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骁将李振亚》一书为广西2014—2015年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报告文学类)之一,这是一部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纪实性作品。作者杨彦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到把历史大事和传主成长历程紧密结合,选用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和口述回忆资料,政治观点是正确的,选题立意新颖、文字叙述流畅平实,对于读者回顾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业绩、缅怀先辈英烈的奋斗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现实意义的。
| 书名 | 沙场骁将李振亚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杨彦 |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沙场骁将李振亚》一书为广西2014—2015年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报告文学类)之一,这是一部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纪实性作品。作者杨彦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到把历史大事和传主成长历程紧密结合,选用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和口述回忆资料,政治观点是正确的,选题立意新颖、文字叙述流畅平实,对于读者回顾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业绩、缅怀先辈英烈的奋斗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现实意义的。 内容推荐 杨彦著的这本《沙场骁将李振亚》以时间为纲,真实记录了广西籍琼崖抗日烈士李振亚如何从一名贫苦农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代名将的坎坷却彪炳史册的一生。围绕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作者讴歌了革命先烈的壮举,描绘了一代骁将的风范,旨在激起广大读者报效祖国、热爱家乡的赤子情怀。 目录 一、少年经磨难 二、北伐启心智 三、投身红七军 四、转战七千里 五、激战反“围剿” 六、突破封锁线 七、漫漫长征路 八、反对分裂党 九、浴血西路军 十、训练游击战 十一、东纵突围战 十二、偷渡海南岛 十三、建设红军魂 十四、敌后短枪队 十五、挺进五指山 十六、牵敌反“围剿” 十七、转守为攻战 十八、秋季大攻势 十九、血溅红棉树 尾声 试读章节 在肃清陆荣廷残敌后,云南滇军唐继尧以六万大军分三路入桂,中路以龙云为总指挥,自滇东的广南经百色东犯,攻占南宁。在都安做战后休整的李明瑞部接到俞作柏紧急命令,全旅迅速集结昆仑关附近,要与李宗仁的定桂军联合作战,攻击进占南宁的滇军。在距南宁市东北方59公里的昆仑关,双方展开血战。 昆仑关之战,李宗仁担任前敌总指挥,联合进攻部队共6个纵队,七八千人。李宗仁调动钟祖培、俞作柏两个纵队担任正面进攻;陆超、刘权中两纵队则向右翼伸延,以包抄敌军左翼;伍廷飑、韦肇隆两纵队则留为总预备队。左翼进攻则由广州来的范石生滇军部队担任。 1925年春夏间,联合部队向昆仑关龙云部队进攻,李宗仁亲临前线指挥。俞作柏旅(纵队)担任正面主攻,李明瑞是主力团,昆仑关的山头岩壁耸峭,山高路险,易守难攻,进攻部队要爬山仰攻更为困难。李明瑞团第一天白天进攻,死伤百多人,无法攻上山头,遂连夜召集营连军官商量对策。这时李振亚是团部下面的供需官,也参加会议。 