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融合了中原、西方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了儒、释、道和张掖本土文化,使张掖的文化绚丽多姿而又醇和深厚,吟咏描绘张掖的诗歌文章绵绵不绝,华章迭出。随着丹霞旅游的兴起,描写丹霞的文章也不断涌出,王林主编的《七彩丹霞散文集》就是这些文字的一次结集。这本集子选集了五十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张掖七彩丹霞进行了叙说,或激情豪迈,或清新隽永,或状物抒情,或怀古论今,文笔各得其妙,如山花烂漫,似繁星点点。
| 书名 | 七彩丹霞散文集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融合了中原、西方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了儒、释、道和张掖本土文化,使张掖的文化绚丽多姿而又醇和深厚,吟咏描绘张掖的诗歌文章绵绵不绝,华章迭出。随着丹霞旅游的兴起,描写丹霞的文章也不断涌出,王林主编的《七彩丹霞散文集》就是这些文字的一次结集。这本集子选集了五十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张掖七彩丹霞进行了叙说,或激情豪迈,或清新隽永,或状物抒情,或怀古论今,文笔各得其妙,如山花烂漫,似繁星点点。 内容推荐 王林主编的《七彩丹霞散文集》是一部散文集。收集了张掖地区描写和赞美当地七彩丹霞地貌的散文五十多篇。这些散文妙笔生辉,把被誉为“彩色丘陵”的丹霞地貌描述得美轮美奂,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当地改革开发以来在各个方面所取得成就的赞美。 目录 丹霞璀璨 王振羽:张掖印象 木子:神笔绘丹霞 小黄歌:张掖有丹霞 阿朱:丹霞,七彩的梦 邱建雅:神奇的七彩丹霞 李树德:铺满彩虹的山 王秀玲:源自丹霞的敬畏 朱玉方:最美丹霞景 祁翠花:彩色烟云丹霞景 邢剑丽:万年之约 书香丹霞 子仪:张掖,迎来一个读书人的盛会 李树德:走,到张掖去 张恒善:金张掖景色旖旎古甘州书香满城 ——第十四届张掖民间读书年会扫描 李树德:第十四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散记 张元卿:甘州旧闻抄 子张:七月甘旅 曾纪鑫:书香飘逸漫张掖 ——记一场别致的作品研读会 禾塘:书香溢甘州 棱子:西去张掖 李正祥:以读书的名义 励双杰:直把张掖作家乡 朱晓剑:花生毛豆的张掖 李传新:来此读书,长乐未央 潘小娴:谜一样开始,怎一个美字了得 王海燕:梦回张掖 吕浩:书香张掖记书缘 李剑明:书虫的盛宴 李海燕:弱水出张掖 兰祁峰:芦苇荡中的张掖城 马未都:张掖琐记 张恒善:读书年会散记 汪应泽:甘州丹霞与湿地公园 黄岳年:丹霞诗话 舒眉:张掖读书,诗和远方 奇山:张掖情谊如丹霞 任文:书香馥郁溢满甘州 ——张掖年会前后八日记 子仪:一个踏实诚恳的人 刘涛:张掖读书年会纪行 杜鱼:张掖纪行十首 吴昕孺:张掖年会日记 童银舫:张掖日记 相约丹霞 蒲城马夫:七彩丹霞奇观 胡子大叔:七彩丹霞,这世间怎会如此绚烂 沈海滨:人间震撼之美张掖七彩丹霞 杨帆:风居住的地方 一明:张掖的七彩丹霞 虎吟斋:千年等待只为相见七彩丹霞 阿吉朗萨: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张掖丹霞 草帽:远方的诗意带回家 赵兴:遇见色彩,张掖丹霞 萍水相逢:色彩斑斓的诱惑 冰海明月:疯狂的绝色 王建敏:感悟七彩丹霞 田家散人:七彩丹霞金张掖削出芙蓉作画看 久久:看张掖丹霞绝世美景 幸福死了:重彩丹霞看张掖浓妆艳抹总相宜 祁翠花:读冰沟丹霞 试读章节 张掖印象 王振羽 张掖小记 张掖的张,是动词。张掖是张开臂膀的意思。张开国之臂掖,以通西域,这可是汉武帝给起的名字啊! 漫步张掖街头,你会疑惑这哪是地处西北一隅的城市?宽阔的街道,浓荫如盖的树木,更有高楼幕墙上跳跃闪动变幻莫测的动感画面,或晨曦初露时分木塔广场之上气势恢宏的广场舞,伴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音乐,扭动的四肢,挥舞的手臂,感染着来到张掖的每一个人。 你若问,为何叫张掖,是姓张的市民特别多吗?就连三尺童子都会很响亮爽脆的回答你:张掖的张,不是姓氏,是动词,张开臂膀的意思,你知道吗?张开国之臂掖(臂膀),以通西域,这可是汉武帝给起的名字啊!