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野外探险故事,学绝境求生知识。独特野外求生主题与丰富的科学、人文知识相结合,让孩子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本领。
“少年探险故事丛书”是一套以野外绝境求生为题材的本土原创少年探险小说,共包括四册,分别为《大漠上空的狼烟》《芦苇荡里的精灵》《萨满洞里的秘密》《无人岛上的SOS》。
这四本书分别以沼泽、雪地、荒岛和沙漠为背景,讲述了几个少年由于某种原因,不慎误入绝境,经过他们团结协作,运用所掌握的野外求生技能,凭借勇敢坚强的毅力成功脱险的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其中还介绍了许多植物知识、地理奇观和野外求生技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丰富的知识性,能引导小读者学会团结,共同战争困难,并在艰苦的环境中运用掌握的野外生存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本领。
周学军著的《无人岛上的SOS》为“少年探险故事丛书”之一,叙述了一个惊险、离奇的意外事件,能引导小读者学会团结起来共同战胜困难,并在艰苦的环境中运用掌握的野外生存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本领。
暑假期间,三个内地的小男孩儿在刘家岛上相遇。
一次钓鱼时,他们乘坐的小船被台风吹到一座无人岛上。他们想尽办法寻找回家的路,一系列奇怪、恐怖的事却接踵而至:闯入恐怖的墓地、遇到有着幽灵般面孔的男子、遭遇剧毒的蝮蛇的袭击……
就在他们历经危险,并一步步揭开谜底,准备在沙滩上摆出向巡逻直升机求救的SOS信号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最后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呢?三个少年能顺利返回家园吗?
周学军著的《无人岛上的SOS》叙述了一个惊险、离奇的意外事件,能引导小读者学会团结起来共同战胜困难,并在艰苦的环境中运用掌握的野外生存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本领。
一、陌生的小岛
啪,哗——哗啦啦——
啪,哗——哗啦啦——
……
喧嚣的海浪无休止地拍打、撞击着我,直到我有气无力地睁开了眼睛。伏起身子,我看到前面海滩的不远处,歪斜着船帮破损的小船,再远些是大国和胖子,他们也刚刚挣扎着抬起头来。
我的嘴里又咸又苦,舔舔嘴唇,我轻轻地向他们打招呼:“喂!”
听到我的叫声,他们缓慢地扭过头,也回了一声:“喂!”
我又问:“这是什么地方?”
几乎是同时,他们也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地方?”
我们都坐起来不再说话,看着白色的沙滩,看着岛上稀疏的草木、裸露着的黑褐色岩石,看着蓝天上翱翔的海鸟……这不是我们居住的刘家岛,而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暑假里,住老家刘家岛的奶奶去北京小叔家串门,要我和堂兄大国回东港看家。而胖子叫霍由,是奶奶家的邻居,老家在山里,是来岛上看望爸爸的。胖子爸爸当水兵转业后就留在刘家岛打鱼,都十来年了,但胖子爸爸最近出海捕鱼了——他受聘于东港一家远洋捕鱼公司做船长。最有意思的是,我们三个人都十一岁,都上小学五年级。
我们三个岛上的临时居民闲得无聊,先是骑自行车去西港、北港转,后来就操起了钓竿溜到海边。大国说,这是外海的鱼,味道鲜关,多晒些干鱼,回家做烤鱼干。
不久,我们发现靠近黑石礁的地方鱼比较多,就争相把钓竿往黑石礁附近甩。后来,胖子提议说,索性登上黑石礁去钓。我和大国看着相隔十几米宽的海水,都皱起了眉头,我们还是“旱鸭子”呢!
胖子看明白我们的为难,就做了一个鬼脸,他转身从海滩上推下来一条小船。小船是渔民们不出海时夜钓用的,平时小船就倒扣在海滩上晾着,从来没有人乱动。胖子为打消我们的疑虑,说:“不用怕,这船是我爸爸的,他不让我下海去玩,但我们只是去黑石礁,并不是下海。”
我和大国听出了胖子话中的狡辩意味,就都会意地笑了。
也许是遗传了当船长爸爸的基因,也许是海边来得多了,在学校做少先队大队长的胖子喜欢大海,知道很多海的知识,摇起船桨也很像回事。黑石礁很高,但临海一侧刚好有一块能蹲下几个人的地方,还有一块突出的礁石可以用来系小船。
就这样,我们每天都带着面包和矿泉水去黑石礁过钓鱼瘾。并且,胖子总会在涨潮前提醒我们及时撤回到岛上,他记着大潮、小潮的大概时间,也会看风向。
这天上午,我们的收获大大出乎意料,不只频频起竿,而且钓上来鱼的品种也多,除了寻常的黄花鱼和黑鱼,还有海鲈鱼、海鲋、鱿鱼、鳗鱼、梭鱼……异常兴奋中,胖子都忘记涨潮的事了,直到上涨的海水打湿了我们的运动鞋,他才大叫起来:“快,快上船!”
我们慌忙爬上摇摆的小船,但刚解开缆绳就漂到了大海里,谁也没注意到海上起大风了。
胖子叫我们抓住船帮保持身体平衡,他自己则拼命地划起船桨。小船在海浪中忽起忽落,尽管胖子累得气喘吁吁,我们离刘家岛还是越来越远了。
随后,风渐渐大了起来,海浪也越来越高,并连绵不断地排涌过来。如小山般高的浪峰把小船高高掀起来,又重重摔下,随后下一个浪峰又涌过来。大浪溅起漫天的水花,哗哗地向我们倾泻下来。一不小心,胖子手中的船桨掉了,我们三个人只得匍匐在小船里,随波逐流。
颠簸在风浪中,我的最后记忆是:天旋地转中,我们趴在船中被晃荡吐得一塌糊涂,相互无助地看了一眼,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大国和胖子踉踉跄跄地走过来,扶起我往岛上走。我拉着小船不放手:“要去哪儿啊?还是修好小船回刘家岛吧?”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