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欧洲,享乐主义盛行,伦敦妓院林立,各种色情场所生意兴旺,妓女和社会名流之间的风流韵事、通奸、离婚等八卦消息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有关妓女的八卦消息的传播逐渐成为一个“产业”,妓女出书蔚然成风,她们或自己执笔,或找枪手代笔撰写的自传、回忆录一度畅销。
约翰·克利兰著的《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主人公芬妮小姐确有其人,她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高级妓女,也是知名政治家约翰·威尔克斯的情妇,作者以她的生平为原始素材写的这本书,立意要写出“全然直白的真相”,从乡下男女在荒村野店的苟合,到绅士淑女在高级妓院的当众淫乐.完全不使用一个猥亵或禁忌的字眼,而以风趣优美的文字描写了包括自慰、偷窥癖、女同性恋、男同性恋、性虐待等性爱场景,完美呈现了芬妮小姐的性爱经历,也从侧面展现了18世纪上半叶伦敦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图景。
芬妮·希尔,一个向往英国伦敦这个繁华都市的乡下孤女,当她如愿踏上伦敦街道时,却也误入高级妓院,从此展开以身体交易金钱的人生。约翰·克利兰著的《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作者特意巧妙安排主角芬妮·希尔以写信的方式,娓娓道出她如何在妓院里接受性启蒙,如何被训练成经验丰富的高级妓女,甚而开始享受欢愉的生活。
第二封信
夫人:
如果我没有马上把这个故事讲下去,那是因为我希望获得一点喘息的时间。请不要催促,也请您迁就我如此直白的描述。在回忆的过程中,我的自尊心已经饱受伤害。
的确,您或许已经听腻了各种各样的放荡行为,然而要描述情色之事只能这么做。无论是什么样的场景和花样,欢爱的本质诚然就是这么回事,少不了重复相似的场景、相似的主人公、相似的写法。这本来已让人不快了,然而让人更厌烦的是那些词语——欢愉、激情、沉醉、狂喜及诸如此类的乏味表达。这些词语原本和欢爱本身是如此相称,然而对风月之事花太多笔墨,也减弱了它们的魅力。考虑到上述原因,我须得指望您是公正的,指望您能体谅我的难处;至于我笔力所不及的,您可以用想象力和悟性来补充——一来能让您身临其境;二来如果我乏味的词句让您生厌,或不能尽述其迷人之处,适度的想象也会为之增色不少。
此外,我要感谢您如此通情达理,心地善良,您理解我长篇赘述的不易——粗野、丑恶、下流的描述固然让人不快,然而自始至终都以一种高雅的方式讲述极其困难,且装腔作势的比喻和矫揉造作的遁词也会让人取笑。我行事皆由着性子,让天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您对此中肯的评价让我心存感激。
接下来要从上次停笔的地方讲下去。我们到住所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科尔太太帮我安置好以后,在新公寓里陪我度过了一晚。我们一起吃了点东西,对于这个我将要踏入的新行业,她给了我最好的建议和指导——教我从私底下享乐转为公开地寻欢作乐,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在风月场上一试身手,无论是为了谋生还是寻求个人的享乐,或者二者兼具。不过,她说道,这个行当有个神秘的成规——鉴于我在城里算是一张新面孔,我须得佯装处女,这才能头一遭就找到大生意——这也算是让我对即将进入的行当有个了解,不至于有什么偏见。她最痛恨的就是浪费时间,如果我能接受她好心的帮助和建议,她会即刻就替我找个合适的人,再找个好时机;我只要假装失身,就能得到跟真正的处女一样的好处。
我承认,在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懂人情世故;我直率而聪明,本应当拒绝令自己有些反感的提议,但因为不愿违拗已决定死心塌地追随的人,终究是轻率地依从了她。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我俩的亲密感情,尤其是女人间的那种情谊所俘虏的——这情谊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难以抗拒。她哄我说,我和她夭折的独生女长得很像,她女儿芳魂逝去的时候就像我这么大,因此她很喜欢我。或许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源自一些微妙的动机,与性情和喜好有关,然而比起其他更说得通的理由,它却让人们的感情更亲密持久。尽管我和她的接触仅限于和H先生同居的时候,她借机卖给我一些女帽;不过我知道,她已经巧妙地一步步取得了我的信任,让我盲目地落入了她的掌控之中,最终尊敬她、热爱她并遵从她。公正地说,她待我亲切诚挚,事事为我着想,这在她这个行当中是难得一见的。那个晚上,在达成了一个开诚布公的协议之后,我们就分别了。第二天早上,科尔太太来了,头一回把我领到她家里。