那份自得、那份掷地有声的豪迈,不能不令人羡慕。 走在张掖街头,不管是西大街、南大街,甚或北大街、东大街、明清古街,你会处处感受到张掖人的淳朴厚道古道热肠。进到羊头巷的小店,店小二会爽朗地说:来了啊,里面坐。不管是怎样的面食招待,地方小吃,都是实诚饱满,童叟无欺。你要探问去飞机场的路怎么走,他会不厌其烦地给你说,大巴车怎么坐,若是乘出租者如何讨价还价,那种友善淳朴令人感慨不已。 张掖最古老的也许是那座九层木塔了,据说是在北周时代就已经高耸云端。而在木塔东南方向,也就一街之隔,就是大佛寺,是西夏时期的呢。大佛寺内的卧佛,自北向南侧卧,雍容大度,仪态万方。而大佛寺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山西会馆,自然会有关帝的塑像,居然还有阎锡山题写的匾额“乃大丈夫”,看似是在褒扬关云长,但是否也有点自我欣赏顾盼自雄之意啊。不是一再说张掖是兵家必争之地吗?在张掖的旧图书馆大院内,就有着明代规模宏大的提督府。而就在与西来寺一条巷子内的华南书院,与左宗棠还很有渊源呢。 张掖是河西走廊一座生机勃勃的绿洲。在这里,不管是在图书馆,还是在暑期的学校门口,或者书店里,都会看到普通市民在那里很安静地阅读。图书馆的每层楼的走廊里,都摆放着书桌,坐满了安静沉醉的孩子。图书馆后门口就有旧书摊,围绕着不少的淘书人。在鼓楼西北角,张掖最繁华的地段,新华书店的规模不小。店内还设有关于“一带一路”的图书专架,体现着书店经营者的敏锐头脑。 甘州夏夜 虽然是盛夏酷暑,但在张掖,却是凉风习习,特别令人惬意。还不时有微雨飘洒,在各种燕雀的飞舞中,在长长的夕阳余晖的照射中,就会变幻出各种色彩来,迷离堂皇,煞是好看。匆匆晚饭后,大家三三两两来到张掖图书馆南侧的一座建筑内看地方风情的舞台剧演出,自然是美轮美奂,费了不少心思,似乎是一部关于古甘州的一部历史连环画。从鸿蒙初开,先民艰辛开拓,到披荆斩棘,渐露文明曙光。不断变换的人物,大致是大将军霍去病,似乎还有苏武牧羊,隋炀帝这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但也颇多作为的皇帝,居然在张掖停留了一周左右,而且还参加了一个什么万国博览会,契合着当下的一带一路战略,自然要浓墨重彩地表现。这位在位时间并不长久的皇帝,最终是丧命在如今的江苏江都的。他的墓地,据说就在扬州雷塘。舞台上的妙龄女郎翩翩而艳丽,宛若天仙,莫非是演绎杨贵妃与唐明皇的长生殿旧事?还有马可·波罗,据说也在张掖留下过足迹。驼铃声声,大漠风光,祁连白雪,走廊绿洲,梵音嘹亮,寺庙林立,所有的展现,虽然过于写实,但形诸于舞蹈,也的确不容易呢。 看罢演出,意犹未尽的散场。不愧是大西北啊,即使到了晚上九点多,甘州古城仍旧是朗朗乾坤,一派明媚。时光尚早,大家三五成群,便在这样的河西走廊的小城各自散漫开来。太原刘醉心于杂字收集,对信札收藏也颇有心得,他悄悄耳语我:张掖曾经有过尊经阁,还有玩书楼,可否去寻访一番?自然是一拍即合。我们一路闲走,西来寺、南华书院、大佛寺,一一走过。但尊经阁遍寻不得,经人指点,大概是在城区东南一带,一路探问,街宽人稀,灯火渐少,说是早已经灰飞烟灭了。而尊经阁却与一河南鄢陵人陈荣有关。此人是明代嘉靖年间的甘肃巡抚都御史,他感慨于当时甘州的经史子集过度匮乏,就动用自己的薪金,购书印书,并且建了这座尊经阁。值得一提的是,陈棐对这些图书,颇为珍惜,加盖图章,亲立卷宗,建立馆藏图书账目,并把书目刻于尊经阁的石碑之上,既便于读者查找,又免去“散失窃匿之患”,甘州的这份石刻馆藏书目,大致算是世界图书馆史上较为独特的书目一种吧。玩书楼据说曾在甘泉书院之内,我们在南华书院,也只是看到据说与左宗棠有关的说法而已,有几个当地的书法家在书院之内各据几间房舍,大致算是工作室吧,埋首写字,潜心贯注,并不大理会我们的不速而至。书院内有一轧井,轻松摇动,清凉的地下水就汩汩滔滔,奔涌而至。甘泉书院的玩书楼,说是也与一位名叫陈史的人有关,此人是康熙年间的举人,曾在河南长葛、尉氏做过县令,也是觉得家乡藏书不丰,文化荒凉,就购书多种,捐献给这座玩书楼,也算是服务报答乡梓的一种实际行动。陈棐也好,陈史也罢,虽然都在官场行走,但仍旧不忘文化,系念以图书服务地方,也算是明清之际较为难得的善举之一。不过,玩书楼这个名字,还是挺有点标新立异不同凡响的意味呢。 P1-3 序言 中共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就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金张掖美誉。