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015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卷)(精)
分类
作者 北京文学月刊社主编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主编说,要珍惜,詹周氏快90岁了,我可能会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媒体人。这算激励还是抚慰?没任何意义。我估计连主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采访她,无非是在哪里翻档案,看到了民国三大奇案,发现这三个案子,百十来号人,好像就詹周氏还活着。盯着民国时期的影印照她突发奇想,如果这周末把我派过去,拍一张她90岁的样子,彩色数码的,贴在她30岁的黑白照片旁边,一定很有趣。

可是这对我很无趣,上海到大丰农场来回600公里,主编只批我500块经费,况且两地不通火车,早上一班从人民广场出发的大巴,晃悠到下午才到,晚上就要从那边再折回来。主编提醒我,千万别误点,那就是个农场,可能连招待所都没有。

用不着她提醒,还没出发我就急着赶回程车了。坐上大巴我便开始睡觉,睡到睡不着的时候,我翻出民国三大案,试着做点功课。但我很快就被另两个奇案吸引了,回头再翻翻詹周氏的案子,到底奇在哪儿呢?也许是生命力,我望着窗外想,大家一不留神,就让最初的那个人活到了最后。

大巴12点多才到,下了车照着地址坐两站区间公交。好像农场都这样,街名地名都是按数字排的,5号门47街区518栋3楼36中门,不在这儿待个十年八年,肯定搞不清楚5号门和6号门有什么不一样。

站在门前,我弄平衣领才按门铃,开门的是个中年女人,问我找谁。我说詹周氏。

“没姓詹的,”她说,“找错了。”

是弄错了?我下楼给主编打电话,我说詹周氏原名叫什么?

“不是詹周氏吗?”她说。

“那是民国的叫法,她嫁给了一个姓詹的,所以叫詹周氏。现在早不这么叫了,她原名叫什么?”

“让我想想,”电话那边停顿了一阵,思考过后她告诉我,“她应该姓周。”

“对的,”我也不知道说她什么好,干脆像她一样停顿一会儿,“还有吗?”

“还不够吗,你找一个姓周的老太太,还不够吗?”

她说了两遍还不够吗,那一定是够了。可是再上楼还是不对。还是中年女人开的门,我说找一个姓周的老太太,她摇头,警惕地盯着我,好像我成了一个专门搜集老太太的变态。就在她怀疑的时刻,我又问了一句蠢话,我说:“那你们家有老太太吗?”

这次连头都没摇,直接把我关在门外。下楼再跟主编确认,这回是确认地址,没问题,5,47,518,3,36,这五个数一个都没错。说着说着她突然转换话题,让我拍张照片给她。

“我怀疑你就在上海,根本没去。”

“我在这里。”

“那你就把詹周氏找到,她就在36中门。”

我重新上楼,再次敲开门,这次没再打听,直接拿出黑白影印照给她看。“你母亲今年87岁,这是你母亲30岁的样子。”

她有些犹豫,端详了半天,没理会我,转身冲房间说:“妈,外面有个人,好像是找你的。”

她让我等,但依然把我关在门外,门再开启,是一个拄拐的老人站在门边。她用普通话问我是找她吗。我一时谎神,脑子里将她此时的样子和照片对不上号。除了衰老,她过于瘦小了,看起来一米五出头,也就七十来斤。我不知道这东西怎么算,她现在弓着身子一米五,六十年前她风华正茂时该有多高。她又问我一遍,我从哪里来,是不是找她。

我需要确认一下:“您是詹周氏吗?”

