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引论
1925年夏季学期讲稿
导论
§1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狄尔泰关键性的批判(解释的与描述的心理学)
§2 狄尔泰对于他同时代的人影响有限的原因:其理解的不尽充分与理论起点所受的限制
§3 《逻辑研究》的任务与意义
a)对心理主义的批判;非实在(观念的)对象及非实在(观念的)真理的本质
b)关联性研究:观念对象一心理体验(意义构成)在反思态度中本质描述的媒介
c)对现象学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反思之进一步说明(反思的阶段性执行)
d)布伦塔诺作为有关内在经验研究的开拓者,发现作为心理之物的基本特质——意向性
e)《逻辑研究》中对意向性思想之进一步发展·意识的成就特
质·从纯粹描述的心理学到先天“本质一直观”心理学以及它
对于认识论的意义
f)《逻辑研究》提问之扩充与深化。透过超越论的现象学之对
于先天科学的认识论奠基之必然性的揭露——关于超越论
的主体性之科学的揭露
§4 新的心理学之总括性特征
系统部分
§5 现象学心理学的范围:跟其他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对
自然与精神概念的质疑
§6 回到前科学经验世界以及经验活动的必要性,在经验活动当
中,前科学的经验世界是被给予的(经验的一致性)
§7 顾及经验世界的科学区分·科学的系统脉络建立在经验世界
的结构脉络之中;一个作为普全世界结构的科学以及那些把
经验对象的个别形态当作主题的具体科学·空洞的视域的
意义
§8 作为先天科学的普遍世界结构的科学
§9 本质直观作为掌握先天性的真正方法
a)变异性作为透过想象从事实性脱离的决定性步骤——埃多思作为非变异项
b)变异与变化
c)观念化的环节:从举例(范例)出发去显示变异项的开放无限
性(变异项之构成的程序之随意性);一个综合整体性的建议
变异项之上层掩盖;相符者的掌握作为埃多思的掌握
d)区别经验的普遍化以及理念化
e)透过观念的变异而取得种类的阶段序列并获得最高种类——不从经验出发的观念直观
f)本质直观的总结标示
……
补编
A.文章
B.附录
后记
概念译名索引
人名译名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