猩猩被迫离开竞争太过激烈的低海拔热带雨林,到海拔高、相对较为寒冷的地方生活。食物大大减少——这也许是这些纯植食性动物比其他大猩猩体形更小、身体更弱的原因——它们不得不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但这个迁移案例局限性很大,大猩猩只是迁到原居住地邻近的环境里,不能作为解释人类最初的长途殖民迁移的模式。

即便是人类,也很少愿意去寻找新的环境,而且适应新环境也不是那么容易。近年大量相关文献可以说明,人类过去约500年间的殖民历史中,最成功的殖民地都是把新的环境变成了与迁移出发地相似的地方。移居者们通常都会有在选定的地域重建家乡的感觉。殖民者建起了新英格兰、新法兰西、新西兰、新南威尔士以及其他与故乡略有差异的仿照版本。他们创建了新西班牙,并在适应那里以后,又搬到新墨西哥州。迁移者像婴儿紧抱住橡皮奶嘴一样固守着文化,行囊里总是尽可能多地塞进家乡的物产。随身携带的熟悉的动物和谷物,对他们来说仿佛意味着新家园与离开的地方没有太大不同。

19世纪和20世纪的殖民大时代,欧洲人将许多陌生的地方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但他们选择住在南美洲、北美洲、南非以及澳大利亚,因为这片改造后的“新欧洲”气候温和,与他们祖国的气候相像。在这一时期的最后时段,欧洲人放弃了大多数热带地区,尽管他们曾经是那些地方的上流精英,管理、保卫、发展那些殖民地,拓展着帝国领土。这样的习惯现在仍然保留在移民社会里。来自中国的移居者使中亚某些区域在外观、声音、气味上都变得很像中国,这和中国人在西方的中国城所做的一样。我们今天对于成功保持多元文化的所有担心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当人们进入新的环境时,通常并不会丢弃他们在老环境里做的一切。

P4-P5

序言

这是一本有关“邂逅”的书,讲述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邂逅,以及那些使其成为可能的,事关雄心、想象、奋斗以及革新的故事。这本书,也是思想碰撞的结果。从编撰《泰晤士世界探险地图集》起,我就开始在头脑中酝酿这本书,这个想法已经至少在我头脑中回响了15年。但我从未真正想过能有机会,或是能够找到一种实际的方法去把握这样一个宏大的、难于驾驭的主题。直到有一天,我和我的朋友西班牙地理学会会长卡洛斯·马丁内兹·德·冈波斯以及西班牙地理基金会会长维吉尔利奥·奥尼亚特吃饭聊天,与他们的谈话促使我开始着手这项工作。他们帮助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身兼工程师、商人以及杰出慈善家数个身份的拉斐尔·德尔·皮诺·伊·莫雷诺。在我和他会面时,他刚刚效仿伟大探险家,乘自己设计的帆船完成了一次海上旅行。“我希望,”他说,“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你写一部世界探险史。”这个建议无法拒绝,只是其中有一丝黑色幽默的意味。当时,他虽已年过八旬,但依然健壮,生机勃勃,愉悦快活,讨人喜欢。可是当我这本书刚开始不久,他却遭遇了可怕的变故,几乎全身瘫痪,撰写这本书对我而言,成了急迫的使命。拉斐尔坚忍刚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我欠他人情,是他督促我,让我有了写这本书的想法,是他一直不断地激励我写作,是他用兴趣、用新想法孕育了这本书,并使它一直继续下去。我欠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的情,是基金会给了我研究经费,是基金会慷慨解囊,为我解决了地图和插图的费用,没有这样慷慨的帮助,我就不可能有时间从事这项工作,这份情同样深厚。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皮诺基金会的会长阿玛迪奥·皮迪特堡给了我无数的帮助、理解和支持。在我写作过程中,他和维吉尔利奥·奥尼亚特极度耐心地阅读我的文稿,仔细推敲,帮助我修改提高。

我还要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审读者,感谢他们颇有助益、深具洞察的批评;我要感谢我的诸位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露西安娜·欧弗拉赫提、诺顿图书出版公司的史蒂夫·福尔曼和戴斯蒂诺公司的毛里西奥·巴赫,感谢他们的编辑技术和宽容忍耐。这本书的大半都是在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历史与地理系和艺术研究中心写成,在学院格外开明的领导和管理下,我的同事们给了我所能想象的最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这本书的最终完成是在塔夫斯大学的历史系,我相当幸运,在那里我受到了热情的欢迎、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同事援手。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从哈克卢特学会的同事以及《泰晤士世界探险地图集》的合著者那里学到了我大部分的探险知识。当然,这本书中一定会有些瑕疵,这里那里会有些不周之处或是错误,而这些,都是我的问题。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2006年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6: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