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著,侯海博主编的《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特色:
·编写原则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多是半文言文、半白话文,阅读总会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以致很多读者阅读时一手名著,一手字典,随查随读,很不方便。所以,本系列书的编写原则就是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获得轻松的阅读体验。
·译注翔实
用文中夹注的形式,对小说里的生僻字词进行了注音,对难解的字词进行了解释,而且对小说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官职、相关传说、天文地理知识、文化知识等也进行了解释说明,免去查找工具书的烦恼。
·人物分析
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编者采用说理与举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分析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巧妙设计了体现原著精髓的相关阅读训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思想情感。
·理想藏书
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智慧的文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关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要素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多元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本书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人人必备的理想藏书。
曹雪芹著,侯海博主编的《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学生版)》,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小说中还介绍了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作品产生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服装、饮食、医药、建筑、出行等方面的知识,可谓包罗万象。其语言优美生动,人物刻画得细致入微,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日姑苏,有城日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千风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趁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千人人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竞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只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P3-5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过程的描写,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作品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阅读这部小说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由于目前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存在各种各样的阅读障碍,所以本书的编写原则是帮助学生扫清古文阅读的障碍,让学生获得轻松的阅读体验。在编写体例上,本书以夹注的形式,对小说中的生僻字词进行了注音,对小说中难解的字词进行了解释,以及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等进行了明确的解析。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采取文中夹注的形式,方便阅读
根据学生对古典文学名著学习的需求,以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本书采取文中夹注的形式,对小说里的生僻字词进行注音,对难解的字词进行解释,同时对小说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官职、相关的传说、天文地理知识、文化知识等进行了简要说明。文中的夹注简洁明了,能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地实现无障碍阅读,理解作品内容。
二、反复注释,为阅读扫清障碍
由于小说中重复出现的生僻字词、难解字词较多,为了更加方便学生阅读,本书对这些字词进行了多次注解,一方面能为学生阅读作品扫除障碍,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这些字词加深印象,加强理解。
三、资深语文教育专家紧扣新课标精心设计
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著,资深语文教育专家根据课标要求,集中分析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还巧妙设计了能够体现原著精髓的相关阅读训练。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的设计,采用说理与举例相结合的形式,既突出了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同时也折射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作品的思想情感。阅读自我测试的设计,紧扣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考点,起到了课堂与课外有机互补的作用。
最后祝愿阅读本书的每位读者都能在阅读中获得阅读的快乐,让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