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类社会经历了空前浩劫。
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侵略者,各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刘干才、李奎编著的《八路军大反攻纪实》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刘干才、李奎编著的《八路军大反攻纪实》《八路军反攻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包括红军局部反攻的开始、盐阜反“扫荡”作战、太行反“扫荡”作战、冀东地区的反攻作战、扩大抗日根据地、以及开始全面展开反攻、走向全面胜利等的反攻纪实,通过这些内容,真实生动的还原历史。
盐阜反“扫荡”作战
1943年2月中旬,侵华日军为加强其在中国占领区的控制,贯彻“以战养战”的策略以配合其太平洋战争,调集重兵2.5万人,分4路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分进合击,对苏北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春季大“扫荡”,妄图消灭新四军在盐阜区的主力部队。
盐阜地区,即盐城、阜宁地区,东临黄海,西滨涟水,北界陇海铁路,南达盐城、兴化,射阳河横贯东西;地处长江与陇海铁路之间,是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及第三师师部所在地,是华中地区抗日民主阵线的领导中心。
2月17日,敌1500余人进占阜宁县之阜城、益林、张集等地。18日,敌分三路合击并占领了涟水县甸湖镇。19日,敌人又分三路合击并占领东坎。继而构成六套、七套、东坎,北蔡桥、五凡港、鲍家墩一线对新四军之封锁与压缩。
20日,敌人又占领八滩,企图压缩新四军至黄海边予以消灭。20日至23日,敌继续推进、搜索。25日至3月13日,敌人凭借构成之据点,对抗日根据地施行分区合击。
日寇铁蹄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擢发难数。面对敌伪的疯狂进攻,盐阜区军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沉着应战。
为粉碎日伪军的“扫荡”,新四军军部及时向各部队发出反“扫荡”作战指示,要求第三师立即拟定盐阜区反“扫荡”作战计划;同时要求第一、第四师及各地方武装,积极袭击日伪据点和交通线,以配合盐阜区军民的反“扫荡”作战。
据此,第三师决定由副师长兼第八旅旅长、中共盐阜地委书记张爱萍统一领导,留第八旅和第七旅第二十一团共4个主力团,以及当地地方武装在内线坚持,采取敌进我进、内线与外线、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法,全面展开反“扫荡”斗争。
师直及地方党政机关一部,分散至盐东地区隐蔽待机。第七旅主力转至淮海区,配合第十旅行动,积极策应盐阜区反“扫荡”。
在反“扫荡”战斗中,内线部队适时调整部署,集中优势力量痛击敌人;外线部队则不时向敌人后侧发起攻击,内外配合,打得日伪背腹受敌,顾此失彼。
在日伪无心恋战,准备撤退时,盐阜区军民开始以排山倒海的阵势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向日伪发动了全面反击。
3月16日,准备前往黄营方向扫荡的日伪“清剿大队”被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猛烈伏击,死伤百余人,残部狼狈撤退。
恼羞成怒的日寇决心报复,又纠集了五百余人,配备了汽车、骑兵,气势汹汹地进犯单家港,意在与第二十二团决一胜负。 单家港位于废黄河东岸,是一个百来户人家的村庄。3月19日上午9点多钟,敌人进占单家港对岸,派出小股兵力试图渡河侦查,被我军轻松全歼。
但是,敌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企图强行渡河。敌军指挥官组织了百余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等敌人靠近我军阵地,副团长童世明一声令下,我军长枪短炮火力全开,孤军深入的日军猝不及防,丢下了60余具尸体仓皇逃窜。
到了下午,敌人仍不甘心,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发起了第二次冲锋。
时值东风劲吹,废黄河河道中黄沙四起,遮天蔽日的风沙缠住了日寇。我军抓住时机,组织全团兵力,配合20多挺机枪向敌军集火猛攻。
当部分敌人冲人我军阵地时,迎接他们的是新四军战士们亮闪闪的刺刀。经过一番激烈的肉搏战,敌人伤亡惨重,余敌如兔子一般逃回对岸。
发狂的敌人在更为猛烈的炮火和烟雾弹的掩护下,组织了第三次冲锋。我第二十二团战士顽强反击,坚守阵地,敌人始终无法逾越我阵地一步。
狡猾的敌人见难以正面突破,便组织特务混进群众中,在单家港东庄放火鸣枪,制造混乱。鉴于已重创敌军,为了避免背腹受敌,与强敌拼消耗,我二十二团决定撤退转移。
此次战斗毙伤日伪240余人,大振了新四军的军威。但令人痛惜的是,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二十二团副团长童世明在指挥部队撤退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P6-8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值此之际,我国将与俄罗斯等世界上曾经遭受过法西斯侵略蹂躏的国家和广大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隆重纪念这场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正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对于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示我国政府和人民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在卢沟桥悍然向中国守军开炮射击,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也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决战。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纳粹分子发动的战争席卷全球,世界当时人口总数的80%的20亿人口受到波及。
这次世界大战把全人类分成了两方,由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与由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轴心国,进行对垒决战。全世界的人民被拖进了战争深渊,迄今为止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浩劫和灾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人类社会经历了空前浩劫,伤亡总数超过1.9亿人。
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伤亡就达3500多万。在长达14年侵华战争中,日本法西斯军队灭绝人性,他们肆意烧杀奸淫,大量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了一个个无人区和万人坑,在我国广袤土地上导演了无数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仅南京一地,日军就一次屠杀了我手无寸铁的同胞30余万,其残暴兽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70年前的广大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面对凶恶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可谓是可歌可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也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一些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深刻认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了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上讲话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这就是我们编撰这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纪实》的初衷。本套作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两大部分,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以整个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等,全景式全纪实地展现了整个历史的恢宏画卷,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是美国和他的盟国的人民挑起的,他们并不是愚蠢的战争狂。那些在战争中报效国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他们浴血沙场是为了免遭敌人的蹂躏。为了这个目的,无数英雄豪杰为国捐躯,他们在我们心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艾森豪威尔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假如我知道前进的路上有雷区,我也会让部队直接开过去。以尽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进的地方前进!
——朱可夫