我没想到她反应如此巨大,好像封存已久的不堪被我一下子揭开了。看她瞪着眼睛,嘴唇发抖,弄得我还有些愧疚。我冲她微微点头表示歉意。平复过后,她说起了上海话,问我是不是上海来的。她的上海话有种很奇怪的腔调,像老酒陈酿,弄得我一时接不住,只是点点头。她邀请我进门,坐在沙发上我明白了,这是民国时期的上海话,她五十多年前就离开上海,没回去过,不知道上海人现在怎么讲话。不堪可以封存半世纪,她把上海话也封存在大丰农场,难得拿出来讲一回。

她女儿听说我是从老家来的,一改之前的冷漠,洗净水果端上来,要我留下来吃晚饭,她把兄弟姐妹都叫过来聚一聚。

“他们都在农场吗?”

“是啊,都住得不远。”

确实不远,不出20分钟,就进来七八个拎着鸡鸭鱼肉的中年男女。我脑子里瞬间冒出一个画面,这些接到消息的儿女们,一个个撂下电话,就从1号门2号门3号门走出来。这令我有些无措,我说还要赶晚班车,不能等晚饭了。

“那我们一会儿就吃。”她的某个儿子说,之后冲着厨房喊,“别做菜了!吃火锅,有什么下什么!”

好一阵詹周氏没说话,倚在沙发一边端详我,似乎怀疑我是哪个故人的孩子。我把名片递过去。她不识字,她女儿接过来读给她,大声说人家是《泰来报》的记者。

我补充道:“我们报社20世纪40年代报道过很多关于你的事情。”

P2-5

目录

《翻案》作者:蒋峰

《三只虫草》作者:阿来

序言

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读物,如何大浪淘沙、撷取精华,让终日忙碌的读者在日益快节奏的生活中节省时间,阅读到全国报刊发表的海量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力作,这恐怕是绝大多数读者的共同愿望。

由北京文学月刊社发起倡导的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而且成为迄今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的文学排行榜。这个排行榜的宗旨,是把一定时间段里中国大陆报刊发表的最新文学作品,择优荟萃,奉献给广大文学读者,以此倡导一种文学精神,一种精品意识,一种经典情怀,一种坚持不懈的美学追求,为经久不息的文学之光奉献出我们的微热。

这个排行榜始于1997年,2007年之前每半年一评,之后一年一评。评选对象为中国大陆文学期刊每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和散文随笔,入选作品必须是艺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完美结合。面对每年汗牛充栋的作品,面对读者挑剔的眼光和热切的期盼,面对文学的责任与担当,评选过程中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努力把视野拓展至众多的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尽最大努力披沙拣金,追求排行榜的最大覆盖性和最优代表性,力避遗珠之憾。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全国多家知名文学选刊和文学界的部分专家推荐候选作品。评选时我们不唯名气,只重质量,所有作者一视同仁,严格筛选,多层淘汰,优中选优,最后由《北京文学》编辑部组织编辑和专家在认真审读和讨论之后投票选出。我们希望通过广泛、扎实、认真的遴选工作,为同时代的读者送上健康、清新、隽永和深邃的文学阅读,同时也为中国大陆每年的文学创作立一存照。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见证中国大陆文学发展的一个窗口,作为每年一度大规模的文学检阅,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的上榜作品,基本代表了每年度中国文学创作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和散文随笔这4种体裁中最高的创作水平,是广大读者值得信赖的文学阅读参考篇目。

北京文学月刊社

内容推荐

北京文学月刊社主编的这本《2015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卷)》共收录中篇小说2篇,作者分别为阿来、蒋峰两位当代作家。其中,阿来的《三只虫草》写了一个发生在西藏的故事,主人公桑吉质朴纯真,而他的虫草被贩卖到不同人手中,发生了曲折的经历,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西藏的生活和现实。

编辑推荐

由北京文学月刊社发起倡导的“当代中国文学新作品排行榜”上迄今为止中国大陆较早出现的文学排行榜,从1997年至今已有十年的历程。这个排行榜的宗旨,是把一定时间段里中国大陆报刊发表的新文学作品,择优荟萃,奉献给广大文学读者。本书是《2015年当代中国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中篇小说卷)》,收录阿来、蒋峰两位当代作家2015年度中篇小说新作。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2: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