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汉武帝最初设郡命名的时候,就被赋予了“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国家战略地位,以后更成为历代中原王朝经略西北、发展国力的重要领地。 张掖七彩丹霞的面世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一个偶然的机缘,一张出自普通农民之手的照片,让七彩丹霞成为了摄影家们梦寐以求的天堂,也让大隐于世外的绝妙景观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国家地理》给予了张掖七彩丹霞“中国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的美誉。《图说天下·国家地理》将它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还加上了“奇险灵秀美如画”的评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则评张掖七彩丹霞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 张掖七彩丹霞以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为丰富的地貌享誉全世界。其彩带式、窗棂式、宫殿式丹霞,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以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广大冠绝世界。张掖七彩丹霞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赤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仙境风采,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便只有震撼二字。 张掖七彩丹霞已不是一位西北的农夫,默默地耕作于黄土之间;也不是一位待嫁的姑娘,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真正到了惊艳世界的时候了!导演们将她的英姿拍摄成影视,推向全国、全世界;摄影家们将她的风采定格成美好的画面,展现给全中国、展示到海内外;方方面面的文学家、艺术家们用各自的方式和方法,对张掖七彩丹霞千般描写、万般描绘;千千万万的游客驴友们更是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把张掖七彩丹霞讲述得如诗如画、如真如幻、入形入神、入声入色……这一切使得张掖更加名声远播,丹霞更是横空出世。人们涌向大西北,来到金张掖,一睹丹霞神奇景色,一揽张掖人文风采和自然形胜,只惊叹: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远胜闻名。 “江山也要文人捧,至今湖堤尚姓苏。”古往今来,文化始终在为美好山河增添光彩。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融合了中原、西方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了儒、释、道和张掖本土文化,使张掖的文化绚丽多姿而又醇和深厚,吟咏描绘张掖的诗歌文章绵绵不绝,华章迭出。随着丹霞旅游的兴起,描写丹霞的文章也不断涌出,《张掖七彩丹霞散文集》就是这些文字的一次结集。这本集子选集了五十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张掖七彩丹霞进行了叙说,或激情豪迈,或清新隽永,或状物抒情,或怀古论今,文笔各得其妙,如山花烂漫,似繁星点点。但不论何种风格的文章,都表达了每一位作者对张掖多姿多彩的大美风光的赞美和对勤劳朴实的各族人民的崇敬赞誉。 张掖是古老的,她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张掖又是年轻的,她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愿金张掖风光更加绚丽锦绣,愿金张掖文化更加繁荣灿烂,愿张掖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2017年8月于张掖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