众军官认为没有重炮无法攻上山头,李振亚提出夜战之计。他认为滇军对昆仑关山头小路并不熟悉,而广西人熟悉,如果利用夜晚从小路进攻一座山头,白天守住这座山头,夜晚再攻另一座山头,这样牺牲较少。李明瑞认为李振亚讲得有道理,当即决定连夜进攻关口附近山头。由一营先行突击进攻,各营纵深跟进。李振亚参加一营突击进攻,官兵手臂扎白毛巾,个个步枪上刺刀,连夜摸上要进攻的山头,与敌军进行肉搏战,天亮前终于占领这座山头,进行固守,严重地威胁到关口守军。 李宗仁在前线指挥两个纵队正面进攻昆仑关,激战一个昼夜,死伤千余人,但还未见范石生部队从左翼向敌人发起进攻,知道范石生有诈,第二天当即命令韦、伍总预备队两个纵队向左翼进攻,与右翼陆、刘两纵队形成合围。 正面守敌的滇军前敌总指卢汉发现即将被合围,决定弃关而逃。滇军死伤2000余人,遗尸遍野。联合部队的6个纵队在攻下昆仑关后,连续追击龙云的滇军,把南宁重重包围。 战后,李明瑞问李振亚:“振亚,这次攻昆仑关,你是从哪间军校学到这种战术的?” 振亚挺立回答:“报告长官,我只读过两年私塾,这个想法我是从读《三国演义》想到的。” 李明瑞微笑地说:“有意思,《三国演义》也有战法。看来将来你会是个好指挥官。” 李振亚应道:“谢长官栽培!” 在围攻南宁的过程中,李宗仁和俞作柏旅发生尖锐矛盾。当6个纵队围攻南宁时,李宗仁突接柳州守军李石愚来电告急,称滇军唐继虞率领第一路军已由贵州侵入广西,有直捣柳州之势。李宗仁交范石生部与五纵接围城任务,其余五个纵队急驰柳州救援,在沙埔与唐继虞滇军进行激战。在激战中,范石生来电称龙云部队已从南宁突围并向左江前进,李宗仁急调俞作柏旅回师南宁追击。俞作柏纵队回师南宁,龙云滇军已经渡河向左江进发,俞作柏认为追已不及,决定在南宁停军两天筹款补充粮食和给养。此举被李宗仁指责为在南宁耽搁两天,延误战机。本来范石生部是追击龙云滇军往左江,但突然转向那龙、百色进入广南,事前他没有给俞作柏纵队打招呼,俞作柏部队按原计划向龙州追击,范石生孤军深入,被龙云滇军击溃退回南宁。李宗仁遂指责俞作柏部不配合范石生追击,擅自行动。 1925年11月,受广东国民政府之令,俞作柏旅配合粤军追击陈炯铭残部,李明瑞率部与广东粤军陈铭枢部联合讨伐广东南路军阀邓本殷,大破敌主将苏廷有,攻克广东高州、茂名、化县、合江等处。1926年初,由钦州班师回桂,驻南宁。 广西统一,归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广州国民政府的李宗仁受命为广西军务督办、黄绍兹为会办后,两人将所部合编为9个旅:第一旅旅长白崇禧,第二旅旅长俞作柏,第三旅旅长夏威,第四旅旅长黄旭初,第五旅旅长伍廷扬,第六旅旅长刘日福,第七旅旅长胡宗铎,第八旅旅长钟祖培,第九旅旅长吕焕炎,这是新桂系军队的雏形。不久,俞作柏因与李宗仁矛盾较深而离开新桂系。 P12-13 后记 海南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让后人永远缅怀革命先烈,将李振亚烈士的墓迁到海口金牛岭。琼中的黎族同胞们依依不舍,将李振亚烈士原墓修好立碑,年年祭奠。在万宁牛漏,为保护李振亚烈士牺牲遗址的木棉树,万宁县政府在树旁竖了李振亚烈士牺牲纪念碑,将木棉树围起来,让公路从两旁绕过去。在附近的东和农场,由马白山、林鸿盛等琼崖纵队老战士捐资,政府和东和农场资助建起了李振亚烈士纪念园。在李振亚烈士的故乡广西藤县烈士公园,李振亚烈士塑像也建了起来。在广西南宁市烈士陵园的陈列馆中,陈列了李振亚烈士花岗石雕像和他指挥秋季攻势的大幅油画。《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将李振亚烈士生平收录其中。李振亚同志早年参加革命,参加过百色起义、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南岳游击训练班、东江抗日、琼崖纵队,几十年南征北战,历尽艰辛。就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刻,他牺牲了,来不及同我们一道分享胜利的喜悦和今天的幸福。人们将永远记住李振亚烈士生前说的那句话:“为了中国的彻底解放,不可能没有流血牺牲!”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