第一眼看来,这里布置得体面而质朴,一切都井然有序。
P115-117
十八世纪,随着英王查理二世的复辟,之前压制人们一切正常欲望的清教徒主义逐渐式微,享乐主义盛行,上流社会和底层民众或隐蔽或公开,各自寻欢作乐,社会风气空前自由放荡。伦敦妓院林立,各种酒吧、色情场所也生意兴旺,妓女和被包养的情妇应运而生。书中主人公芬妮小姐确有其人,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高级妓女,也是知名政治家约翰·威尔克斯的情妇,作者正是以她的生平为原始素材写了这本书。
书中故事展开的背景有旅馆、劳工市场、中下层妓院、达官贵人的私邸等等,其间读者也能大致领略到十八世纪上半叶伦敦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图景。
然而故事情节和社会背景都只是浅淡的底色,作者克利兰把真正明亮的色彩都用在了一幅幅男欢女爱的场景上。他的立意是要写出“全然直白的真相”,从乡下男女在荒村野店的苟合到绅士淑女在高级妓院的当众淫乐,他完全忠实地实践了自己对身体哲学的看法,的确没有“费心替它们遮掩上些许薄纱”。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对性爱、对身体之美的赞赏和膜拜,作者选取了不那么悲惨的上层阶级来描写,也刻意规避了普通烟花女子的凄惨生活。书中的性爱场景几乎全发生在俊雅的绅士和美貌的淑女之间。其中有不少片段巨细靡遗地描绘了女性的娇柔之美以及男性的雄健之美。在对欢爱场景的刻画上,作者也着力渲染铺陈,不厌其烦。其笔法恣肆,奔放大胆,特别注意避免直白的用词,而是使用了大量比喻,可谓写得酣畅淋漓。
然而克利兰也不是全无顾忌,写过瘾之后,大概是怕自己的书不容于当时的教会和政府,在本书结尾处,他很识趣地向正统礼教抛上了媚眼,声称自己“一直都是德行的信徒”,这么写只是为了“更彻底地向德行敬献上花环”。只是政府并没有没买他的账,还是在1749年以“伤风败俗、诱人犯罪”的罪名把他投入监狱。
他的书付梓后流传一时,也多少改变了当时的人们对妓女这个行业的看法。之后,模仿之作纷纷涌现,蔚为风潮。从今天来看,英语情色文学作品早已不是什么新奇事物,且后来的情色作品也各有特色,不过在当时,这本书堪称是开一代风气的标新之作了,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道德都造成了一种冲击,无怪乎它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色情小说的开山鼻祖。
至于本书到底如何,正如书中主人公所说,读者自有见识和理智做出判断。幕布已经拉开,戏,开场了。
夏奇
当朋友听说我在翻译《芬妮·希尔》时,不假思索地来了一句:“情色小说也能翻译?”言下之意,情色小说的翻译是没法读的。或许我可以劝说她来买一本,证明情色小说不仅可以翻译,而且还很好读。
如果单纯将其作为一本禁书来看,《芬妮·希尔》的故事放在今天算不上有多劲爆。在对人情世故的描绘上,《芬妮·希尔》亦无法和《红楼梦》等巨著相比——它显得过于唯美化、理想化了。但这本书很好读,因为线索简单,人物性格形象生动。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屡屡被作者活灵活现的描述所折服。这本书虽然出自男人之手,其对女性心理的洞悉和对男性种种癖好的嘲讽却可谓登峰造极了,实乃大师之作。不得不说,翻译它是一个寂寞而痛苦的过程,但我也体会到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快乐。原作成书于十八世纪,读来诗意盎然,但还是有些佶屈聱牙的,有时就忍不住要吐槽,这哪里是翻译,这简直就是破译么!翻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莫过于情色描写中的各种比喻了,我要感谢项目负责人和合作译者夏奇,在她们的帮助下我的译文读起来才顺畅了许多,另外还要感谢张亦和葛昱两位朋友,他们不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润色意见,还见证了译文从初稿到终稿的过程。张慧聪也对此书有启发和贡献,特此鸣谢。
是为记。
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